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直播+教育”的现状、困境与路径探索
2020-12-07李铁军
李铁军
摘要:网络直播尤其是移动网络直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庞大的“直播+”潜在应用市场。而随着5G商用元年的到来,以及我国政府“互联网+教育”的提出,“直播+教育”的巨大“蓝海”发展前景成为高校必须把握住的新时代契机。国内高校的“直播+教育”要梳理政策支撑,涵养直播的健康生态;要融入教育环节,实现直播的“三全”育人;要对接社会需求,实现直播的服务大众功能。
关键词:高校 直播+教育 5G 共赢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33亿。与此同时,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也是移动网络直播潮流的忠实使用者和拥护者,活跃在各大直播平台的互动中。随着5G商用元年的到来,高校应把握住“直播”红利,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充分运用、发挥好“直播+”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直播+教育”的现状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普遍性的空间隔离,数百万高校大学生无法如期返校学习,只能居家通过线上学习来解决当下的困境。这无疑让“线上教育”这一话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让“直播+教育”成为高校探索更好地实现育人使命的新契机。
一方面,各大高校紧急发动全体专业教师将教学阵地转移至线上,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直播平台的同时,也尝试开发高校自己的线上教学平台,为专业课程教学的“直播+教育”转型与效能扩大奠定一定基础。另一方面,与专业课程教学一样,高校思政育人的方式、途径等也隨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利用各式各样的社会直播平台,在线开展党团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自信培育等,在更好地贴近青年喜闻乐见方式的同时努力引领青年成长成才。此外,线上“直播”的形式,也催生出新型的实践育人形态,如一些高校大学生通过“直播”的方式为大量的援鄂医疗工作者子女进行在线辅导、陪伴和关爱等志愿服务。
这些现状的催生与尝试,既是为解决当下困境进行的探索,也是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发挥“直播+”效应提出新的要求与期待。如何将“直播+教育”的辐射效应扩大?如何更好地依托“直播+”实现育人?这些问题都值得国家、社会和高校重视、探讨和实践。
二、高校“直播+教育”生态面临的困境分析
移动网络直播以其即时在线、互动参与、场景融入等特点,在满足大学生时髦、猎奇心理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知识获取、人际拓展、自我展示等诉求。尽管在疫情防控期间,“直播+教育”的趋势有了一定基础,但我们依旧不能忽视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仅有部分高校在之前的一些校园活动中,如在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上采取“直播”的形式。总体而言,国内高校“直播+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在教育与传播深度融合的土壤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引导,高校“直播+教育”生态尚未形成。2019年上半年,各大直播平台积极探索“直播+”模式,布局内容生态,短视频平台也纷纷利用网络“直播”优势,带动自身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6月,网络直播不同用户类型中,真人秀直播、游戏直播、体育直播等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05亿、2.43亿、1.94亿。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国家级媒体单位的央视新闻还凭借“5G+VR”技术,在“部长通道”上打响了新型直播的初战,取得了良好效果。
反观高校,不难发现,移动网络直播“网红”的诞生和价值变现的诱导,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到网络直播中。高校大学生除了在日常作为“粉丝”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直播话题放松自我、消磨时间外,在热门球赛举办期间,有的学生为了看比赛而熬夜甚至通宵、逃课的情形也时有发生。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直播”潮流发展趋势下,以高校为主体发起的“直播+课程教学”或“直播+活动教育”等却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缺乏制度层面的引导、支持,师生如何依托“直播+”实现新时代教育的影响力、传播力还需进一步探索。
2.良莠不齐,内容品质与风险意识不强导致混乱。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个体参与网络社会生活更多的权利和更贴近的体验,但同时也存在价值导向错误、夸张表演、演示崩塌等潜在风险。从技术层面来看,各类网络直播平台功能相对齐全、使用较为便捷,对高校师生而言,并不存在技术门槛上的困境——只需要有流畅的网络+一部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尝试秒变“主播”的新鲜体验感。一些高校师生纷纷开通网络直播平台账号,其中较为前卫的部分先行者,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特长开启了“直播生涯”尝试;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师紧急“上线”,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应付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如何更为专业化、精品化、职业化地拓展“直播+教育”的长期成效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网络直播在实现拉近距离、即时互动的“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高质量的内容设计和足够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在享受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由此带来的冲击。如果高校师生没有专业媒体素养的培训和精心打造的品牌价值作为托底,让低俗劣质的内容横流其道,时刻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危机,让原本的正面教育设想毁于一旦。
3.影响有限,高品质、体系化的模式亟待建设。由于具备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征,网络直播技术早期主要运用在一些重大事件发布和文体娱乐活动中,随后才在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领域逐渐扩展开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占网民整体的27.2%。但仅有少部分乡村地区尝试开设视频会议室、直播录像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通过线上名校名师课堂下乡、家长课堂等形式进行普及。且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发挥高校教育高地的资源优势,为扩大教育公平、优质资源共享等提供助力,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尽管网络直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为教育领域尤其是在线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契机与前景,但其主要的扩展空间还是基于资本运作导向的中小学课外补习、学习相关推广,以高校为主体开展的“直播”市场探索尚处于“蓝海”阶段,远没有实现其应有的影响和效果。对于高校而言,不仅可以发挥好直播技术在大学生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中的潜在作用,更可以以此为基础,在舆论引导、科普宣传、教育扶持等方面提供更为充足、广泛的社会服务。
