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网络直播的趋势与规制

2020-12-07王彤

传媒 2020年9期
关键词:网络直播规制趋势

王彤

摘要:随着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直播平台竞争加剧,泛娱乐化特征初现,运营模式同质化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网络直播市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场景、技术、融合三个维度提出了网络直播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要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文化素养和创新运营手段,以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市场。

关键词:网络直播 现状 趋势 规制

5G时代的到来,使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而网络直播的异军突起无疑给受众一种新的感官冲击。当前,无论是罗永浩还是薇娅、李佳琦,他们直播带货的火爆,都预示着网络直播行业的红利期已经到来。而在这条赛道上,竞争者除了腾讯、阿里等老牌巨头,还有抖音、快手这样的社交黑马,这些新兴社交平台在内容创作、营销推广等方面攻城掠地,迅速成为领跑者,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娱乐化、同质化、低俗化等。因此,规范、引导网络直播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直播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网络直播行业持续看好,大量资金持续涌入,直播热已成为一种现象级的行业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观看直播的人数达到4.3亿,占整体网民的50.7%,网络直播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然而,火爆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诸如内容低俗、模式雷同、市场泛滥等问题,让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某些行为已然成为众矢之的,构成了不小的社会问题。

1.内容过度低俗,影响社会风气。一首歌曲、一段表演、一本书,通过直播间的展示,受众量级就能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网络直播赋予了传统文化、小众艺术等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接地气、有趣味的表现形式正吸引着主流消费群体。为了迎合网络直播用户的年轻化和审美形式的多元化,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伴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爆发式增长,在受众注意力资源的驱使下,流量、经济利益成为网络直播平台必争之地,更有甚者,为吸引用户,色情和暴力等问题频出,内容缺乏创新、数据造假,以“三俗”内容博取关注。

网络社交的匿名性、私密性特点,使得网络直播变成大众释放欲望的窗口。直播门槛低、监管难、市场激烈竞争、利益驱使是导致乱象频出、涉黄涉暴频发的诱因之一。2017年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有77.1%认为直播平台存在低俗内容,90.2%认为直播平台内容在整体价值导向为一般或较低。一方面从业门槛低,为博取眼球,部分主播以大尺度、低俗化的内容博取注意力;另一方面,民众的窥私欲也驱动直播内容频频秀下限。随着互联网普及率逐步增高,用户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内容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是目前网络直播最大的隐患,而这种隐患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危害越来越大。

2.运营模式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我国网络直播平台数量逐步增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平台用户日趋增长,但运营模式大同小异。目前,网络直播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打赏、广告、“带货”分成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明星、名人直播“带货”,成为目前直播平台最重要的盈利模式。当下,网络直播平台带宽、主播签约成本高昂,如何探寻新的盈利增长点、形成良性发展模式已是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下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网络直播市场的持续火爆,使得投资客扎堆,纷纷涌入网络直播这一赛道,成为互联网经济新的“风口”,而平台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主播成为直播平台的重要资产。例如,日前罗永浩高价签约抖音,直播带货首秀3小时交易总额超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人,音浪打赏收入3632.7万元;粉丝数从开播前506.4万,涨到733.4万。这表明,具有引爆话题的热点人物已经成为直播平台间竞争的重资产,获得民众关注、争夺流量红利成为重要变现模式。然而网络直播平台的品牌影响力远低于当红主播个人,远未形成个性化的平台解决方案和精细化的产品分类管理,运营模式趋同,缺乏创新。

3.平台管理存在漏洞,监管亟需增强。在互联网经济巨大的“风口”下,尽管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营模式趋同,但其巨大可想象的市场空间仍然吸引了巨额资本的加持,网络直播市场的竞争呈白热化狀态。根据2020年2月Quest Mobile TRUTH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典型平台的直播用户都以年轻用户为主,其中,抖音和快手的直播用户集中在19~35岁,而B站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81.5%。可见,抖音、快手、B站等一线头部平台收割了大量的青年主流消费群体,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从知名网红到流量明星,各大平台各出奇招,各显身手,预示着平台竞争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而网络平台为了数据好看,利用技术手段造假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比如,国内某电子竞技战队的队员在一家直播平台做直播时,其显示的房间观看人数竟然超过13亿人。直播平台数据造假,从圈内人的内幕变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并不知情,花冤枉钱做广告。因此,针对平台乱象,加大平台监管亟须提上日程。

二、网络直播的规范与创新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法规形式提出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态治理模式,为企业自主开展平台生态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各方协同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工作走向新阶段。

