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
2020-12-07张轶辉詹秋文郑玉莲饶先发
张轶辉 詹秋文 郑玉莲 饶先发
摘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具有多方协同、自然融合、润物无声等特点,“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工具价值与思政价值同向、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行、全面推进与因校制宜兼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德才兼备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基本道德、职业道德、家国情怀教育,强化自学能力、科学思维、学术素养培养,做到校院统领、专业统筹,教师读书修身、教书育人,全校共建共享、科学评估。
关键词: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性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理念得到广泛贯彻和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入大众视野。国内学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理论基础、制度诉求、目标指向、价值追求、建设路径、与“思政课程”关系删进行了论述。一些专家学者也以本科专业的角度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实施。
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价值构建”和“经验借鉴”层面。新时代高校到底要如何回应专业课教师的顾虑和疑问?如何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并实现长远发展?要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解答不仅需要总结经验,更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论证。明晰“课程思政”的理念,梳理“课程思政”的特点,探讨“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建设原则、建设路径,即是丰富“课程思政”学理认识的必要基础,也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现实需要。
一、“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指出,思政理论课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课程要“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教书与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的深化,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文化发展理论的有益补充。
(二)“课程思政”的特点
“课程思政”具有多方协同、自然融合、润物无声的特点。
1.多方协同
“课程思政”的多方协同包括教育主体的多方协同和教学效果的协同。
“课程思政”具有教育主体多方协同性。“主体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认识活动的人”。教育是一个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凡是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者、教师都是教育的主体旧。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教学集成,形成协同合力的过程,需要组织和制度的协同共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不同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育人主体凝聚协同,需要众多课程衔接配合,需要育人机制优化协同,具有多方协同的特性。
“课程思政”具有教育效果协同性。“课程思政”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实现了显性专业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的协同,实现了专业技能提升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协同,促进了教育对象硬实力和软素养的协同提升,促进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2.自然融合
“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合包括教育客体的自然融合、教学过程自然融合和教学效果自然融合。
“课程思政”具有教育客体自然融合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在主体、客体研究中,教育具有特殊性。教育主体认识的物、管理对象、施教对象、学生都是教学客体。在此,我们只讨论教学内容这个教育客体。从教学内容来看,“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政教育体系中自然选取教学内容,具有思政教育内容的自然性。“课程思政”中思政内容的选取、入题、共鸣、入心、入脑整个过程都体现了自然的融合性。
“课程思政”具有教学过程自然融合的特点。从培养方式来看,“课程思政”教育以专业课程知识的有效传授为前提,挖掘思政教育元素,遵循思政教育逻辑,具有思政教育的顺畅自然性。“课程思政”赋予了教师自主性,或从专业知识理论引人、或从专业思维方式谈起,或从感情体验共鸣、或从专业情怀融入,彰显了自然性。
“课程思政”具有教学效果自然融合的特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现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目标的一致。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佐证了现实需求。“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而实施,具有人才德性教育和技能培养的自然融合性。
3.润物无声
思政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正是以隐含的方式将思政内容注入专业课课堂,以暗示、体验、移情、模仿的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作用,实现思政教育的感染、认同、共鸣和陶冶,提高思政教育实然效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教育既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又要“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
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我国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服务并确保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德性。专业课程教育的重点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应该是思政教育的精髓,同时要吻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这是“课程思政”内容选取的基础。
“课程思政”内容的选取可从社会对人才的党性修养之需、德性素养之需、成长成才能力之需三个方面着手。選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文化等内容,选取职业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分工协作、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等内容,选取信息资料收集筛选、处理消化、应用创新等内容,选取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学习能力提升、学风建设等内容。引导学生具备专业整体认知,熟悉专业能力要求,了解学科动态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结合职业素养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自信”,努力学习,勇担重任,把自己锻炼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党性修养之需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底色要求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教育。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每门课程都要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贯彻立德树人的方针,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啪统一。
社会对人才的党性素养之需,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大学纯真底色,立德树人是中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人才培养的前提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属性。高校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看待世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校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高校课程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到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将个人目标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奉献祖国建设紧密结合,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时代对人才的党性素养之需,要求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要求高校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课程思政”要讲授科技新革命的最新成果,讲授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分析中国问题、畅谈中国思考,培养时代新人。“课程思政”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学习专业知识和加强自身修养相结合,奋力成长成才,勇于创新创造,练就过硬本领,助力民族复兴。
