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

2020-12-07包格乐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

【摘要】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要实事求是地以本国国情为根基,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和谐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八个坚持”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各自的出发点、侧重点、地位和作用。民族地区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探讨高校层面的培育路径,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规定。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个坚持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财经学院2019-202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项目编号:19XKS003)阶段性研究成果;广西财经学院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思政选修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之所以形成如今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离不开道路走向的正确选择,离不开各民族群众共同的努力以及各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道路指引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前进方向。针对我国开展民族工作遇到的新情况,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问题最关键是要解决少数民族人民问题,这试图为当前新形势下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一种思路。解决民族问题首先就是要平等客观地看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其次,把握问题的根本是解决少数民族人民问题,最后集中力量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即民族发展问题。

作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一系列重要举措增强了各民族同胞的凝聚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交错杂居,共同为建设繁荣、开放、和谐、美丽的壮美广西而努力拼搏。正是在这样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中,广大人民群众呈现出更包容的心态,在危难险重面前,更能凝聚起来,以爱国主义为旗帜,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现阶段则主要围绕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核心。无论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党和国家的层面,还是高校层面出发,意识形态工作不容忽视,它关系到执政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正是因为高校为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持续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教育是十分迫切的。

一、深入理解“八个坚持”之间的内在逻辑

“八个坚持”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指引,从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层面为开展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方向、思路和要求。“八个坚持”是具体操作层面的基本遵循,整体是根本指南,八个部分在整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体现,整体处于主导的地位,部分处于从属的地位,部分对整体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整体和部分在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制约、协调统一发展。“八个坚持”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各自的出发点、侧重点、地位和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处于思想统领地位,是其他各部分的基本参照以及领导核心,决定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发展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重要内容,引领其他各部分的发展和完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处于政治主导地位,在内涵方面与其他部分是相通的,同时,其他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处于基础地位,是其他部分实现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根本目标;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处于首要地位,是其他各部分价值理念的核心,也是基本遵循;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其他方面基本要求下的具体实践,为确保各民族一律平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在制度层面提供坚实的后盾支撑;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处于主体地位,是其他部分实践过程中需紧紧围绕和把握的工作方向和重要遵循;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处于支撑地位,为其他各部分注入了灵魂,在思想和精神核心层面将各部分凝聚和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坚持依法治国处于总体协调地位,贯穿于其他部分的方方面面,是各部分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重要的法律保障。

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遵循。我國各族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各族人民要从国家、民族、文化、党的领导和道路选择五个方面增强认同感,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族人民,使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中,加强文化认同对巩固各民族团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认同越强烈越发有意义,越从最深层次影响着各族人民群众的“五个认同”。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增强文化认同,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对新形势下民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准确把握。

二、何为“中华民族”及“共同体”

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做出新补充:民族在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族群”由台湾学者翻译传入大陆后,关于“民族”与“族群”识别问题、指代是否相同等问题引发热议。例如,学者穆罕默德·哈达德认为,“族群”是因文化、血统而形成的群体,具有可辨认性、权力(权利)差别及群体感知三个特点。尽管不同学者对“族群”释义的侧重点不同,但普遍认为,“族群”是基于文化传统和血缘而形成的共同体。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族群”实为“民族”,两者使用过程中可以概念互换;也有学者认为,“族群”是对“民族”内涵的补充研究。笔者认为,我国识别的“民族”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并且依据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两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丹珠昂奔在《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一文中提及“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中华”一词一般认为出现于魏晋时期,取“中国”与“华夏”各一字,复合而成。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汉人的族称使用各有不同,华人、夏人、中国人、汉人、中华等都曾使用。学界普遍认为,梁启超始将“中华”与“民族”连用。“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从最初仅指代“汉族”,后来所说的“中华民族”就是中华各民族,即现在的56个民族。[2]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民族复合体,而不是民族实体。

