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调解节目生存和发展之本

2020-12-07何云红

传媒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栏目组调解员编导

何云红

人民调解被誉为“东方之花”,是我国人民独创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201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让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基层稳定,是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使命。在全国应运而生的众多调解节目中,创办于2011年4月的CCTV12《小区大事》也是其中一员,栏目每年以入户调解的方式制作节目30多期,如今已制作300多期调解类节目。在创作的道路上,经过不断探索,“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最终成为我们创作中坚守的基本原则,有了这一份坚守,节目创作越来越顺畅,也得到了受众和业界的认可。

正心诚意是电视调解节目生存之本

调解节目的报道对象是人与人在碰撞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革发生在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在快速迭代,矛盾纠纷千奇百怪。而处在矛盾漩涡中的当事人也往往被情绪所左右,不择言语、行为失范、释放情绪的同时也释放了很多负能量。因而,调解节目很容易陷入用“奇”吊观众的胃口,用“烈”博受众眼球,暴露当事人隐私的低俗媚俗的境地。调解节目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必须诚心正意做节目,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

要牢牢守住传播正能量的初心。《小区大事》在调解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栏目组深知,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体,是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履行社会责任是媒体获得社会支持的前提,是提升媒体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责任意识,传播公序良俗、追求绿色收视率才能使节目保有生命力。

为此,十年来,栏目组在全体编导中反复强调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媒体的职责应当是发现、挖掘、传播、放大正能量,遏制、限制、缩小、消减负能量的扩散。选择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上电视,要符合宣传的尺度和标准;要符合人们的正常审美,要解决当下社会中普遍性的问题而不是极端的个案性的问题,不能猎奇猎艳。

选题确定之后,剪辑也要谨慎把握。怎样选取素材,选取什么样的素也决定着节目的格调和走向。媒体是个放大器,在没有媒体介入的状态下,个人行为不论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它的作用和影响都是有限可控的,基本只對其身边直接接触的人群发生作用。而走进屏幕,其作用范围就数万倍地扩大了,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不恰当的细节展示都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栏目组没有姑息迁就,而是讲明道理,对血腥的、暴力的、对当事人形象有负面影响的素材不予使用。

要有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的诚意。据司法部2018年4月统计,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76.6万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65.7万个,人民调解员366.9万人。每年,通过人民调解化解的矛盾纠纷达900万件。人民群众对调解的需求十分旺盛,人民调解工作卓有成效,是电视调节目丰厚的资源库。

然而,现实中,电视调解节目大多存着严重的选题困难,不少当事人不愿意家丑外扬,害怕受到媒体的左右。特别是记录调解员在田间地头、房前院坝调解的入户调解模式,节目主要由当地调解员与节目编导共同完成,面对远道而来的陌生编导,当事人往往缺乏安全感,避之唯恐不及。

怎样解决选题困境呢?栏目组的原则是,电视调解涉及家庭隐私,必须坚持当事人知情同意原则,不给当事人造成困扰。对于双方都不同意的,栏目组选择尊重不再打扰,把选题重点放在那些当事人犹犹豫豫的案例或者一方当事人主动联系媒体强烈希望媒体介入调解的案例上,坚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以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的精神,去争取双方甚至多方的信任。如天津市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妇女,认为丈夫嫌弃自己,起诉到天津津南区人民法院要求离婚。因为丈夫已经多日没有回家,她也希望借助媒体力量早日找到丈夫商谈,进行诉前调解。我们的编导去了以后,与法官一起在车上等了男方3个多小时,第一时间在工厂大门拦截到了男方。经过仔细了解,其实,男方只是住在工友家,并没有外遇。家里也不存在经济困难,因为女方是工伤,有一笔数额不小的赔偿金,每月还有9000多元的护理费。男方的不满主要来自女方让她的父母来照顾,岳父岳母不仅护理上不专业,还每月收取不菲的护理费,并把护理费寄回老家给自己的儿子。两位老人还捡拾垃圾并存放于家中,使得家里极不卫生。但女方在自己的父母与丈夫之间更愿意相信血脉亲情,选择父母,情愿带着2个孩子搬出去住也要离婚。栏目组的编导和法官拿出纸、笔,与她一点一点分析离婚的利与弊,哪怕只有1%的优势,也希望她维持婚姻。为了这一个案子,编导在天津待了10多天,与法官一起做妻子、丈夫、岳父岳母三方面的工作。最终,他们夫妻和好,岳父岳母搬出去居住,妻子白天由专业护理人员照顾,丈夫在家时由丈夫护理,丈夫倒班不在家的时间由岳父岳母照顾。一个涉及三方的非常复杂的矛盾得到妥善化解,后来,夫妻俩生活愉快,还给栏目组送来了锦旗。

服务精神不仅仅解决了选题问题,还因为编导与当事人相处中的情感连接,产生了同理心,能够自觉维护当事人形象,让案例在呈现时,有客观、公正的视角,少了不当的细节,平衡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和传播要求,为节目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到情理法爱的有机结合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涉及人的问题更为复杂。现代社会,社会调整由以往更多依赖道德调整向依赖法律调整转变,调解必须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但调解又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非诉讼解决方式,兼顾情理是其重要的特征。因而,还原事实真相,理清矛盾发生发展的脉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束之以法、激发人们心中的爱,才能达到电视调解节目“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职责使命。而注重问题研究,准确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把握住当事人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用当事人能够理解和接受道理进行劝说,才能做到情理法爱的有机结合。

