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07石淑芳
摘 要:语文教学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各学科的学习都以语文为基础,它更是我国文化进行传播的主要途径。初中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含义,还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讲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现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反复吟诵,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开展课后活动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4-01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4.072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中华历史长河的沉淀和更新,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呈现给当代人。而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语言和文字的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目的。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多或少容易被人们忽视。个别学生或家长更重视外来节日,这种现象并不利于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应该从小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但一些家长考虑得不够全面,影响学生的态度。有些家长认为,我们每天都说中文母语,看电视剧、电影,听中文音乐,所以不用特别重视母语的学习。而英文作为外来文化,又是全球广泛采用的语言,而且在升学考试中也较为重要,所以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英语学习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对于母语的理解,如果只是依靠日常交流和娱乐方式进行学习,并不会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初中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事物存在的意义有初步的思考,所以此时若能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几代学者一直在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然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学生刚刚接触文化学习的时候,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自觉担任起捍卫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祖辈留给华夏儿女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不断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作风,还记录着中华五千年来历史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要想促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初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跟紧时代的潮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应该适当对教学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使其具备兼容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同时,应该告诫学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推陈出新,主动创新,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出国门,使其走向世界。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共同发展,而初中语文教学则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好与初中语文教育如出一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三观都有极大的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塞翁失马》和《掩耳盗铃》等寓言故事都是和人的品格相关,这些故事以幽默的故事形式,从侧面告诉了学生相应的道理,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变得更加睿智,从而提升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合了各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领悟民族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等故事,讲述了不顾个人利益,一心为公的精神,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维度,还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一)反复吟诵,挖掘文化内涵
文以载道,文学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而经典古诗词作为历史的产物,文字的表达形式,为人处世的道理都蕴涵在诗词之中。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反复诵读的习惯,诗词就像音乐一样,有独特的韵味和音律,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诗词中所写的意境以及作者写诗时所想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方法,启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喜爱,强化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趣,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读几遍诗词,按自己的理解能力理解诗词的意思,互相交流心得,培养学生对诗词的体验,教授学生课后学习的方式,然后教师讲解每个字或词的意思,然后分析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最后让学生再读几遍诗词,重新体会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会自主通过诗词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感受能力和文学素养,达到挖掘文化内涵的目的。
(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生命活力,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长,利用历史上的经典名人故事、经典语句以及各地风俗习惯,不断扩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学生知识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我们要做到将灵魂进一步升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上的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环节,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效率最大化。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网上提前做好功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向学生讲述诗词之后,再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与课本诗词具有相同感情色彩的诗词,让学生自行体会诗词的意境,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进行交流,让学生主动发言,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之后再按照学生回答形式进行纠正和补充,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提高整体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但课堂上的时间不足,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将课后时间大量用在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上。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包括四大名著等,所以课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必要途径。
(三)开展课后活动,加强文化渗透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如果自制力不强,学生很难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阅读。所以,教师想要加强学生课后学习的效率,就要通过举办课后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既能对语文课堂进行强有力的补充,又能丰富学生课下的娱乐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活动形式有很多,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成语故事和演讲比赛等各种形式。初中学生的心理正在趋于成熟,喜欢追求高雅的娱乐形式,并且存在着争强好胜的心理,而我们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这些活动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能在无形中熏陶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和热情。当然也可以在课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电子产品查找与课上学习的诗词相关的古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课堂结合的同时,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5).
[2]马怀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20(9).
[3]郭萍萍.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9(11).
作者简介:石淑芳(1973.7— ),女,汉族,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