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纪实节目如何缔造“主流价值观念”
2020-12-07曹培培
曹培培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关系着社会主流价值的有效传播和覆盖,关系着社会主流价值是否能入脑入心,关系着意识形态阵地的得失和舆论环境的和谐与否。《闪亮的名字》作为一档主流价值观节目,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了制作和传播手段,利用媒体与明星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以及公信力,在深耕现实的基础上,突出了主流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闪亮的名字》 主流价值 现实主义 叙事特点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一个时代需要英雄,英雄却不仅可以影响一个时代。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英雄被赋予了更多的定义和现实价值。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东方卫视打造的文化纪实寻访类节目《闪亮的名字》聚焦各行各业杰出贡献者,将他们的故事搬上荧屏,探讨主流价值观在普通人身上的体现以及英雄主义在当下的现实意义。目前,该节目已经播出两季,并数次蝉联同时段收视冠军。怎样讲好中国英雄故事,怎样打造主流价值观节目,怎样向受众传递正能量,《闪亮的名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一、基调:瞄准平凡英雄,挖掘主流价值
主流价值节目要想达到预期传播效果,首先要确定节目基调,明确叙事视角,找准人物塑造的方向,这是凸显节目主流价值的重要前提。
1.新时代特征下“英雄主义”的重新解构。广大人民群众对“英雄主义”的认知主要来自影视剧和课本,这些英雄人物要么是“替天行道”“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要么是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高光英雄”。这些“英雄主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洪流共同创造出来的,带给了一代代中国人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但是,在当今这个民主、法制、和平的社会中,他们的现实意义逐渐弱化,更多成为一种过于脸谱化、符号化的“影视素材”。所以在今天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阶段,重新解构“英雄主义”,赋予它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让“英雄主义”与时俱进,为人民明德,是电视文艺工作的新课题。《闪亮的名字》很好地完成了这一新鲜的尝试,这对于青年教育和民族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人类认知进步的体现。
2.英雄形象的多维展示。在受众的印象中,英雄与普通人几乎都是对立存在的,他们高大全,不接地气。而在《闪亮的名字》中,节目为英雄“正名”,让观众看到了英雄作为“人”的普通一面,一方面,拉近了英雄与普通人的距离;另一方面,进一步衬托出“英雄”的高尚人格魅力。节目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去塑造一个真实可信又崇高伟大的英雄形象。比如,大凉山的邮递员王顺友,20多年来一人一马往返于深山与高原之间,凭借一己之力,每年投递上万份邮件,成为大山与外部联通的桥梁,平凡岗位的坚守,堪称现实版《那山那人那狗》。例如,刑警张欣,潜心5年磨练画技,突破瓶颈,在任职期间破获1000多起案件。一个文具盒张欣用了多年,里面放满了断掉的铅笔头。徒弟问他为什么不丢掉,他说:“丢掉太可惜了,画头发正好。”如此勤俭节约的英雄就像我们熟悉的长辈。节目制片人陈辰在一次采访中说:“從节目初创开始,‘讲好人的故事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主题,英雄性首先是人性,只有把‘人塑造得鲜活生动,才能让年轻观众理解英雄、感同身受,甚至想成为英雄。”
3.打造榜样的力量。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重要舆论形式,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确保人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知情权,充当政府的“喉舌”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面对自媒体崛起的媒体全新业态,面对泛娱乐化的传播环境,作为主流媒体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担负起引导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责任。《闪亮的名字》打破了传统的说教式传播模式,通过重现英雄故事,打造榜样力量,弘扬英雄精神,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2018年,装载了11.13万吨凝析油的“桑吉”轮船发生爆燃,面对大火持续、爆炸不断的“桑吉”油船,上海打捞局四名救助人员逆行而上,26分钟内带回了遇难船员遗体,展现了中国海上救援队不畏困难、专业高效的精神,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的实力。
二、叙事:寻访纪实+明星演绎,平衡纪实与娱乐
主流价值节目如何有效平衡严肃性与娱乐性的关系,在传播主流价值思想的同时,满足受众的娱乐化需求,始终是此类节目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无疑,《闪亮的名字》提供了良好示范。
1.“寻访纪实+明星演绎”,再现英雄事迹。近几年,以《国家宝藏》为主要代表的融合了应用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的节目越来越多。这类节目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闪亮的名字》借用了这种表达方式,每期由节目主持人和一组影视演员共同讲述一位英雄的故事。通过纪实走访、资料展示和明星演绎、场景重现的方式,让观众更直观、更深刻地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打造出一种纪录片不具备的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节目中,蒲巴甲、郭涛、吴刚、于震等演技派戏骨真实再现了索南达杰、郭永怀、常书鸿、张欣等8位英雄的感人事迹。这种表达方式一方面具有纪录片的严谨性,确保了节目的真实客观;另一方面,借助了当下热门的真人秀模式,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精湛的专业表演,使得节目的可看性和传播性得到了保障,是主流价值观节目与新时代传播方式的一种有效结合。