三、基于共赢模式的“直播+教育”探索
好的高校教育直播品牌,不仅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还要考虑到自身专业、师生的基础与优势,更需要培养具有一定媒介素养、展示技巧和场控能力的体系化、团队化运作模式。这些困境,既包含法律、政策上对于高校依托网络资源提供远程助力的许可、范畴及相应激励、回报等,也包括高校如何凭借直播,将日常、割裂的教育资源打造成线上成体系的育人品牌。
1.梳理政策支撑,涵养“直播+”的健康生态。如何发挥高校在“直播+”功能拓展上的作用,不仅是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互联网+教育”要求的积极回应与落地,也是面对“直播”生态、在线教育等领域“资本逐利”过于浓厚的最好防卫。与其任由大众直播不断以娱乐至死、消遣颓废的作品来侵袭、挑战社会公德与价值取向,不如由政府、平台、高校三方协作,联合出台政策、开展合作、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鼓励、支持具备较高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准的高校师生,通过直播将自身的正面积极内涵与优势资源延伸,形成更大的社会正能量传播。
以美食主题为例,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或活动,可以以系列直播的方式邀请不同高校的优秀师生“大厨”,聚焦大众关注的话题或内容,开展网络“面对面”的教学活动,既可以提供持续的美食文化交流渠道,又可以打造“直播+劳育”的新型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开辟一条提升青年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新路径。
2.融入教育环节,实现“直播+”的“三全”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不论是专业学习、科学研究,还是思想引领、价值培育,都需要充分做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各高校师生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及B站、ZOOM、腾讯会议等在线教学、交流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学习工作。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微博、抖音等6个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两小时的在线观看量达到了262.82万人次,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华东理工大学在B站的“疫情期间饮食指导”主题团课,不仅有8.8万人在线听课、参与直播互动,累计弹幕8000余条,而且直冲小时直播榜第三,在微信朋友圈也迅速联动起来。这些对于高校而言,无疑是一次效果良好的“直播”育人阵地与功能融合的拓展嘗试。
在这样的一种实践探索下,能否将“直播+”融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环节中,助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更好地实现,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是否可行”的层面了。如在教育部高教司发出“慕课西行”的号召后,一些高校积极打造同步课堂,将优质教学资源无私输送到西部,实实在在地为西部教育与人才培养做些事情。而为这些远程共享精品课提供技术支撑的,就是现代感十足的“沉浸式”远程“直播”互动教室。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党团活动、志愿服务等环节中,嵌入科学、合理的“直播+”育人政策支撑,从而在激发师生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既满足教师依托“直播+”扩展学术辐射力和成果转换的需求,又符合学生锻炼、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诉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3.对接社会需求,实现“直播+”的服务大众功能。随着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如何依托高校专业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高校教师、青年大学生是不是可以通过融入“直播+”来寻求新的破解社会治理问题的可能?
以北京市为例,其作为政府购买服务迅速发展的地区,自2009年便开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尝试。最新一期《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从购买领域来看,扶老助老、志愿服务、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以及扶残助残是重要的购买领域。其中,诸如扶老助老、志愿服务、扶残助残等多个重要领域都有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但同时也存在资源相对分散、情感维系较弱、用户体验不强等困境。而依托“直播+”的模式,恰恰能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如在常规的敬老爱老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支教、边远地区留守儿童关怀等方面,可以融入“直播+”的方式,突破以往单向的学生看望慰问老人、赴当地开展支教等活动一次性关怀即失联的弊端,实现双向的、持续的、稳定的、深入的关系构建和情感融入,提升双方的认同感、接纳度,形成良性的社会服务双赢生态。尤其是能弥补乡村教育短板,为偏远地区青少通过“直播+教育”改变命运提供了更多可能,为我国各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结语
显然,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5G技术的推广应用,“直播+”的发展趋势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的社会直播应用环境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对高校而言,如何立足当下实际、紧扣发展趋势、贴近师生需求,把握住政府倡导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红利期,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多方携手,主动探索、解决好上述的问题,才有可能在中国网络直播发展新进程中赢得先机、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2020-06-23).http://www.cac.gov. cn/2019zt/44/index.htm.
[2]高健,余富强,葛子豪. 网络主播群体性问题及其治理[J].传媒,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