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12-07许佳君孙安琪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文化治理文化产业

许佳君 孙安琪

摘要:乡村文化治理作为凝聚乡土精神文明、优化乡村社会系统的重要治理方式,是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阶段下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为乡村文化治理带来了一定阻碍。首先描述农村空心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即产业空心化与人口空心化,探讨文化治理在乡村治理中的意义,继而分析农村空心化对文化治理造成了主体缺位、乡土文明衰退和文化产业发展受限等现实困境,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文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文化治理;乡土文明;文化产业;乡村社会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9-0166-04

Abstract: Rural cultural governance a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dense loc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optimize rural social system,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owever, under the current stage, the phenomenon of rural hollowing ou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brought some obstacles for rural cultural governance.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llowing out, namely, industrial hollowing out and population hollowing out, discuss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governance in rural governance, and then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caused by rural hollowing out on cultural governance, such as the absence of the main body, the decline of lo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limi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ural cultural governance.

Key words: rural hollowing ; cultural governance;rural civilization; cultural industry; rural society

黨的十九大为整体迈入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明确表示若是没有文化的繁荣和谐发展,就难以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乡村是一个乡民情感交融、文化互通和共享精神寄托的社会共同体,进行乡村文化治理有利于构建一个合理运行、治理有序、高效健康的乡村社会文化体系,从而有效推动乡村公共事务治理。而农村空心化日益加剧为乡村文化治理带来现实困境,农村空心化的开端是源于农村劳动力的向外流动,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失调,引发了农村社会多方面功能逐渐衰退的历史性变化。空心化并非时间和空间形式上的单向变化,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农村的社会因素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亟需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探讨乡村文化治理困境并寻求解决之道。

1 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

现有学术界关于农村空心化的讨论,普遍认为经济理性因素是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农村的人口、产业、土地、文化及社会网络等多重要素相互影响并向城市进行偏移,由于中国长期运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经济收入的剪刀差使得大量农村人口从农村流向经济收入高的地区从事非农工作。除此之外,农村宅基地政策管理落后、现代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变迁及地理区域资源优劣等自然因素等也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重要因素。在农村空心化的状态下,农村的产业空心化和人口空心化是两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1.1 农村产业空心化

在农村地区支持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生产要素难以在农村长期稳定存在造成了产业的空心化状态,如产业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支持和及时的信息资源。多数生产要素向农村外流动,使得农村传统产业即农业的生产效益低下,导致部分农民选择放弃现有土地耕种外出打工,传统农业逐渐衰退。与此同时,在农村可以代替农业使农民获得经济优势的产业又难以产生,新产业和新模式发展较为缓慢,资源配置效率低,导致留在农村的农民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农民经济收入难以维持生计[2]。产业空心化导致农民的生产潜力难以发挥至应有水平,致使农村劳动力闲置和农村资本无法进行增值和累积,从而加剧了农村劳动力价值低水平实现的困境,形成产业空心—劳动力价值难以实现—农村资本无法积累—产业空心的恶性循环。

1.2 农村人口空心化

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指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转移,致使农村人力资源流失和青壮年人口比例下降。农村人口空心化带来诸多问题,例如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问题、农村家庭养老问题、土地资源合理分配问题和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等。由于国家供给侧改革成果较为突出,不断释放改革成就的经济活力,城市就业机会持续增加开启农民以自发形式开展新的离乡务工热潮[3],农村留守人口结构失衡,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人口流出的发展历程是经过从就近地区短距离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长距离流动,再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小城镇流动的合理调配,农村人口呈现出大规模单向从农村流出至城市的空间特征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开展乡村文化治理的意义

2.1 文化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是乡村社会各个方面的振兴,不仅要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自然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更要将重点落实在重建乡风文明和文化治理的行动上,乡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落实到乡村场域,就要坚持中国特色农村文化发展道路,乡村文化建设是关键步骤,需要通过乡村文化治理将政府治理与乡土文明合理结合起来,增强乡民的乡土文化自信,推动农村社会文化繁荣兴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强调,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可以只着眼于经济发展看农民口袋有多少钱,更要注重农民精神风貌如何,精神文明的建设并非進行简单的文化输入,要满足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望,一定要提供丰富充足的精神食粮,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使命。乡村不仅是当地村民进行生产生活的经济共同体,由于乡村历史文化传承而积淀的场域特性和文化符号,使村庄成为一个整体共享精神凝聚、历史归属感、趋同性的价值规范和属于这个村庄的集体记忆[4]。特别是在整体乡村公共文化逐渐衰退、优秀传统民间艺术与文化传承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乡土文化蕴含着广大勤劳的中华儿女的情感寄托,文化治理可以实现乡土精神凝聚、促进村民协作和强化价值认同,更加成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价值基础。

