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

2020-12-07窦飞月李芳云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话语体系群众工作

窦飞月 李芳云

摘要: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话语主体。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存在话语生成理论基础欠缺、话语表达方式生硬以及话语宣传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体系培训,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理论机制;加强话语能力锻炼,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表达机制;创新话语表达体系,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宣传机制等方式,建构更加完善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话语主体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6-080-0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1]农村基层党组织属于行政的终端组织,建构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对强化党群沟通、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有重要意义。话语主体作为话语体系中重要的子系统,明确其内涵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话语主体的提升路径,有利于推进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建构,强化党的执政基础。

一、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主体界定

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绝非是由零散的群众工作话语拼凑成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使之组合成完整系统的话语体系。话语主体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前提,要想切实推进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就要对话语主体进行界定,明确话语主体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话语主体的内涵分析

话语主体是话语权的拥有者,分析话语主体的内涵实际上是为了明确“谁来说”的问题。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实质上是党在农村开展群众工作所涉及话语的集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群众工作的组织者,在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中扮演话语主体的角色。《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乡镇党的委员会(简称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2]由此可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村级党组织和镇级党组织的成员。这两部分党员干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成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中占据话语主体地位。

(二)话语主体的特征分析

1.话语主体具有联系群众的中介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民认识和了解党的前沿‘窗口,是党的形象在农民心目中的直接体现。”[3]农村是群众汇聚的主要场地之一,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具有联系群众的便利条件,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重要战斗堡垒,也是党中央向农村群众传递相关方针、政策的中转站。同时,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是联结党中央和农村群众的话语桥梁。

2.话语主体肩负责任的重大性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既是开展各项农村工作的“领头羊”,更是通过架构话语体系来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责任人。群众工作话语是对待群众的态度的直接显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能否对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做出正确的话语阐释将直接关系到群众工作的落实,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实效。而且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话语也是影响到基层党群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话语主体具有工作的引领性

话语内容虽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但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话语主体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理解来阐述客观存在,而且话语主体的差异也会导致话语内容的变动。在新时代涌现出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语言是党和群众直接沟通的工具,同时还是各级党员干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话语主体,在建构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就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加工后的产品,蕴含着自身思想观念或情感,能够对广大农村群众起到引领作用。

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话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语言的背后是情感、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4](P146)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建构实质上是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情感、行为等综合条件的考验。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还存在话语生成的理论基础欠缺、话语表达方式生硬以及话语宣传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着农村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建构。

(一)话语生成的理论基础欠缺

相较于其他话语,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不仅有传授理论知识的任务,还担负着宣传动员群众的使命,属于兼具实践性和情感性的活动。在建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自身知识素养水平起到关键作用,是讲好群众语言的基石。目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群众工作话语的生成。

1.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的“知识含量”不高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身知识素养有限,不仅会影响其对党的路线方针以及相应政策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他们进行话语转化的能力。以湘西某村为例,该村83%的党员干部均为小学、初中文化层次,高中学历占17%,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大学文化程度的几乎为零。[5]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不高,致使群众工作话语中缺乏科学性、文化性。

2.话语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含量”有待提高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应该只是做一个起码的够格的党员,而应该按照党章的规定力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6]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话语不仅有落实农村工作安排的作用,同时还肩负着教育群众、用先进理论来武装农村群众的责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程度不足,致使群众工作话语在生成过程中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其一,在群眾工作话语中没有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导致群众工作话语空洞。其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匮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转化能力不足,致使群众工作话语不能够打动群众。

(二)话语表述方式过于生硬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话语主体的角色认知不足,使得平等的话语角色关系发生变化,在话语表达中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出现话语表达生硬甚至脱离群众。

1.权势话语色彩浓厚,多采用指令性的话语

其一,采用“一言堂”的话语形式。面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取得众多成就,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单纯将获得成绩归功于自身而忽视群众的重要作用,在话语交流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这一单向度的交流模式,错误地理解自身与群众的地位,颠倒了服务与被服务者的角色,由“人民公仆”的服务角色转换为“上位者”的领导角色,割裂自己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不仅不愿与群众接触,而且在群众工作过程中独断专行,秉持“家长式”的话语风格。其二,重行政而忽视群众,采用“打太极”的话语方式。在农村群众提出问题时,部分基层党员干部采用“踢皮球”的策略,推诿责任使得群众投诉无门,而且在处理过程中还存在态度恶劣、语气不好的问题,办事往往采用“拖”字诀。

