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米票品析

2020-12-07刘小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红色文化

【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军队人员出差执行任务就地供应粮食问题,中央苏区发行了一套米票,此套米票数量不多,现已是革命文物中的稀世珍宝。它的发行对当时根据地在革命斗争、经济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以后粮票的发行、使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就米票的面额与版式,发行背景、作用、价值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中央苏区;米票;武平县博物馆;文化博物;红色文化;革命文物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维埃区域,简称中央苏区,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1]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大时辖有瑞金、会昌、寻邬(今寻乌)、安远、信丰、雩都(今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等21个县,人口约250万。[1]在这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了一套米票,此套米票蕴含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它的发行对于研究革命根据地的的战争史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米票的面额与版式、发行背景、作用、价值作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赏析。

一、米票面额与版式

此套米票发行时间为1934年3月,一共发行了八两、九两、拾两、十一两、一斤、一斤二两、壹斤四两、一斤六兩、五斤十两、六斤四两共十种(老秤,16两为一斤)面额的米票。

这些米票质地为土纸,纸面微黄,形状样式和大小规格不一:其中,十一两和一斤六两为正方形版式,其余八两、九两、拾两、一斤、一斤二两、壹斤四两、五斤十两、六斤四两这八种面额的为长方形版式。如,正方形样式一斤六两米票,边长为11.3厘米(见图1),长方形样式壹斤四两米票,票证长为13.7厘米,宽为10厘米(见图2),长方形样式八两米票,票证长为13.9厘米,宽为10.2厘米(见图3)。

二、米票发行背景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2]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领导苏区军民深入土地革命,开展苏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反腐倡廉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了具体经济政策、经济措施,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苏区军民物资严重短缺,食盐、布匹、西药、棉花等日常必需品十分紧缺,苏区的军民生活愈来愈艰难,迫切需要加强经济建设。为此,在这种情况下,1933年8月,毛泽东组织召开了中央苏区南部17县经济建设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重要报告。[3]毛泽东在报告中阐述了关于苏维埃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根据地党和政府应该怎样去领导经济建设。1934年1月24日和25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毛泽东在政府报告中着重阐述了革命根据地应该怎样去组织经济建设,并提出经济建设应将发展农业放在第一的思想。因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大都在农村,偏僻又落后,居民以农民为主,实际上苏区的经济是农业经济。这次大会通过的《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重申了苏维埃的某些经济政策。[4]临时中央政府出台的这些经济建设理论和政策指导引领着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粮食生产得到的较好的发展,苏区军民生活得到改善,为米票的发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在二苏大期间,为使苏区粮食工作有更大发展,增设了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负责苏区粮食的统筹工作,包括粮食的征收工作以及粮食的保管和分配工作,把原来设立的粮食调剂局和粮食合作社归为中央粮食部,粮食部长陈谭秋,在陈谭秋的带领下苏区的粮食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陈谭秋(1896—1943),字云先,湖北黄冈人,1920年和董必武等人创建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参加党的一大,1933年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粮食人民委员。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在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封锁和军事“围剿”的极其困难条件下,他为保证中央苏区和红军的粮食供应做出了极大贡献。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步步逼进,苏区的范围越来越小,根据地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粮食问题严重。各地之间粮食出产不平衡,粮食差价比较大。据1933年5月10日《斗争》报统计,长汀县稻谷每担18.2元,而万太县、公略县仅为6.6元。这种剪刀差虽然通过建立苏区粮食调剂局进行调剂平衡,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5]为了支持战争,解决军政人员出差执行任务就地供应粮食问题,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印制了这十种面额的米票,由此开创了中国粮票的先河。

三、米票发行的作用

在临时中央政府领导下,米票的发行极大地方便了政府机关革命团体、工作人员及红色战士的出差和巡视工作,对根据地在革命战争、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极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部队的粮食供给得到有力保障

苏区时期,生产生活各方面条件极其困难,米票的发行流通,解决了流动部队和党政军人员的粮食问题,持米票人员可以吃饭、领米、兑谷、兑钱;解决了各地方因粮食产出不平衡而产生的粮食差价问题,如甲地粮食便宜,乙地粮食贵,从甲地到乙地出差就容易造成伙食标准不足,而米票的发行使用,以米谷的数量规定确保出巡人员的伙食标准,避免了各地之间因粮食价格不一造成伙食标准不足的问题。同时,有效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第五次反“围剿”时期部队的粮食供给得到有力保障。

