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审美情趣
——意象

2020-12-07甘芮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朱光潜意蕴意象

◎甘芮

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提出的涉及审美活动本质的重要命题, 对于这个命题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观的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看到物是客观的,因此觉得物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座山是客观的,那么这座山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棵树是客观的,那么这棵树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里的错误是在于把“象”与“物”混淆起来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象”与“物”加以区别。“物”是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象”是“物”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有可能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谈美,总是一再强调指出,“象”不能离开“见”地活动,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所以美离不开观赏者,美是发现,是照亮,是创造,是生成。“彰”就是生成。

(二)美因人而异,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意蕴

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常常遇到审美对象如山、水、花、鸟,从表面看对你任何人都是一成不变的,梁启超曾举过例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与“杜宇生生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同一黄昏也,而一为欢憨,一为愁惨,其境绝异。“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人间”,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一桃花也,而一为清净,一为爱恋,其境绝异。山川美景亦是个人的性格和情趣的反照,而这也正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性格情趣”,其中包含了时代、民族、阶级、文化教养、胸襟、趣味、格调、心境等多种因素。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因素都会影响审美主体所看(听)到的美的景象。同样是读陶潜的诗同样是读《红楼梦》,同样是看凡·高的画,同样是听贝多芬的音乐,不同文化教养的人,不同格调和趣味的人,不同的人,在同样的事物面前,他们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感受到不同的意蕴。

(三)美带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所以,不存在一种实体化,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在诗歌鉴赏中就有“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内涵的显现。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即所谓“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灵想之独辞,总非人间所有”。

二、诗歌鉴赏中的意象

“意象”是美的本体,也是艺术的本体。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情”和“景”的统一(欣合和畅、一气流通)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古代诗歌文学,诗人常常喜欢以“意象”入诗,寄寓不同的情感于其中,朱光潜认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胡应麟在《诗薮》中有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既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也是古诗词鉴赏中最基本的审美单元。

在古诗鉴赏教学过程中,我喜欢以“意象”作为教学基本线索,引导学生如何抓意象赏诗情。诗词都是用意象说话,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譬如一棵树生长在那里,就是像;一旦作为主观的我开口去描述它,这棵树的真相就被遮蔽了,它不再纯粹是一棵树,它承载了人的意——感情和思想。所以文学著作中的“树”,跟生物课本中的“树”是不同的。前者被看树的人加了情感的“滤镜”,带上了人的主观色彩和情绪意味。当然这种“滤镜”的风格会因人而异,不同人眼中的树,值得我们一看再看,不断认识和重新发现。这就是文学的审美价值。所以,好的诗词很少直抒胸臆,而是用意象说话。并且,诗人在表现意象时常用“比兴”的手法将事物和语言陌生化,读之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象可观而意不可观。

解读意象可由表及里,即赏析诗歌的语言和画面,品味意境和情感,进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解读古诗词的命门。那么,如何解读古代诗词的意象呢?

1.寻找人与物的契合点。如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中理解“荠菜花”的意象内涵——清新质朴,生机勃勃虽长在乡野却表现出春意盎然与顽强的生命力,而诗人也正是借此意象表达自己的人格追求与不老雄心。

2.发现意象之间的对比深入理解诗歌主题。

3.分析点与面的关联性使得意境高度统一。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能潜移默化地去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充实学生的文学内涵。

猜你喜欢

朱光潜意蕴意象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意象、形神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