何为“共同体”,学界大致认为,法国思想家卢梭最早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卢梭认为,人们一旦形成了社会契约,每个人就要遵照契约把他们的权利转让出来,给由人民联合而成的集体(政治共同体)管理,个人意志要服从集体意志,人民是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共同体”形成的原因、自身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成的目标或者达成的共识、影响其作用发挥的因素等很多关联的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共同体”的逻辑内涵实质上为“利益共同体”,结成共同体的行为一般由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所驱动。

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每个生活在中国的公民自觉地意识到大家都是中国人的这种思想和观念,意识到56个民族是一家,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本民族的一员,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同时,各民族人民不能忽视其他55个兄弟民族的利益而只考虑本民族的利益,更不能为了本民族的利益而损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从意识层面来讲,意识是指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思维主体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有效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对待同样的客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客体的主观认识,并且,客体也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这也就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逐渐接近真理的,不断全面、深入地认识。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即从根本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认同国家。维护本民族利益的同时,维护好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即是国家利益。

我国的56个民族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非凡贡献,共同缔造了我们的祖国。中华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今后的奋斗历程中,只有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团结一家亲。我国的基本国情是,长期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塑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多元是指多个民族下的多种民族语言、多种民族文化和多种民族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內容,一体则是指同一个国家、同一种制度、同一个理想目标和共同的任务等。鉴于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强调和侧重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不仅仅是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或者说是文化共同体。各民族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密切相连,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人民只有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使得各民族人民从根本上形成文化认同。

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文化认同是最为深层次的力量,具有更为深远的内涵,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巨大,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促进我国56个民族大团结,从根本上需要做的是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而且需要持续长久地开展。笔者认为,认同本民族文化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文化之间并不存在冲突,而是实现美美与共、包容并蓄的和谐。由于受到历史条件以及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程度并不均衡,部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少数民族群体与非少数民族群体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但是作为人民群众,有同样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我们不能人为地强化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当然也不能无视或者通过政治手段干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思想根基,关系到各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民族地区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肩负起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思政教育中,使民族精神的振奋和彰显成为每个大学生心中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民族认同。2019年9月——2020年3月,针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笔者对某高校大学生随机抽样发放问卷460份,回收460份,有效回收率100%,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频数分析得出:其中,汉族同学占调研人数的比例约为55.9%,其余同学为壮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当被问及,你认为中华民族的概念是指?84.3%的同学认为是民族共同体;8.8%的同学认为是民族融合体;还有较小比例的同学认为是民族集合体或者民族联合体。当被问及,你认同“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吗?你认同我国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吗?分别有99.1%的同学和99%的同学表示认同,其中,非常认同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1.8%和74.5%。由上可见,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把握中华民族蕴含的理念,以及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对“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所有被调研的同学均选择“坚决反对”,可见同学们的意志是坚定的,立场是明确的。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代表汉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多大关系;也不是很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不太认同中华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点。因此,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必要的,开设相关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也是迫切的。

从长远来看,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作用是,加强我国各民族大团结,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我国各民族形成文化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97.1%的同学认为应该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95.1%的同学认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从“学”与“教”的关系层面来看,学生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在需求依然十分强烈。关于学校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问题,97.1%的同学认为目前主要体现在思政课程教学中,88.2%的同学期待学校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也有72.5%的同学希望通过专题讲座来了解更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文化,57.8%的同学建议也可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在其他课程教育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铸牢各民族人民的思想基础。探讨高校层面的培育路径,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规定。具体来看,可从社会环境影响(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自治区区情等)、学校基本客观情况(硬件设施、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学生自身情况(学生基本信息、认同意识的普及、对课程改革的建议等)几方面探讨如何拓展培育路径。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到培育主体,还应兼顾培育对象,还需结合实践层面来分析,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这也是有待于细化研究的地方。

在各民族携手团结奋进,努力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只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各民族才能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斯大林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丹珠昂奔.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

作者简介:包格乐(1990-),女,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新著
季札挂剑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热热闹闹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