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与双因素理论视角下 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2020-12-07赵倩倩
赵倩倩
摘 要:新时期村(社区)干部作为基层各项工作的领头雁、领头羊,这一群体工作的热情、能力、水平的提高关乎村(社区)有效治理,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些都与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的完善紧密相关。
关键词: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关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关乎城乡协调发展理念的贯彻,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力量,村(社区)干部是影响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关键所在。因此,研究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问题,切实提高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村(社区)干部的激励机制,应是在尊重人性化基础上追求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是实现了管理的以人为本与制度性的平衡。目前,激励理论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多层次需求理论、成就需求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等。本文结合村(社区)干部身份的独特性,即由村民选举产生或上级党委政府任命产生并从事行政化的公共事务管理,以及各村(社区)经济状况不同的特点,因此从强化理论和双因素理论角度分析村(社区)干部的激励机制问题。
强化理论又被称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它是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1]该理论认为外界的刺激会引导和影响个体行为是否会重复出现。据此强化被分为正强化、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通过奖金、提拔等方式使刺激出现有利于个体的结果,从而让个体行为重复出现。负强化是通过批评等负面刺激减少重复行为的出现。这一理论被应用到社会多项管理工作中。
双因素理论是即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2]1959年著名的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激励因素包括职位晋升、物质奖励、精神肯定等,激励因素能激发员工效率。保健因素则包括包括经济待遇、安全感等,保健因素可以消除抱怨和不满情绪。
二、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薪资待遇、发展机会、工作环境、监督考核4个方面。
1.薪资待遇较低
薪资待遇是影响村(社区)干部队伍稳定的最直接因素。然而不少村(社区)集体经济弱,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或征地拆迁补偿款等,因此,村(社区)干部的薪资报酬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拨付。资金来源有限的同时,村(社区)日常办公支出、活动运转费用需求大,更影响了村(社区)干部的奖金报酬。
此外,村(社区)干部薪资待遇增长慢,进一步降低了物质待遇的吸引力。以我县为例,目前村(社区)正职干部已可享受到3125元/月,副职和一般干部享受2656元/月的待遇,在岗的后备干部基本报酬原则上按村“两委”正职基本报酬的70%确定,虽然工资待遇逐步提高,但是相对于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物价的增幅,村(社区)干部的薪酬待遇增速却远不及此。
加之,村干部的养老保障不理想。一般而言,享受职工养老保险,需要满足的条件较多,如在职期间是担任村“两委”职务,且缴存年限满15年。退休后按年限领取,但整体上普遍偏低。薪资待遇难有吸引力的结果是,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的不稳定和不合理。出现了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整体偏低。
2.发展机会有限
当前,村(社区)干部除通过公开招考或民主选举的方式转变身份之外,大多数村(社区)干部只能一直停留于已有岗位。以安徽为例,今年安徽省计划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94人,2019年考试录用65人,2018年29名。虽然招考人数逐年递增,但相比于村(社区)干部队伍的实际基数,招录的比例还是偏小。并且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条件限制较多,包括年龄、学历、工作考核等次等要求严格,使得不少村(社区)干部游离于行政和事业编制之外。
有限的发展机会还体现在学习培训体系不完善。虽然实际中,组织部门每年都会安排村(社区)干部1-2次的集中培训,但总体上来说,培训时间较短,难以实现脱岗培训,培训以课堂学习为主,多理论知识输出,培训效果不佳。有限的发展机会制约了工作的积极性。
3.工作环境较差
一方面,村(社区)虽是村民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村(社区)干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行政化事务,比如扶贫工作、文明创建工作、党建工作、防汛抗旱等等,任务重,考核多,极有限的干部人数,往往一人身兼多岗,工作压力大,没有固定的休息日,精力多被迎检和考核资料占据。另一方面,农村年轻人口的外流和空心化现象,使得村(社区)干部工作开展起來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软弱涣散村(社区),村民对无关自我利益的公共事务关心不够,缺少群众支持。
4.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对村(社区)干部的激励机制多以正强化为主,对其约束的负强化偏少。就镇一级对村(社区)考核而言,其考核主要作用于村(社区)干部的奖金工资,村(社区)的评先争优,对村(社区)干部的职务存留约束较小,且考核多为年底集中考核,日常考核少,对考核的结果不够重视,更很少对考核结果分析,进而应用到后续的工作改进、完善中。同时,从监督角度来说,村(社区)作为群众自治组织,但实际中却缺乏来自群众的有效监督,村务公开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村(社区)干部的约束力有限。
三、完善激励机制的对策
针对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应在遵循强化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
1.强化激励、保障机制
双因素理论强调调动员工积极性需要注重发挥激励和保障两种因素的作用。而解决当前村(社区)干部相关方面的问题,应当在薪酬待遇提升、发展空间拔高上进行激励,在养老和工作环境上给予充分保障。具体如下:
(1)规范薪酬待遇激励