用专业知识确保调解的正确方向。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种观念的碰撞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剧烈,人们生活背景的不同、利益诉求的不同、阅读理解的不同、朋友圈层的不同,都会导致对同一事物认知的不同。《小区大事》一贯坚持:调解涉及原则性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和稀泥”,必须要有准确的法则和方向。在“情理”和“法理”之间,节目的首要原则是依法调解,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兼顾情理;在公序良俗与个性表达之间,选择尊重公序良俗,符合大众审美;在认知判断上,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如节目组多次遇到家人赌博的案例。对赌博者应该原谅吗?赌博的人能够在家人的感化下戒赌吗?专家指出:一般性赌博和赌博上瘾应该区别对待,有赌瘾的人往往家族中还有同样的人存在,赌瘾是一种病理现象,仅仅依靠家人的劝导是不能戒除的。掌握了这一知识,面对有明确赌瘾的当事人,栏目组就不再简单地劝说家人继续接纳他,而是支持家人与他分开,或监督他进行必要的治疗。

用专业知识增加辩法析理的密度,更好地平衡故事叙述与矛盾调解之间的度。辩法析理是调解节目的核心,是充分发挥节目的知识服务和教育功能的手段。怎样做好辩法析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调解团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事前要做大量的功课。一些节目调解环节弱,不是不愿做,而是能力达不到,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全国电视调解节目从创办之初,就呈现出泾渭分明的两种模式:一种是演播室专家团队调解;一种是基层调解员入户调解。演播室模式集中了当地最有权威和最有专业能力的人员组成调解团队,力量强大,专业性强,思想交锋有力度,在辩法析理上很有优势和竞争力。入户调解模式跟随基层调解员走村入户,服务群众更加直接。然而,与演播室调解模式相比,入户调解模式现场所能依靠的力量有限,而编导的特长大多在于讲故事,抓情感,使得不少入户调解节目偏重于故事叙述,辩法析理这一关键环节相对不足,消弱了调解节目的核心功能。

《小区大事》采用的是入户调解模式,栏目组在创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流程,一步一步强化节目的辩法析理功能。

栏目组从2013年起,搭建了由律师、心理专家,社会学者组成的专家团队,从选题、剪辑、节目总结全流程跟进指导,为前方调解员和编导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相关知识支持。每期节目,都有专业的律师解读法律法规,一些涉及心理疏导的案子,我们还会让心理专家直接介入节目中,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对当事人的情绪进行疏导。让受众不仅看热闹,也能看门道。

2017年在《婆婆请你接纳我》这期節目中,福建丽水市青田县30岁女性丹丹向栏目组发来求助,她是药店售货员,外来媳妇,结婚8年来,与公婆相处一直不好。2015年暑期,公公婆婆给她和丈夫单独租了一套房子,让他们夫妻俩带着孩子搬出去住。她想不通,自己老公是独子,公婆又有大房子,为什么要把他们赶出来?她感到公婆看不起自己,不接纳自己,为此心情烦躁,抑制不住对丈夫发怒、生气,与丈夫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在调解中,心理专家让她画人书屋图并解析,做了SCL-90量表测试,又带她进行了放空飞行等。

调解团队把了解到和测试后丹丹的情况告诉婆婆,如人树屋呈现出来的是:首先,该图屋子没有门,只有窗户,只有一级台阶,说明丹丹与人正面沟通交流的愿望不强;其次,丹丹画自己的时候,画了一个小女孩,画得非常非常拘谨,两个胳膊非常紧地贴着身体,没有任何缝隙,两只脚画得非常大,反映出丹丹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并极度的缺乏安全感;最后,人与屋子和树的距离较远,反映了丹丹心中的家庭与现实有些距离。

这期节目用了大量的心理咨询方案,用一个个的技术手段推进调解过程,特殊行为特别事件特定测验的结论和解读报告,让婆媳彼此了解了对方,也让很多观众真正理解了婆婆和媳妇各自的不容易,在节目剪辑中,不少技术员纷纷前来观看,看后流下了眼泪。节目播出后也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对调解工作的重视,很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都形成了由一名调解员、一名法务人员、一名社会工作者组成的“三人组合”调解模式,增强了调解力量,给入户调解节目说理说法讲情讲爱增加了砝码。

用专业知识支撑,大胆拓展节目选题。《人民调解法》颁布10年来,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机制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员队伍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迈进。除了家事调解,人民调解还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成立了各种各样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有医疗纠纷、道路交通纠纷、土地纠纷、外事纠纷、物业纠纷、商业纠纷等。

以前,各电视调解栏目对专业性行业性的案例做得少,既有相关方面配合的问题,也有专业性太强,编导们不敢触碰的因素。《小区大事》近些年尝试着做了一些,发现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知识点,弄清楚其中的原理要素,充分展现调解人员为民服务的精神,专业性行业性的调解不仅可以做到情理法爱的有机结合,还能够打开受众的视野,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是一座可以充分开掘的富矿。

《小区大事》做了多期医患纠纷的节目,病因病理病程需要专家详细介绍;病患与医生认知差异在哪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怎样协调?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一环扣一环,知识解答本身就是节目很好的推进力。关怀患者,理解医生的努力与付出,也使节目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精神。播出后,收视率和社会反响都非常好。

道路纠纷调解也有很多门道,受伤或者死亡,不同责任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保险都有不同的赔偿标准。怎样与保险公司沟通?怎样快速得到救治?怎样获得谅解?用心挖掘,把专业做到位,也是很好的节目。

人民调解工作在我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电视调解节目只要坚持守正创新,跟上国家调解工作的发展进程,在题材、视角和观念上推陈出新,就一定能够留住观众对它的喜爱。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小区大事》栏目制片人

猜你喜欢

栏目组调解员编导
走进黑暗
拯救大山里的水蜜桃
编导:贩卖热情的人
关于艺术编导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黄磊化身金牌“调解员”
也谈班主任的魅力
“小喇叭”栏目组儿童广播剧团概况简述
家有“调解员”
看谁胆子大
浅谈电视编导能力与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