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2021-07-28张海滨
张海滨
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科研院所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为国民经济与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政工干部队伍作为科研院所长足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担负着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工作任务。近些年伴随国内社会经济体制机制、管理模式以及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科研人员思想活动独立性、差异性以及多样性的持续强化,直接导致科研院所思政工作实施面临诸多新挑战、新情况与新问题。因此,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具有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精、工作作风优的政工干部,已然成为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重点内容。
一、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若要有效开展科研院所内部思政工作,推动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构建一支精干且高效的政工干部队伍。现阶段,各个科研院所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发展任务,在现代化新型科研院所模式尚在构建之时,探索并研究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对促进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现实意义。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业务素养与工作水平,对于思政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其通过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安排做好思想动员,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在组织、思想以及人事等层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如何有效开展新形势下的科研院所思政工作是现阶段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而建设一支助推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的政工干部队伍,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二、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1.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基础相对薄弱。众所周知,科研院所内部科研人员主要是理工类高等院校毕业生组成,同时政工干部也并非高校思政专业毕业,多来源于技术干部转岗或兼职。政工干部队伍规模普遍并未达到科研院所工作要求。各科研院所现有政工干部专职人数普遍较少,且多数为初级职称,与工程系列较为庞大的专业技术干部对比相差甚远。另外,我国科研院所囊括众多领域的专业人才,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开展,并且在科研工作实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与人力支持。但是,我国科研院所中仍面临不同程度的政工人才流失问题。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工干部和科研技术干部在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及单位重视度之间存在差异,使得部分政工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部分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在退休后也导致科研院所面临高素质政工人才空缺的问题。同时,政工干部亦具备较强的科研水平与能力,在待遇不同等、晋升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政工干部难以安心专职从事思政工作,从而要求从事科研工作,或者不愿意转岗从事思政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科研院所高素质的政工人才出现隐性流失的问题。
2.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高。一般来说,科研院所内部思政工作对于相关从事人员具有严格要求,既要求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仰,又要求其具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便要求科研院所内部思政工作者必须长时间从事该工作,从而不断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累积经验。这就需要推动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事实上现阶段我国科研院所的科研生产任务较为繁重,导致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并未获得足够重视,最终使得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滞后于其他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诚然,科研院所政工工作和党政军单位及企业政工工作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科研院所政工干部应更具备政治性、敏锐性、和服务性。近些年,伴随国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于各类科研工作当中,但在重视科研工作的同时,部分科研院所在较大程度上没有重视政工工作以及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政工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的地位与重要性差距较大,因此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认知层面存在偏差,这一问题必然会造成政工工作开展难以融入中心工作,从而导致政工工作应有效果难以最大程度发挥。
3.政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亟待自我提升。现如今,国家和地方各科研院所在致力于传统业务范畴发展的同时,积极广泛参加市场经济活动,但在此环境下,科研院所亦面临着诸多市场經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必须承担起凝聚人心、思想引导、鼓舞士气、宣传动员、谈心谈话以及文化建设等多层面的工作重任,从而为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稳定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与思想保障。而科研院所面临的全新发展形势,为政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发展提出全新挑战。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要持续灌输新鲜活力与血液,唯有如此才可充分保持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工作生命力。但是部分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个体虽具备相对丰富的政工经验,但其个体思想认知通常较为传统,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创新意识不足,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按部就班,导致其无法焕发新生机。部分年轻政工干部又欠缺相关经验,尽管其理论体系较为完善,但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难以与中心工作相结合,长此以往导致其对政工工作失去自信。科研院所政工干部所面对的都是高知识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水平。
三、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1.科研院所应转变观念,不断强化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认知。针对现阶段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不受重视的问题,为有效推动科研院所政工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科研院所在建设政工干部队伍时,身为政工管理部门与科研院所领导,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始终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观念,立足于科研院所发展实际,真正转变对思政工作的观念,结合自身科研院所定位。一方面,要正确认知政工工作于整个科研院所工作中具备的生命线作用,借助扎实有效的实践工作,强化政工工作自信与威信。另一方面,政工部门亦要明确自身定位,致力于大政工观念的树立。以大政工理念为基准,大力抓好政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持续提升科研院所内部工作者归属感与责任感,使其牢记工作使命与职责,为国家科研事业甘为人梯,积极建设齐抓共管与上下一心的新政工格局;在明确个体职责与使命的基础上,把握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工作涉及的内容,真正重视自身责任与职责的履行,不仅要规避“种错田”,而且还要避免“浇错地”现象发生。唯有在正确认识思政工作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政工干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党中央在本专业领域的决策部署,从而推动国家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2.强化专业人才的儲备,着力建设科研院所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针对现如今部分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团队建设所面临的人才流失以及政工干部队伍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科研院所应在人才选拔方面加以优化与改进,明确要求参加政工工作的干部及普通员工既要能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而且还要会干事与能成事,避免综合素养薄弱以及能力偏低的人员到政工干部队伍当中。在选人、用人与育人层面,科研院所要重点培养优秀的基层一线政工干部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的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力度。在人才建设方面,科研院所要引导在职的老政工干部在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导师的作用,把愿意从事基层政工工作的青年人才选派到党校参与教育培训和深造。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科研院所应重视专兼融合,不仅应落实横向到边,而且还要贯彻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科研院所政工工作。除此之外,科研院所应建立激励机制,适当提升政工干部薪酬待遇,强化其对科研院所政工工作的归属感与责任心,使其真正从事科研院所政工工作当中,并始终重视党的领导,把政工工作置于首要位置,全面提升科研工作者忠诚度与可靠度,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护各项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3.加强各项工作的职责,完善科研院所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属于动态化过程,需伴随形势的不断改变进行创新,建设全新的管理体系。首先,实施政工干部工作的目标管理。科研院所应融合自身实际与政工工作实际需求,借助政工干部示范岗与责任区等诸多形式,为政工干部拟定具体可行的政工工作目标,让政工干部在工作中最大程度发挥个体作用。与此同时,把政工干部工作的目标管理引进科研院所统一规划当中,并与各项绩效考核、党支部考核指标进行共同考核。其次,构建竞争型激励机制。科研院所要定期面向政工干部具体工作实施评价检查,指导政工干部把工作成果公开化,针对长时间不发挥自身作用或者作用发挥不显著的政工干部,科研院所要采用适当措施进行处理。再其次,强化组织群众监督。科研院所要组织政工干部团队定期汇报自身工作,有效加强对于科研院所政工干部各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推动政工干部于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综上所述,现阶段强化科研院所的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极为迫切。科研院所应创造性地实施政工工作,推动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真正顺应新形势发展需求与新任务,促进科研院所思政工作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提供思想动力与组织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