社会对人才的党性素养之需,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中国人是非评判的价值标准。青年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政治敏感性不强,容易受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干扰,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德性素养之需要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社会对人才的德性素养之需,要求加强家国情怀教育。“课程思政”要加强历史观、人民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们的民族历史、中国革命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让学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内化为思想共鸣,升华为情感认同,培养学生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民。提升学生政治辨别意识和能力,明辨是非,坚决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社会对人才的德性素养之需,要求加强基本道德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程思政”要加强学生基本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明晰依法治国意义,养成守规矩、明是非的职业操守,养成遵规守纪、秉公办事、公正廉明的职业习惯。引导学生回归人生奋斗本原,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摒弃浮躁主义、功利主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以不懈努力成就幸福人生。
社会对人才的德性素养之需,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专业就业形势、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懂得生涯规划。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教育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明晰职业伦理,培养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成才观、职业观,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伟大复兴中勇于职业担当。
(三)成长成才之需要求加强能力教育
社会对人才的能力之需,要求加強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是严密的知识体系,对待科学需要严密的思维,科学思维方法具有客观陛、抽象性和逻辑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科学思维是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根本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思维的核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旧,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必须向学生传授科学思维,要引导并培养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培养并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
社会对人才的能力之需,要求加强学术素养教育。自然科学蕴含大量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学习知识也是学习思维的过程。科学思维方法在学科内适用,在学科外也管用,具有推广适用性。理工科学中的工程学思维、生态学思维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运行管理。在社会问题解决中,衍生出社会生态、人文生态、职业生态、行业生态。每门学科都是由知识大厦组成的科学城,既聚集着科学家前赴后继研究的成果,也充满着科学探索过程、科学家伟大人格。因此,教师要搞好专业教学,传授科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搞好“课程思政”教学,借助学科发展史、科学人物史,梳理科学探索过程,分享科学人生,分享科学思维过程,传授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奋力成长成才,勇攀学科高峰。
社会对人才的能力之需,要求加强学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长。当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出现了诸如学生适应能力差、自控能力低、自学能力差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学学风建设尤其是本科学风建设近年来已经引发广泛关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文件。一所高校的学风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朋友,专业课教师在良好学风建设中也肩负重要责任。“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教师学风建设的重要平台,专业课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严密的课堂教学、认真的作业批改、文明的言谈举止,以身作则,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
社会对人才的能力之需,要求加强自学能力培养。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创新无处不在,变革无时不在,信息铺天盖地,新知层出不穷。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学会自主学习,提升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创新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形式,及时补充前沿知识,丰富教学内容。高校教师要精讲难点,细讲重点,留出自学点,设置自学环节,留出自学机会。高校教师要传授文献查找、文献阅读、文献使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升信息筛选与搜集、信息获取与存储、消化与吸收、应用与创新的能力。总之,课堂教学要在遵守课程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统一。
(二)更新理念,教书育人
实践至上,理念先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观念转变、理念创新极为重要。思政政治教育是学生思想引领、德行塑造的重要途径,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政治保障。教育管理者、高校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扭转可能存在的思政教育认识误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整体育人的理念,整合教学中的各种要素,加强课程与思政协同,强化育智与育人协同、立德与树人协同,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服务学生成长的全方位需求,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培养优秀的建设者。
(三)读书修身,提升自己
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德育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成败,“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关键在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组织经验交流研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教学中思政内容的选择、思政教育的切入、融合能力和水平。
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专业理论教学质量。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教师要主动学习党的理论,形成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理论储备前提。
教师要学习专业课教学中嵌入思政教育的理论和技巧,摸清思政教育规律,掌握思政教育方法,提升“课程思政”内容融合能力和水平。高校教師要深挖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讲好专业“思政故事”,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要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政治素质过硬,自觉抵制西方价值观念侵蚀,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四)加强协同,共建共享
思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内部众多主体的广泛协作和密切配合。“课程思政”建设要管理机构、职能部门、教学组织的协同配合,构建大思政格局。
“课程思政”建设要院系凝聚共识稳步推进,教师积极参与种好“责任田”,要激励资源挖掘,动态资源整合,及时反馈效果。要建立集体备课、协同备课制度,专业课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协同备课,拓宽教学思路,促进知识互补。建立信息信息互享制度。团学部门做好教育引导,动态掌握学生思想信息,专业课教师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素材,多方信息互享、素材互用。
(五)科学评估,有效推进
评估是检验“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课程思政”教改反馈的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涉及众多部门、涉及多个教育主体,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构建动态评估制度,形成科学评估体系。除了一般性的考核原则以外,还应遵循旗帜鲜明同时方向正确、课程育人同时教师自育、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相长的原则,既要重视结果评估,也要重视过程评估,做好顶层设计,有效整体推进的同时,形成协同联动,科学效果评价,合力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新局面。
五、结语
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潜力,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进一步发挥“课程思政”的多方协同、自然融合、润物无声等特点,进一步充实专业课程教育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育内容,充实家国情怀、基本道德、职业道德等教育内容,加强学风建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专业课程教育的工具价值与思政价值、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专业教育与德才教育统一。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校院统领,专业统筹,全校共建、全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