严格根据上级政府文件精神,实现村(社区)干部待遇经费专款专用,保障村(社区)两委干部足额享受各项报酬;参照公务员、事业人员薪酬管理,根据村集体经济状况、工作实际成绩、工龄等多个因素,合理制定村(社区)干部若干工作档次,将工资与工作实际成绩挂钩,实行差异化的绩效补贴,动态调整,建立薪资待遇稳定增长机制,并对村(社区)各项绩效进行整合,规范绩效发放范围;保证在编村(社区)干部享受五险一金,后备干部由政府统一购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
(2)拓宽发展空间激励
一是适度增加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定向招考名额,放宽年龄、文凭等条件的限制,在招考方式上可结合村(社区)干部区别于一般的社会人员、应届毕业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招考方式,突出对村(社区)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
二是利用基层党校、乡村振兴大舞台等干部培训基地,对村(社区)干部开展覆盖人人的系统培训,突出业务能力提升。建立村(社区)干部培训档案,突出村务法规、党建、政策解读等主要内容,组织赴优秀示范点、先进村(社区)实地学习,确保培训内容接地气,效果真实有效。并且要注重对村(社区)干部学习培训表现情况的应用,对优秀学员可以反馈给组织部门,作为村(社区)干部考核、选拔的重要依据之一。
(3)提高养老和环境保障
一方面,为保障退休村(社区)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享”,镇政府可在原省财政承担的离任村(社区)干部的生活补贴之外,积极探索企业年金制度[3],相应增补养老金,定期调整标准,形成稳步增长机制,最大限度保障退休村(社区)干部的晚年生活。
另一方面,建立责任清单,明确村(社区)职责范围,区分村(社区)负责、协助的工作事项,防止层层压力传导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按照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区的办法,分解具体事务,严格落实责任到岗到人,任务完成情况要及时跟进到位,确保完成。
再者,要抓住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按照五大要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完善农村道路、照明、文化广场、村民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调动群众对村(社区)干部的工作支持力度。同时,改进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环境,可通过改建、新建的方式,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保障办公场所安全、稳定,尤其加强村(社区)卫生所软硬件建设、农家书屋建设,保障其职能的有效发挥。
2.完善监督考核的约束机制
一是在充分运用已建立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基础上,转变原来的以村为单位的管理模式,探索按人管理的新模式。即根据每个村(社区)干部日常工作表现,实行千分制考核制,设优秀、良好、一般多个等次,逐步拉开优秀、良好、一般村(社区)干部之间的绩效报酬差距,杜绝平均分配。
二是创新规范,探索村(社区)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实现“能上能下”的用人模式。把村(社区)干部作为干部成长链的第一链接来管理、培养。对工作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重点培养提拔,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约束作用。对考核优秀的村(社区)干部在提拔任用上可以给予政策倾斜,可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优先候选对象;对考核不合格的村(社区)干部给予批评、谈话、扣绩效等措施,督促整改,对长期混迹岗位的部分村(社区)干部,要敢于动真格进行处理,以此来调动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在编在岗村(社区)干部档案,按季度将人员变动情况表上报组织部备案后,由镇按月据实打卡發放,严防“吃空饷”、滥发津补贴的现象。
三是在充分利用 “三会一课”规范好党组织行为之外,要积极探索通过公开栏+互联网的方式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监督村(社区)干部的权益意识和方法认识,在保证考核公平、科学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村(社区)干部考核中党员群众的测评占比。
四、结语
本文基于强化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分析,从激励、保障,正强化、负强化几个角度提出完善村(社区)干部激励机制,一要规范薪酬待遇激励,动态调整,形成稳定增长机制;二要拓宽发展空间激励,适度降低门槛,合理扩大定向招考,打破职业的天花板,提供系统业务培训机会,增强干事创业真本领;三要提高养老和环境保障,设置职业年金,增补养老金,放宽申领条件,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追责到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社区)干部工作环境,优化农村地区软硬件配套设施;四要完善考核机制,发挥监督、约束功能,实行千分制考核制,拉开考核层次,并挂钩绩效,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建立村(社区)干部动态管理档案,提高群众测评占比,发挥群众监督机制等等,多措并举,共同发力。
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的基层自治组织,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体现了党在农村地区的战斗力,是党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核心。村(社区)干部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部群体,但是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的有序运行都离不开这一群体。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要求,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村(社区)干部在学习贯彻党的政策路线下,努力带领村民致富,积极投身文明乡风建设,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的整体有效治理。而要激发村(社区)干部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热情,不能重精神激励、轻物质激励,更不能过于理想化、道德化,从现实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村(社区)干部最关心的问题,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才是化解难题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候光明、李存金著.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赫茨伯格著,张湛译.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洁瑜著.关于村干部补充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