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食品病毒检测力度有效防范新冠疫情传播

2020-12-07郭丽娜邢宇

中国食品 2020年22期
关键词:病毒检测宿主蝙蝠

郭丽娜 邢宇

现阶段,全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深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自2020年年初起,聚社会之力开展了多项防范新冠疫情的国家性措施,取得较高成效。据专家指出,最初武汉爆发与北京、大连等城市的反弹复发原因均有一定几率来自于当地批发市场,因此进行市场食品的病毒检测,保障食品安全,对防范新冠病毒具有重要性。本文就新冠病毒的食品检测方式进行分析,为病毒检测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一、新冠疫情背景下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意义重大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多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导下,各地新增病例得到有效控制。现阶段,虽然并无准确依据可证明冠状病毒对人体的输出来源于食品,但已有多例报道证实,市面常见食品中存在病毒污染,因此对食品进行食源性病毒检测有其重要意义。鉴于食品污染是冠状病毒的潜在传播路径,因此需要对病毒宿主进行分析。

二、新冠疫情传播的潜在宿主

对冠状病毒同属病毒类型加以分析,推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大几率源于自然界中的宿主,然后通过感染中间宿主,进而使人类感染。经过多项基因组序列的对比分析,发现蝙蝠是自然界中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而且根据蝙蝠的系统发育特征可知,蝙蝠体内存在独特的ACE2酶,更易将冠状病毒传染至中间宿主体内。由于人类与蝙蝠并不具备长期接触的可能性,因此中间宿主如雪貂、穿山甲、狐狸等动物是传递冠状病毒的最主要媒介。

三、食品病毒安全检测难点及检测方式

食品检测难点。对携带病毒的食品进行检测,有一定的操作难点。第一,不同食品拥有较大差异的成分构成,如错误处理食品杂质,则有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第二,检测前期采集食品样本时,病毒较易发生富集现象,此时检测人员受感染的几率增大。第三,食品表面病毒将会长时间吸附,由此较易发生交叉污染现象,不利于检测结果的正面得出。

病毒检测方法。食品检测病毒常规使用到的方法有细胞培养、核算杂交等,但此类方法并不适用于冠状病毒的检测。比如电镜检测,它的检测区间要求病毒颗粒数量达到105-106,但采集到的食品中病毒滴度数值却达不到该种检测方式的检出限,因此并不能采用该类常规病毒的检测方法去检测冠状病毒。

临床诊断技术。现阶段在临床中所使用到的新冠病毒诊断技术包括巢式RT-PCR、荧光PCR等,在多项诊断技术中,逆转录数字PCR法是其中最有效的诊断标准。该种技术是将PCR产物进行嵌入式的核酸染料/荧光探针方式下的实时监测,由此获得较为灵敏的准确诊断结果。使用该种诊断技术,能在食品样品中进行多次核酸定量实践,由此确保了食品病毒的檢测效率、精度。

综上,随着新冠疫情不断蔓延,冠状病毒的宿主网络会逐渐复杂,最终将会通过各类食品来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因此在暂时不能避免常见家禽感染病毒的情况后,禁食野生动物、加大食品病毒检测力度等方式有其必要性。为良好检出食品中有无冠状病毒存在,需将临床诊断技术融合至病毒检测方法中,不断对检测技术加以创新优化,以此来保证冠状病毒的准确检出率。

猜你喜欢

病毒检测宿主蝙蝠
穿山甲和新型冠状病毒到底啥关系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御技术分析
Genetop马铃薯病毒试剂盒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上的应用综述
蝙蝠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
别怕蝙蝠
五峰马里兰烟草花叶病及病毒检测
蝙蝠为什么倒挂着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