(二)推动了苏区的节省运动

苏区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革命战争”的号召已成为苏区军民的自觉行动。米票发行后,苏区军民进一步认识到节省的重要性,如,此套米票启用时间是1934年3月1日,3月18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规定:前方部队和警备区人员以及红军学校学生、各省军区作战部队、兵站运输员、补充师人员、每人每天大米1斤6两(16两制,下同);红军新编师、红军学校工作人员及后方卫戍部队,每人每天大米1斤4两;其余人员每人每天大米1斤2两。[6]而这些米票在3月1日前就已经印刷好,为了执行命令,减少印刷成本,采用了加盖章、改面值的办法,降低出差人员的粮食标准,于是就有了三种加盖章、改值版的米票,即九两票米票作八两米票用,此票右上方盖有“作捌两用”字样;一斤二两票作一斤用,此票右上方盖有“作一斤用”字样;五斤十两票作五斤用,右上方盖有“作五斤用”字样。为节省粮食支援红军,党政群各机关后方工作人员主动提出:每人每天节约2两米,有的甚至节约更多。此外,苏维埃政府还发出了节省运动的各种号召和一些具体办法,当时的广大苏区群众自愿加入节省运动,配合政府,节衣缩食,把节省的粮食捐给政府,支援红军,保证了前方部队的粮食供给。通过节省运动的开展,苏区军民深知粮食来之不易,更加愛惜和节约粮食,这已成为苏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因此,米票见证了苏维埃的节省运动,也推动了苏维埃的节省运动。

(三)建立了良好的粮食供应和流通渠道

米票的第三条说明清楚地解释了米票使用方法,持米票可以兑换米或谷子或者领取现款,兑换谷子的标准是六十八斤米兑一百斤谷。可见,苏区时期发行的这套米票,在使用过程中是比较灵活的,既米票又可当作货币使用,且在苏区内政府机关、部队、工农民众中可以自由流通,吃饭、领米、兑谷、兑钱都可以,如出差人员到达目的地后持米票可以解决伙食问题,政府、部队或是群众家里接待了出差人员,收到了米票之后可以到当地粮食调剂局合作社自由兑换,兑取同等价值的米、谷或钱,方便了政府、部队,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因此,米票的发行,有效促进了苏区军民之间的粮食流通,同时也加深了苏区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此外,此套米票为以后的军用粮票的管理提供了经验。粮食票证的这种制度在后来运用得更加灵活,种类多而且细,如“玉米票”“面粉票”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级政府印制的粮票,实际上都是“米票”,创作模式一样,基本包含了米票的五个基本要素,即冠名、数额、使用说明、盖章、编号等。

四、米票的价值

米票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特定产物,蕴含着多种价值所在,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文化价值。米票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军民一种坚定的文化信念,那就是中国革命必胜。它的发行、使用、流传,传播着一种艰苦奋斗、英勇不屈、舍生忘死的文化,是这种信念文化激励一批又一批的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二是社会价值。米票作为一种革命文物,凝聚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艰难历程。抚今追昔,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三是历史价值。米票的发行反映了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它是中国粮票中发行最早的票证,在中国粮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以后粮票的发行、使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如,米票中包含的五大要素,即冠名、数额、使用说明、盖章、编号为以后的粮票发行创造了基本模式。四是收藏价值。米票是不可再生资源,能够留存至今天的每一张都是稀世珍宝,因为本身发行数量不多,加上纸质的东西不易保存,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大多是苏区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塞到墙缝或其他隐蔽处藏起来的。因此,米票不仅“物以稀为贵”,而且它是特殊年代留下具有史料研究和收藏价值的物证。

五、结语

此套米票流通时间不长,仅为半年,流通区域不大,只在中央苏区,但它为中央苏区的经济发展、巩固苏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它见证了苏区军民的鱼水情深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相。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com/doc/6310054-6523642.html.

[2]雷玲.浅析中央苏区发行米票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J].四川文物,2001(2).

[3]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62.

[4]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69.

[5]洪荣昌.红色粮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8:48.

[6]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92.

作者简介:刘小华(1978-),女,汉族,福建龙岩,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传播春天信息的好特稿
倾尽全力抓好振兴发展广东原中央苏区的大事
正视差距 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