1.规范行业标准。随着政府部门对网络直播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监督和打击的力度不断加大,网络直播发展也更趋于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一方面以法规形式提出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态治理模式,另一方面也对新媒体行业特别是网络直播等新兴业态提出了要求。平台需适时调整内容结构,强化“生态治理”管理机制,鼓励内容生产向优质方向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制定落实细则,加大治理力度:一是要加大对网络直播的内容监管及市场引导。严格落实网络直播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出台内容监管细则及措施,明确直播企业、网络主播以及网播管理部门的相关责任;二是要加快上线监控平台,充分利用自动识别、自动检索等关键技术,将机器识别和人工审核相结合,提高监管效率;三是他律和自律。发动社会监督,充分调用和借用广大网民力量,建立网络直播的社会举报和应急处理机制;四是强化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平台间应当发起、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执行性强的行业自律公约,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落实平台责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共同促进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2.提升文化品位。随着网络直播市场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也会不断提升,高质量、原创性的精品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民众越来越青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内容。网络直播平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办法,不断提升内容的文化品位:一是要牢牢把握内容创作导向,精心创作用户喜闻乐见而又有深刻内涵的内容,增强用户黏性,对主播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对受众进行精细化、个性化分类,生产专业的、高质量的内容,保证内容的生产品质;三是要大力提升网络主播的法律意识和品德修养,立足内容创新,规范言谈举止,树立网络直播职业道德,自觉辨别并抵制低俗化内容,组织专业化的行业培训,在技术进步、内容创新、管理规范等基础上,不断释放创造力和活力。

3.创新运营手段。如今,网络流量变现的红利正逐步消失,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利用传统的互联网营销渠道,产品难以打开更大的市场,只有适应和创新表达方式,开辟新渠道才能进一步打开蓝海市场。目前,网络直播领域有一些新的手段值得思考:一是直播场景生活化。以往的网络直播内容主要是大众娱乐,如个人才艺展现、体育赛事解说等。5G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打破网络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主播们随时随地播发更加高效便捷,更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内容呈现在民众面前;二是垂直领域细分化。网络直播作为互动性和体验感显著的“带货渠道”,成为互联网零售新业态。垂直内容的细分化为不同门类的商品售卖提供便利,未来直播内容和商品归类将更加精细,商品售卖更加精准,丰富的衍生業态正在萌发,头部主播的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三是多渠道集成供应商(MCN)的运营日趋专业。市场头部MCN提供了90%以上的网红主播,他们将成为网络直播平台优秀内容的创造者。基于对直播数据的精准分析,头部MCN能够更加有效实现广告资源对接,在精品内容创作、主播培育、流量变现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网络直播的变革与趋势

5G时代,网络直播行业将迎来重大转折。一方面,全民直播会给现在的直播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VR直播等的出现也会给直播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场景生活化,直播内容更亲近。在内容决定网络直播生死存亡的今天,各大平台已开始致力于内容的延伸和扩充,结合通俗文化、高雅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利用网络直播的新形式,同台唱戏、绽放光彩。例如,网络直播在垂直细分领域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知识精英走进直播间,为大众的知识服务提供了更多传播机会。就直播平台而言,内容多样化意味着场景生活化,多元化的展示空也成为吸引更多受众的关键。

传播媒介是知识精英和普罗大众沟通的桥梁,让大众有更多机会了解权威信息。网络直播的兴起,使普通民众的参与感越来越强,更加期待听到不同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人们也更加推崇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多种媒介的融合为信息内容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直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更多地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释放网络直播的活力。

2.技术革新,呈现方式更新颖。网络直播的兴起和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如VR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就为网络直播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觉模式。VR技术应用于电影、会议、音乐会、大型展览等,能带来身临其境的即时感。普通民众绝大多数时候不能到达直播现场,但借助网络直播和VR技术的融合,观众不仅能随时360度全景观看现场直播,还可以近距离多角度观看自己喜欢的明星,而不必受空间视域的限制。5G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解决VR直播中的带宽、清晰度、舒适度等问题,再加上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新技术,民众使用网络直播的体验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种不一样的直播体验,将延伸直播平台的产业链条,带来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点。

3.融合创新,跨界合作更密切。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全民直播的无限可能,使直播成为一种品牌塑造及营销推广的手段。“直播+”增加的不仅是各个垂直领域的内容,还有不同领域、界别的场景塑造,使民众可以身临其境,扩展体验范围。“直播+”的优势在于更贴近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全新的感官刺激、知名主播的推荐,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减少中间环节,将平台粉丝直接转化为潜在用户,使品牌营销形成良性发展态势。同时,通过平台用户带来的巨大流量也为主播提高曝光度,形成明星效应,相较于传统媒介的线性传播更具优势。“直播+明星+品牌”形成循环,借助明星增加曝光率,借助平台直切产品放大品牌价值,短时间内形成的品牌效应又提高了平台价值。循环往复、逐渐形成闭环,跨界合作将成为直播领域新形态。通过“直播+”的形式,网络直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逐步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这将进一步丰富网络直播的内容创作,释放新的活力,为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2]艾媒咨询.2016中国在线直播/网红行业专题研究报告[EB/OL].[2016-07-21](2020-04-22).https://www.sohu.com/ a/106835541_334205.

[3]张旻.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记者,2016(05).

[4]贺子宸.网络直播的困境分析及建议[J].传媒论坛,2019(12).

猜你喜欢

网络直播规制趋势
趋势
中国社会组织自我规制的原因浅析
新常态经济规制及其制约机制完善
浅析我国行政规制的法制完善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法治环境下规制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