2.用纪实思维还原真实人物。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像档案,也反映和折射出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特质,体现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等,在塑造国家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节目中,主持人通过寻访的方式,完成了节目人物纪实部分的主要内容。深入到英雄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去,实地感受那里的环境和氛围,拜访英雄身边的人,通过他们的回忆和讲述,再现英雄的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在探寻王顺友的生活故事时,他的同事告诉主持人,王顺友是个会喝点小酒、爱讲故事、喜欢唱山歌的人。主持人跟随王顺友来到他的家里,他向观众展示了自己随身背包里的东西:儿子买的笛子用来在路上吹奏解闷,父亲给的匕首用来防身……这所有的意象拼凑出一个真实立体的王顺友,真实得就像你的朋友。
3.明星扮演,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为英雄精神助力。节目组每期会邀请一位“英雄演绎者”,通过人物扮演和场景重现以达到弥补历史影像资料缺失的遗憾,为观众探寻重要历史时刻下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种途径。其实,明星在节目中起到了两种作用,首先,是和主持人一起作为英雄人物事迹的探寻者,代入观众视角共同了解和追诉英雄人物的工作和生活。例如,在讲述刑警张欣的故事时,吴刚老师会和主持人一起观看张欣留下的罪犯画像、画稿,了解张欣参与破获的重大案件。这样既能帮助明星理解人物以便实现更好的演绎,又能帮助节目叙事,推动人物信息的展现。其次,便是通过精湛的表演重现英雄故事的重要瞬间。一方面,演绎的方式,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吸引了观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明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更多人主动关注英雄事迹,了解英雄人物,传递英雄精神,不断扩大传播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正如饰演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杨根思的青年演员俞灏明所说:“作为正在走向成熟的新一代演员,有责任将自身发展与时代社会紧紧联系起来,重要的不是节目有多火,流量有多高,而是作为参与者能带给观众的收获有多大”。
三、联动:聚焦马太效应,提高渗透力度
《闪亮的名字》之所以成功,除了明确的叙事基调和完善的叙事结构,联动的传播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多维度、多向度的联动传播,为其提供了重要驱动保障。
1.时空交叉叙事。当年的王顺友骑着马往返大凉山一个来回要15天,风餐露宿,人背马驮;而今天,海拔几千米的地方也铺设了马路,邮政运输车辆两天就能够将邮件送达。王顺友二十年前辛苦带到白碉乡的种子帮助像海顺荣一样的农民实现了产量从200斤到1000斤的突破。村民们将白碉乡满目葱郁的梯田景象归功于王顺友。当年倾家荡产来到莫高窟的留法艺术家常书鸿,为敦煌文化保护工作奉献了青春,在当时没有水、没有电,每天与风沙对抗的莫高窟一待就是四十多年。面对当时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不重视,当地百姓对文物的破坏,常书鸿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如今的莫高窟已举世闻名,科学技术让洞窟避免了风沙的侵袭,数字化技术让被盗的文物以另一种形式回归,敦煌文化被中华民族甚至全世界视若珍宝。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通过历史文献,亲历者讲述以及演员演绎的方式交错展现,以两者的对比和因果关系隐喻了英雄是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2.融媒体传播矩阵。节目在东方卫视首播后,还在bilibili等平台上进行播放,同时整合了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渠道作为主流媒体之外的传播渠道。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是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帮助节目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一季播出后被广大网友评为“有温度的良心综艺”,第二季一经播出便荣获晚间节目同时段第一、荣登微博“新时代”热搜榜单。同时,节目开通官方微博,将节目精彩内容剪辑成片段在微博上传播,利于受众分享和互动,据微博平台统计,#闪亮的名字#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近3亿,讨论超100万,不仅获得了乔振宇、于晓光等参演明星的转发互动,还得到了“看看新闻KNEWS”“微博电视”“头条新闻”等微博媒体大V的转发助力。同时,东方卫视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多次发布相关信息,助力节目宣传,扩大影响力度。
3.线上线下齐发力。节目播出之余,东方卫视还携手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了《闪亮的名字》书籍,聚焦内容主业,打造新时代精品的新支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王岚认为,出版集团有责任发挥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宣传力,出版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图书产品。李克强总理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两次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文字或许没有画面直观,但是文字背后的力量足以深深震撼每一个阅读者的灵魂,这也是视频在某种程度上无法企及的。
作者单位 海口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蔡骐,吴梦.《闪亮的名字》:英雄主义的新时代表征[J].中国电视,2019(07).
[2]本刊记者.守正创新打造精品 培根铸魂引领风尚——东方卫视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专家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视,2019(06).
[3]高晓虹,赵希婧.为英雄点赞 为时代放歌——评析东方卫视文化纪实寻访类节目《闪亮的名字》[J].中国电视,2019(06).
[4]余艳青.新时代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像表征——以2018年央视春晚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