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路径探索
2020-12-07唐玉光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是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对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高校空间布局结构的不平衡,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为缩小高等教育东中西部的差距,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支持计划更是频繁出台落地,如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省部共建和合建中西部高校等。这一系列支持计划,有力地推动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质”和“量”与东部地区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的地区分布看,东部、中部、西部的A类学科占比分别是70.72%、19.99%、9.29%,中西部合计只占到了总体的不到30%;从2017年9月国家确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入选数的地区分布看,东部、中部、西部高校入选学科占比分别为71.18%、17.85%、10.97%,中西部合计只占到了总体的不到29%。再如,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但中西部省份普遍低于东部省份,其中中西部的甘肃省为37%,河南省为41.78%,云南省为41.73%,而东部的江苏省为58.3%,浙江省为60.12%,山东省为52.8%。(袁占亭,2019)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2020年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主动对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同中西部开发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不仅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形成改革发展的新格局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我们需要以创新发展的理念,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不断逼近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一、区域联动,协同发展
统筹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促进更大范围的教育公平和高等学校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区域经济的兴起,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适应,区域教育正从封闭发展走向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借此机会,可实施东引西联战略,努力促进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加强中央政府在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坚持中央统筹与地方负责相结合的推进原则,构建和完善支撑全方位推进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供给体系。基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独特功能定位和发展水平,中央政府需要强化区域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布局,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围绕高等学校基础保障设施、高层次人才队伍、科研平台和基地等办学核心要素,补齐长期以来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欠账和能力短板,提高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内生发展能力。
加强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联动发展,建立东中西部协同发展的联席机制、咨询机制等沟通协调机制,探索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和典型模式。在继续加大东部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发展的力度的同时,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一体化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高等教育的联动发展,按高等教育类别建立跨区域的高校发展联盟,拓展区域间高等教育的互动交流合作,在更大空间和范围内实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联动发展、协同发展。
发挥中西部高等教育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强化省际间高等教育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使区域内高等教育形成合力,实现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互补与充分利用。中西部的武汉、西安、成都、長沙等城市集聚了众多的高等院校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分档排名的学科数,武汉仅次于北京、上海,在全国排第三名,西安、成都、长沙则分列第五、七、十名;获得A类学科的数量,武汉、成都、长沙、西安分列全国第四、六、八、九名,这些城市是名副其实的中西部、甚至是全国的高等教育中心城市。作为高等教育中心城市,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成为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城市,成为周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创新中心、基础研究中心、资源扩散中心;另一方面更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和对区域高等教育的辐射效应,与周边区域高等教育形成互相影响、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更好地谋划区域内高校学科专业一盘棋的布局、一体化的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协同发展。
二、院校携手,共谋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中科院、高校、中央产业部委所属科研院所、地方科研机构与国防研究机构五个方面组成的全国范围的科技研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科院被称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随着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确立,特别是世纪之交建设一流大学战略的实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2015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这是由高校的组织特性所决定的。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是研究、发展、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两大职能,一流大学不仅要培养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一流人才,也要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推动国家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一流的科学研究,促进了一流人才的培养,而一流的人才培养又吸引着全球一流人才的汇聚,从而不断创造出一流的研究成果。
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一流大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二战中后期卡内基研究院院长布什组织的国防委员会,提出政府本身不建立研究机构,组织科学家和提供资源,大规模支持大学科研,支持在大学设立国家研究机构,使大学承担了国家基础研究的主要任务,成为国家基础研究中心。以麻省理工为例,该校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大到林肯实验室,小到某一方向的PI(Principle Investigator,指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学术领头人)团队。这些研究机构不完全依附于传统的教学院系,而是集中了大量的以研究工作为主的科学家,正是这些顶级科学家把麻省理工推向了世界的一流大学行列。
推动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紧密结合,把科研方面的优势应用到人才培养上,对于促进高校学科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早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就印发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的通知,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本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动和促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在教育和科研工作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现科教结合的有效推进、合作共赢。
我国中西部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源。中科院的12个分院中有6个分别设在武汉、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68个京外研究机构中26个设在上述分院(中国科学院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130多个国家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7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以西安为例。西安是我国西部最大最重要的科研和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为代表的科技综合实力雄厚,除中科院西安分院外,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研究院所就有17家之多。
推进中西部高校和科研院所携手合作是双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中西部高校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在科研平台、项目、团队方面的优势,科研院所利用高校在学科综合、生源、青年人才方面优势,双方通过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共同发展。
三、产教融合,服务发展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与产业深度结合、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迫切需要。深化中西部高等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是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进而提升高校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西部高等教育要全面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区域资源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特色,将区位优势和区域特色转化为高校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科学研究优势,支撑中西部产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
中西部高等教育走产教融合之路,必须做到既“顶天”又“立地”。“顶天”就是要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围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学科专业,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教育、医疗、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发展需要,发挥科技创新效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引领新兴产业高位发展,提升中西部产业发展质量,实现中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立地”就是要面向中西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发展的具体需求,实实在在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注重科技成果向传统产业的转化,注重科技成果向基层企业的转化,注重开发适合中西部农村发展的产业形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度和市场化意识,探索适合中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办高职院校的模式,注重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
中西部高等教育走产教融合之路,要把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西部高校长期以来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这里既有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因素,也有筹资能力先天不足的因素。要改变这种情况,继续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是重要途径,在筹资上给与西部高校更有效的政策支持也是重要选择,例如给与西部高校更高的捐赠配比,给与东部企业支持西部高校更优惠的激励措施等。西部高校除了面向区域内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的力度外,也要把眼光放到东部发达地区,争取与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或者探索中西部高校与当地企业加东部地区企业三方合作的模式,以此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资源。
(唐玉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责编 刘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