2.话语表述存在“官僚作风”,群众工作话语缺乏真情实感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话语的问题曾提出:“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4](P146)语言是党组织与群众交流的媒介,党员干部自持身份不愿意与群众交流,在开展群众工作时缺乏感情,在群众工作话语的表达过程中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甘肃的“拆达公路”被投诉后,相关工作人员在后期整改中仅是敷衍了事,副处长杨爱明对此则提出:“这个事已经画上句号了,人家说整改好了,我又没空上去看去。”[7]这种“神回复”的话语表述也暴露出部分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情感缺位、话语冷漠的问题。

3.话语表述形式单一,话语效果有待提高

其一,采用平铺直叙的话语形式,导致“好话传不开”。由于群众工作话语表述过于生硬,致使农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话语表述缺乏兴趣,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安排响应力度并不高,致使农村的政策方针得不到认同,工作效果不高,造成“说话没人听”后果。其二,话语表达不够精准,容易引发“坏话传千里”的问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肩负落实上级组织工作计划和协调农村群众需求的双重责任,但话语表达还存在“笼统”“含糊其辞”等问题,致使话语容易遭到质疑,降低农村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度。

(三)话语宣传能力有待提升

1.讲“官话”“套话”,群众工作话语成为主体谋求利益的附属品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需求直线增长,城市后备用地不足,就需要依靠农村集体的建设用地来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农民群众自身的土地流转以及宅基地的转让等行为拥有较大的话语权,部分党员干部就在群众工作中利用“官话”“套话”来迷惑农村群众,造成了先征地后补偿、拖欠克扣补偿金的行为。河南省淅川县的村支书李华刚在2012至2016年四年时间里,假借村民的名义骗取土地补偿款,利用账目混乱的情况总计贪污土地补偿款61.95万元。[8]与此同时,党员领导干部甚至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来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利用金钱等手段拉拢具有话语权的党员干部,低价获得土地,致使村民的正当权利受到更大的损害。总之,在“官话”“套话”等形式掩盖下的土地腐败,使得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建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时以群众为中心的话语立场发生转变,影响力大大削减。

2.讲脱离现实的话,群众工作话语与农村发展情况不符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成员在与群众沟通交流中往往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在群众工作话语中一味强调当地的GDP增长,以經济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发展的指标,对事关当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卫生问题、医疗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等关注程度不够,无视农村群众的现实生活条件。个别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痴迷于绘蓝图、定计划,营造美好的话语目标来诱惑农村群众,一味地鼓动农村群众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最终导致了大批“面子工程”的出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甘肃省榆中县不将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反而花费6 200万元建仿古城门。[10]最终使得前期制定的蓝图规划成为“空头支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话语最终成为“空喊口号”。

3.讲照本宣科的话,群众工作话语完全照搬文件要求

政治性话语转化的能力不足,这也是群众语言运用不到位的一种突出表现。其一,受“教条主义思想”影响,成为党中央路线、方针与政策的机械传达者。既担心自己会错误理解党的思想使得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受损,同时害怕由于错误传达党的思想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于是秉持“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思想观念,认为“本本”无错,在与农村群众的交流过程中完全照搬党中央的政策、文件中的话语,采用“念稿子”的话语方式。其二,在与农村群众交流中采取故作高深的话语。面对农村群众的各种疑惑与问题,不能够运用群众语言来为群众解疑答惑,而是采用学术性话语来回答,借用“文山会海”来回避问题,对书本上的一些理论展开高谈阔论,大谈特谈。

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话语提升路径

针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建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的话语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体系培训,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理论机制;加强话语能力锻炼,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表达机制;创新话语表达体系,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宣传机制等方式,打造密切联系群众的话语主体,建构更加完善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

(一)加强知识体系培训,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理论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10]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优良作风,要想建设完善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与群众交流说话“像话”,就要进一步培育话语主体善于学习的习惯,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涵养,为群众工作话语奠定理论基石。

1.拓宽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渠道,以文化知识涵养群众工作话语

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增强群众工作话语的知识含量。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将会影响他们能否向群众传输先进的文化知识,能否实现官方话语的转变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当前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主要依靠党校(行政学院)来开展,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覆盖面相对不足,要积极加大培训的力度。可以采用送课下基层的形式,有关部门与专家学者们合力组成一支精英知识队伍,深入农村开展农业相关专题讲座,针对农村的热点问题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展开精细化的培训。同时,还可以结合本地的人才库,选拔精通专业知识、善于教学的人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定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教学,提升话语主体的文化基础。

2.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提升群众工作话语的科学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1]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也是生成群众工作话语的理论基石。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宣讲工作,采用深入浅出的培训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致使群众工作话语有深厚的理论基石。一方面,要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渠道,促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多媒体、网络等学习工具运用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培训之中,利用现代化网络增添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实效。另一方面,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超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解范围,将深奥的学术性文本转变成大众化文本,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理论的理解。还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村实际群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起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为群众工作话语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