2.2 文化治理对乡村社会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曾经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作为权力的资本存在。”无论是集合的群体还是独立的个人总是借助于文化、物质或社会的有效资源去稳定和增进自身的社会地位,这些重要资源会变成竞争者竞相争夺的对象,于是这些资源发展为权力资本[5]。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变身成为一种资本,又影响乡村社会的资源分配和公共治理,也就成为了一种治理乡村的工具。乡土文化作为在当地经过长期累积与沉淀的一种观念价值体系,是乡村社会系统在价值层面和心理层面对乡民行动规定的特殊模式。在乡村场域下,对于农民个体角度而言,文化发挥着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促进个人人格和能力的良好塑造[6]。对于乡村集体角度而言,文化发挥了社会整合的功能即价值、规范和结构的统领功能。文化不仅为社会系统服务并且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系统结构的塑造,乡村传统观念、市场经济的整体推进和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使得原有的乡村结构体系受到冲击,乡村传统文化中重情重义、注重家庭归属、注重乡民间情感维系的优良品质日趋淡漠,甚至有些农村地区面对着乡土文明边缘化的危机,乡民的公共精神在乡村空间中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面貌,导致乡村社会系统在村内维持稳定、结构整合和道德教化的功能也面临着一定的打击,乡村文化的重建就体现出了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否则乡村社会的治理进程势必受阻。因此必须将文化和公共治理制度相结合,重新整合乡土社会的公共精神。

3 农村空心化对乡村文化治理的影响

3.1 文化治理建设主体缺位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带来的农村人口空心化使乡村文化治理的主体缺席,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主体是在村乡民,乡民群体不仅是乡村文化治理的实施者,也是乡村文化治理的受益者,但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使乡村文化治理陷入了新的困境[7]。首先,人口空心化使掌握乡村文化的人才队伍总量匮乏。乡村文化工作者数量少,人才结构失衡,使有意去学习相关文化爱好的村民群众难以得到及时和适当的传授和锻炼,导致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较难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其次,部分村庄有其世代相传的手艺和技能难以向下延伸。先辈留下的手艺都是村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出于经济原因村庄人口流失严重的空心村,留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难以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传统文化技能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囧境。再次,人口空心化使乡村自治体系弱化。在遇见需要乡民对某一问题进行民主决策时,人口的空心化使参会的人员面临人数不足的困难,留村乡民受文化水平和基础素质的限制,直接影响商讨出的决策质量。留村乡民参与自治决策不够积极,也影响到乡民自治组织的凝聚力,村民民主监督的权利受到不利影响,和基层村委会级村干部难以做出健康的良性博弈,直接影响到乡村文化治理的成效。

3.2 传统乡土文明日渐衰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文化树立了新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内涵,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际遇。现代乡村文化治理离不开传统乡村文明的土壤,传统乡土文化是现代化乡村文化治理的基石。但在农村空心化的背景之下,传统乡土文明日渐衰退,影响了乡村文化治理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表现在农耕文化的衰落,农耕文化是中国人民优秀劳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农村和农业的生产实践中诞生的一套独特的乡村生活方式,包含农耕技术、农耕理念和农耕产业,但农村产业和人口的空心化压缩了农耕文化的生存空间,在空心化的背景下乡村的青年劳动力存在强烈的离农化倾向,家长也主观上认为后代无需学习耕种知识,导致离乡后的劳动力想回归乡村也有心无力,农耕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宗族文化的衰退,传统的宗族组织具有明确的内部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教化和管理宗族成员,对整个乡村稳定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农村的社会网络以在血缘伦理为基础区分亲疏远近并无限延伸。即使到了现代,延伸了几千年的宗族文化使乡民的心理安全感及文化归属感有了栖息之地,宗族结构仍然影响着乡民的生产生活[8]。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宗族文化的传承难以为继。

3.3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受限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乡村文化治理的手段,也是乡村文化治理的目标。文化产业是一种市场化手段,它是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活动。作为现代经济产物的文化产业不应当仅局限于城市发展,更应当在乡村振兴的大方向下阔步前进。着力建设乡村文化产业不但有助于缩短城乡间的文化差距以促进城乡文化优势互补,还有利于升级和优化中国乡村产业结构以建设乡村经济[9]。中国传统农村部落拥有富足和种类多样的文化资源,包含地方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当地产业主力即农村产业,达到多产业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这需要结合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合力,本地区原有产业和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使乡村资本有效进行积累,从而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工作,反过来可以促进农业产业更加繁荣。但在农村产业空心化的背景下,当地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劳动力缺失并且其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低,导致乡村资本增值困难,原有的产业基础难以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不仅无法形成产业合力甚至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拖累。

