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茶文化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07李金平
李金平
(北京市经贸高级技术学校,北京 10000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脉和精神图腾。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德育教育需要融合传统文化,其不仅能够为德育教育带来丰富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一、传统茶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的必要性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家中凡是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我们需要“看人泡茶”,即依据客人的年龄、体质、饮茶习惯等为客人泡上一款最适宜的茶。以茶敬客时,“茶至七分满,留有三分是人情”、“壶嘴不对客人”、“凤凰三点头以示对客人的敬意”等都是茶桌之礼。客人在饮茶过程中,回敬主人倒茶的“叩首礼”、“三口为一品”等也同样尽显客人的礼节风范。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学生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之一,融合了儒、释、道各家思想,是东方哲学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有人曾总结道“茶与儒通,通在中庸;茶与禅通,通在神和;茶与道通,通在自然”。茶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情趣对当今人与社会的进步都是有益的参考,正如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所说“茶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的宏伟事业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大学校园中,茶文化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
二、传统茶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的策略
(一)传统礼仪礼节的渗透
一杯茶的礼仪礼节远不只拿起和放下。德育课中融入了茶文化的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放下手中各种口味的饮料,拿起一杯苦涩的茶,更是教会学生接受主人这一杯茶时“叩首”的敬意,手持一杯茶,“三足鼎立”、一口一口品饮茶汤的优雅,此为茶客之礼。
以茶待客,泡一款最适宜客人年龄、体质的茶,注水向内旋转,以示对客人的“欢迎”之意;低斟茶汤至杯子的七分满,以示对客人的敬意;敬茶,双手递上,恭手请茶,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茶桌上的每一个动作、茶器的行云流水无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礼节,也无不蕴含着古人的大道于简的智慧与哲理。
茶文化中倡导的礼仪礼节,让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懂得了谦和礼让、敬爱为人的良好品格。通过一遍遍、反反复复的茶艺动作的练习,学生的举止越来越优美自然,越来越端庄优雅,做事也更加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同时,学生们更加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语言的规范,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养。
(二)审美观念的渗透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不懂得审美的人,发展也是不全面的。我们的教育是向美而生,美,不仅于外在健美的体魄,更源于内心之美、灵魂之美、言行之美,通过美育教育造就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学会审美、富有审美情趣的人,其美将渗透到身心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美和德育是亲姐妹”,美育与德育教育有着内在联系的。学会审美对中职学生来说有其特殊的意义[3]。
用心布一方茶席,主茶席与副茶席色调的搭配尽显茶主的审美特点;主茶器、公道杯、品茗杯材质、颜色的选择、搭配尽显整个茶席的主题与寓意;插花,给茶席以画龙点睛之笔。若不懂得审美,没有一些美学知识,以上种种也只能算是胡乱摆摆了。
学生通过茶席布置,学会了茶与茶席的搭配、插花与茶席的搭配以及茶席上茶器布置之美。
(三)人文素养的渗透
通过饮茶、习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关于世界人生本体根据的、道的境界。我想,这也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系。
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茶文化与人行为紧密相连。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无论贫富,大凡家有客至,均有以茶待客的礼仪。在民间亦有“粗茶淡饭,不成敬意”的说法,此处“粗茶”尚且在“淡饭”,郑板桥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我们的德育教学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资源。在结合优秀传统茶文化进行教学时,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存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充实教材内容。还应该大胆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参加各类茶会及茶事活动,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其次,作为德育课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文化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