(二)加强话语能力锻炼,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表达机制

新时代建构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还要加强话语能力锻炼,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使用群众话语的能力,以提高农村群众的话语认同度。

1.培育话语沟通的理念,建立健全党群之间的话语交流机制

其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打破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模式,构建双向型话语交流模式。转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沟通理念,明确自身话语主体的角色定位,形成以为群众服务为核心的话语交流模式。其二,探究科学有效的话语交流形式。新加坡制定议员定期回访选民的制度,采用“家访”“参加集会”等方式取得良好的沟通成效,我们也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与群众沟通的经验,进一步丰富话语交流途径。其三,要打破农村党群沟通的“僵局”。培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与农村群众交流的习惯,调动话语沟通积极性,避免因职业倦怠而导致“有话不想说”的问题。同时,不断细化党群沟通的规则,以法律法规等书面的形式来明确农村党员干部在党群沟通中的职责。

2.消除官僚作风,建构富含真情实感的群众工作话语体系

要正确认识群众工作话语的重要意义,摒除“官僚主义”的话语作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人员,群众工作话语是拉近与广大农村群众关系、开展现实工作的有效途径。打破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官僚主义”作风,纠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将“官话”“套话”当做“万金油”的错误思想。同时,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内营造乐于同农村群众“交心”的话语氛围,倡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以话语来缩短与农村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工作实效。在与农村群众的交流过程中,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在群众话语中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感悟,在群众工作话语中融入真情实感,讲“真情话”。

3.提升话语形式,增强农村群众对话语的认同度

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话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加群众工作话语的形式。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与群众沟通,可以利用歌曲、绘画等多样化载体,提升群众工作话语的感染力。广西在基层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就充分利用“山歌”这一话语形式,使群众既听得懂又喜欢听。同時,也要确保话语形式与话语内容的统一性,提高群众工作话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表达出话语主体的具体要求,让农村群众明确政策方针的重要性,提高对话语的响应力度。还可以建立话语的监督机制,利用党内外共同监督的方式,防止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话语遭到曲解,做好话语落实的监督工作。

(三)创新话语转达体系,建立群众工作话语的宣传机制

话语理念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得以发声的先导,建构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就要明确话语前提以及话语准则,建立健全群众工作话语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始终站在农村群众的话语立场上。

1.站稳话语立场,以维护农村群众的利益为话语宣传的出发点

毛泽东曾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2]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利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明确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话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一,建构公共话语,实现农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协商民主来形成公共话语,既要了解广大农村群众的真实需求、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还要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其二,提高话语的透明度。做好农村财政工作,聘用专业人员对账目进行统计,避免暗箱操作等行为,防止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利用手中话语权来获取不当利益,始终坚守以群众为中心的话语立场。

2.提升群众语言运用能力,以通俗易懂原则作为话语宣传重要前提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与农村群众交流沟通中占据天然的有利条件,要想切实使农村群众了解党的各项工作安排,通俗易懂的群众工作话语是关键。其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群众话语,促使群众工作话语实现“本土化”。要了解本村的文化渊源、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在跟村民交流时,融入本土元素,能提高交流的效果,让老百姓在感情上接受自己。[1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时,要将文件话语转化为本土化群众语言,还要将政策理论、最新要求与本地区的发展相结合来与群众进行沟通。其二,群众工作话语还要简洁明了,精确地表达相应的意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话语,既朗朗上口又深入人心,寥寥数语就表明了党对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的高度关注。建构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学习总书记的话语风格,结合农村群众的实际理论水平,善于提炼概括,既要让农村群众听得懂,还能入心入脑。

3.建立讲“实话”考核机制,以实事求是为话语宣传重要准则

将群众话语的运用能力纳入到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考核标准之中,促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一步掌握群众工作话语的建构准则。其一,讲求实事求是,即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要做到真实可信。在与农村群众的交流过程中要根据事实情况说话,不说任何的空话,吃透现实问题情况,讲话既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又要含有真实内容,杜绝群众工作话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其二,要讲求话语效果,即群众工作话语要讲求实效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说的话,还是针对群众问题作出的保证,都要切实履行。只有言出必行,才能赢得广大农村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与群众交流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既要精准把握党中央最新指示,同时还要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以及基本需求,做到“对症下药”,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话语更加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52.

[2]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6-17.

[3] 陈宇宙.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功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J].长白学刊,2012(02).

[4]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 宗高峰,韩 强.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02).

[6]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7] 王素改.领导干部运用群众语言化解矛盾之方[J].领导科学.2018(09).

[8] 马子耀.基于土地市场视角的土地腐败治理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7:31.

[9] 少造景多造福不給“面子工程”留面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12-06.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5.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12]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13] 周贤山.大学生村官做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01).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话语体系群众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互联网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