4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进行乡村文化治理的整体思路

4.1 注重文化人才培养,创造乡村文化社群

乡村文化治理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广大乡民,依靠的也是广大乡民。而面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想要解决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困境,就需要科学重整乡村居民整体结构,吸引流出人才返乡,并大力培养留守乡村的文化人才[10]。政府应搭建有效沟通平台吸引从乡村出去的人才回流,创建合理的激励方式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贴,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发挥乡贤的带动作用。不仅如此,还需招收本不在乡村的文化人才,设置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如鼓励毕业大学生扎根乡村基层,将在城市學习到的文化同乡村原有文化结合起来优化乡村文化结构体系以适应整体社会发展。在乡村文化治理中要重视人的建设,依据不同区域的乡村发展状况对该地区的留守人员进行思想上和文化技能上的培育,对其统一培训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不仅要让其知晓他们对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将培训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乡民以积极发挥其文化治理作用。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民群体进行针对性文化教学,可组织群众性文化社团,集聚起有共同文化爱好的乡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使乡民获得精神满足感和归属感,营造人文氛围、塑造文化共同体。

4.2 重组乡村文化体系,创新文化产业发展

乡土社会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乡民长久以来共同塑造的行为规范、人文精神和宝贵历史的总和,凝聚了村庄的集体记忆和村民的情感认同。将乡村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实现创造性重组,对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文化治理进程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在乡村产业空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文化治理不仅要依靠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以此来对抗农村产业空心化的弊端。首先可以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中邻里相亲、仁德互助、尊老怜幼等道德力量,将其同遵循正式规则的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形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优势互补。其次可以创新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将农耕文化、乡贤文化和习俗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村内展示[11],通过技术和创意的整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比如整理村志和名人资料以及农耕知识和技术建立村史馆,从而提高乡民的精神共鸣和文化认同。再次可以创新文化产业的培育机制,不仅要在当地村庄进行内部孵化,还要从外部引入社会资金,建构起稳定的风险回避机制和合理的收入回报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现实力量。

4.3 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共建文化治理格局

乡村文化治理的过程融入了国家设计、基层治理、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共同协商与推进,不可否认政府在文化治理中的规划和协调的主导性力量,但仅依赖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的政治力量是不够的[12],文化治理通过集中和单一性的治理力量难以实现,所以乡村文化治理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基层组织和农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权衡各方主体力量整合乡村文化领域内要素,对文化治理问题进行平等且理性的对话,各司其职共建乡村文化治理格局。在乡村文化治理的落实过程中,为妥善处理村民文化需求应建立起相应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3]。政府应做好全局设计,建立起稳定的财政支撑机制,明确文化治理中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创新文化服务机制,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基层组织应做好具体项目的落实对接服务,比如做好乡镇和村级的文化站,促进民间的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农民群体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治理的重要性,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在基层组织的号召下积极参加村内文化活动,做好文化的传递工作。社会企业应因地制宜,以当地景观或历史特色为载体进行产业化开发创造文化产品,将乡村文化资源融入现代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刘永飞,徐孝昶,许佳君.断裂与重构:农村的“空心化”到“产业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16-22.

[3] 李 罗.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农村的空心化特征与治理策略[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2):26-28.

[4] 袁君刚,李佳琦.走向文化治理:乡村治理的新转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42-49.

[5] 潘信林.文化治理的基础与可能——以建国以来农村行政权力治理变迁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32(5):110-118.

[6 ]顾海燕.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与外在激活力——日常生活方式的文化治理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52-57.

[7] 赵 勤.东北地区乡村产业空心化及应对策略[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4(6):30-36.

[8] 王慧斌,董江爱.文化治理:乡村振兴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路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2):14-20.

[9] 王晓芬,饶 篁.乡土重建视阈下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8(3):115-119.

[10] 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11] 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23.

[12] 万秀丽.精准扶贫视野下“空心化”农村治理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7(2):118-122.

[13] 颜玉凡,叶南客.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政府的行动逻辑[J].开放时代,2016(2):158-173.

猜你喜欢

文化治理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政策路径分析
“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