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道映物澄怀味象 天然水晶造像创作取向漫谈

2020-12-07李苗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佛学玉雕魏晋

李苗

(河南省应汶玉文化传习玉坊,河南 郑州 450000)

宗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既是个画家,开山水画之先河;也是诗人,启山水诗之时代。历史评价其和谢灵运是中华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二人开启了山水审美时代。

作为一位从事于造像创作的手艺人,笔者和宗炳的渊源颇深,我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宗炳是古代南阳郡涅阳人,就是笔者的家乡镇平;除了家乡相同,我们职业也相同,宗炳是南宋著名画家,笔者是从事玉雕创作的手艺人;兴趣亦相同;志向相同,毕生致力于传播美学与佛学。

一、宗炳提出的美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为宗炳的同乡,笔者甚感荣幸。宗炳“精于言理”,具有较高的逻辑思辨能力,其所撰的《画山水序》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的美学理论,对美术界影响深远。尽管学界关于《画山水序》的学术地位尚存在争议,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后世的美学理论家、高等院校师生对其的推崇,笔者也是其一。

宗炳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期魏晋南北朝的佛玄融合思想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魏晋以来的玄学山水审美实践不断拓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佛学。相比于儒家注重养德,道家注重养生,佛家则更注重养神,这也是宗炳强调的“畅神”说的原因。《画山水序》的突出之处在于充分认识到山水的形式美、形象美、生命美的维度,而这一维度又被佛玄所激活,构成更大的精神维度。宗炳开创性地提出“畅神”论,确立了山水画“畅神”观念,其“澄怀味像”、“山水以形媚道”、“以形写形”等艺术理论对后世均有深远影响。

宗炳提出的“畅神”不仅仅针对于山水画而言,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美学上的形神论,即美学(或艺术上的)形神关系。从哲学上说,形神关系在先秦两汉就已有讨论,但晋宋则自觉将这一讨论引入审美。宗炳提出的“畅神论”也影响深远了后世的顾恺之,他在人物画上提出了重大的理论命题“传神”论,后来也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

众所周知,人物画重要性有两点,一方面是突出人物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统治阶层;另一方面也是人物本身精气神的直接体现。这个时期宗炳能将“神”作为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二、三十多年玉雕心得体会

笔者从事的工作是水晶造像的创作。在从事水晶造像创作之前,笔者还从事了七八年的独山玉黑白人物的雕刻。后来机缘巧合下,开始转入水晶雕刻,一干就是十多年。在玉雕行业内,笔者认为“玉雕”这个称谓有失偏颇。《诗·卫风·淇奥》中记述:为“玉曰琢,石曰磨。”玉雕这个称谓实际上是“玉石雕刻”的简称,按照《诗·卫风·淇奥》的原义,玉雕应该被称之为“琢磨”才对。“琢磨”相较于“玉雕”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琢磨本质上是说人在琢玉,其实玉也在琢刻着人。与其说雕玉,不如说其实在雕刻我们自己,而且是琢刻的是我们的心。

作为一个手艺人,笔者时常疑惑于“收藏家究竟收藏的是什么?它是一块石头的价值,还是所谓的艺术美度?”宗炳在《山水画序》中论述山水画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愉悦,山水的形美是前提,关键在于欣赏者的精神、情感的投入。有关“形与神”的关系,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艺术创造以有限传达无限的美学品格,这与他的佛学思想也存在着有机联系。既然是“艺术创造的形”能传达无限的“美学品格的神”,笔者的疑问就烟消云散了。至于笔者所从事的水晶造像创作,就是如琢如磨琢刻出水晶有限的“形”,传统佛学无限的“道”,让欣赏者和藏家感受到“佛学理念”,体现宗炳在《明佛论》中提出的“人是精神物”的理论。

三、宗炳观念对水晶造像创作的启发及影响

水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分量,古代文学家李商隐、杜牧、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诗坛、词林大家都有歌吟水晶的描述。水晶成为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中一个歌吟不息的对象,催法了中国文学史上许多不朽诗篇。《山海经》《述异记》将水晶神化。《韩非子》《太真外传》将水晶灵化。粗略统计,作为文化而言,历史上与水晶有关诗词有300 篇,其中唐诗近百篇,宋词超百篇,金元明清至近代有百多篇。

人物创造,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刻,人物创作最难的是难在人物的神态。神——精气神也!态——人之体貌特征。顾恺之在《论画》提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对于水晶造像而言,雕刻佛造像画讲究的是形神兼备。然,“形易掌握而神难得”。在玉雕艺术作品中,神便是充满着生气的内在意蕴,形则是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笔者认为创作出一个能让人“畅神”的佛教造像,需要一个水晶造像创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玉雕技艺、卓越的设计理念,还要领悟宗炳《画山水序》中“畅神”观念,同时能深刻领悟其“澄怀味像”、“山水以形媚道”“以形写形”的美学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创作者对佛教的深入理解才能创作出让人“畅神”的完美作品。一个合格的水晶造像创作者一定是通过有限造像之形,可以通达于人精神世界的无限,与宇宙精神相感应。以有限表现无限,这是艺术的一个功能。

接触佛造像之后,笔者发现历朝历代之间的佛造像有所区别。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注重品人的时代风气,时代的需要也孕育了人物画理论的缔造。笔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才真正体现出佛像应有的味道,这个时期的佛像味道更加简练,更加写意。为此,我也将自己的水晶造像创作主要定位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综上,才能使水晶作品所体现出的是它幻化、神秘、优雅、圆满的特征,质地的清澈透明、流畅的线条、合理的布局、层次分明的构造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佛学玉雕魏晋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