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综合性院校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基础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2020-12-07盐城师范学院

艺术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旋律舞蹈

□徐 倩 盐城师范学院

综合性院校针对舞蹈专业学生进行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构成。很多舞蹈专业的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和偏差,这使得不少学生在舞蹈表现上效果不佳。缺乏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学生的舞蹈功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学科素养很有帮助。

一、舞蹈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一)学生认知存在误区

从很多综合性院校针对舞蹈专业学生开展音乐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来看,学生音乐基础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之所以音乐素养不足,首要问题在于学生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差。不少学生会简单地认为,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训练是核心,因此,普遍将关注点和注意力放在自身肢体语言的训练上,并且会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上。如果缺乏对音乐的感受力,并且音乐基础非常薄弱,那么学生在舞蹈表现上会有很多潜在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舞台上的发挥。

舞蹈专业学生存在认知误区的情况十分常见。有些舞蹈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音乐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事情,自己学不学无所谓;也有些舞蹈专业的学生认为练好舞蹈动作、学好舞蹈技巧才是舞蹈专业的必然要求,而学习音乐对于舞蹈动作、技巧及表演水平没有太大的帮助。正是基于这些认知偏差,很多舞蹈专业的学生都缺乏对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舞蹈的呈现能力也会受到影响[1]。

(二)舞蹈编排创作缺乏创新

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表现,会对学生的舞蹈基本功产生影响。在对舞蹈专业学生开展各类专业课程的讲授时,锻炼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学构成[2]。学生在进行自主舞蹈创编时通常会需要相应的背景音乐作为依托。创编的舞蹈作品是否理想,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在于能否结合音乐进行有效的肢体动作展现,以及能否将音乐作品的意蕴和内在情感进行表达。但是,很多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的局限,很难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所以在舞蹈创编上也十分单一,直接影响了舞蹈作品的质量。

不少舞蹈专业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只会按部就班地学习舞蹈教师的舞蹈动作,而不会把舞蹈动作合理地编排到实际舞蹈中;在进行舞蹈编排、创作时,有些学生习惯于使用“长度表”,采用现成的音乐磁带或CD加以剪接和制作,不能认识自己所需要的音乐性质。这些都是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素养匮乏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充分引起教师重视的教学要点。

(三)缺乏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由于音乐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对音乐缺乏相应的感受力,无论是将舞蹈与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还是基于音乐作品进行舞蹈的编排表演,都存在很多局限。不仅如此,很多学生在上台表演前都不会对舞蹈作品的背景音乐进行细致的解读,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及情感表达等都缺乏了解。这些音乐知识的匮乏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特点,其自然也很难用肢体语言将音乐的特性进行有效的表达,从而导致学生在表演舞蹈时难以与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是非常值得学生反思的问题,也是教师应当引起重视的教学要点。

有些舞蹈专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只会生硬地表演动作,卖弄舞蹈技巧,而不顾及音乐旋律的变化,以及音乐本身所表现出的内涵,这就导致舞蹈作品缺乏应有的美感和艺术感。舞蹈与音乐都是时间的艺术,都受不可停止的进程所制约,在整体或完整的部分进程中,停下来就意味着终止和结束[3]。学生由于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的匮乏,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内容,从而影响了舞蹈技能,也会让学生整体的舞蹈作品呈现质量大打折扣。

二、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基础培养途径

(一)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及旋律感

在夯实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基础、提升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感受力方面,教师要形成一些具体的教学要点,并且让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得到推进。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和旋律感,这两者对学生的舞蹈表现极为重要。舞蹈动作的整体节奏本质上是由音乐作品的节奏所决定的,学生如果节奏的感受力不足,那么在进行肢体动作的展现上就会和音乐脱节,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而音乐作品的旋律则会决定舞蹈动作的状态,缓慢悠扬的音乐旋律和快速激烈的音乐旋律,适合的肢体动作会有很大差异。学生只有对音乐旋律有良好的感受能力,才会让舞蹈表现更加贴合背景音乐,才能让舞蹈作品有更好的感染力[4]。

教师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旋律感的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展,先从一些基本的乐理出发,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让学生的音乐素养逐渐得到强化[5]。例如,音乐节奏的定律是把不同的长音和短音结合起来,使音的轻重缓急形成一定的规律。而节拍则是在音乐进行中有规律的律动,并表现定律的强弱及相等速度的节奏。音乐节奏的规则、定律与舞蹈动作的韵律相辅相成,无论舞蹈动作如何变化,舞蹈的动律与韵律始终和音乐的节奏保持一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乐理层面给学生做分析解读,随后借助一些典型的音乐作品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产生进一步的理解与感受。只有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力才会更强。这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让学生有更好的舞蹈表现力的依托。

(二)加强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构成,也是让学生的音乐基础更加牢固、并且具备更扎实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听各种音乐素材和音乐类型,才会对各种形态的音乐都有基本感受。其次,随着学生接触、了解音乐的不断增多,教师可以慢慢深化教学实施过程,可以让学生逐渐接触、了解更加深刻的音乐,如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或者是很有文化意蕴的音乐。在学生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时,教师不仅要做必要的背景知识等内容的介绍,也要让学生理解、吸收音乐作品赏析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才会懂得如何聆听这类音乐,才会真正受到音乐的感染和熏陶,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感受力。

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可以从很多方面开展,在具体的音乐赏析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力求学生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涵[6]。学生只有结合这些综合要素进行音乐作品的赏析,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在表达。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音乐作品的整体情境与氛围中,能够让学生领会到音乐作品的主题和内在情感表达,感受音乐作品的特点,并且领会到如何运用肢体动作来和音乐进行呼应。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能力,不仅是培养和强化舞蹈专业学生音乐基础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有更好的综合专业能力的方式。

(三)舞蹈创编中体现音乐内涵

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创编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也是考查学生学科能力的要点。学生舞蹈创编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除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外,还有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力。教师在结合舞蹈创编教学,培养与锻炼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与启发。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作品,了解作品的特点,从旋律、节奏上对作品进行仔细解读。其次,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音乐的创作背景、创作依据乃至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相应的了解和认识。这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特点,同时,也是更好地感受音乐内在情感的方式。最后,有了这些基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大胆进行舞蹈创编,并且将各种新颖的方式和理念融入其中。在这样的教学推进过程中,学生会有更好的舞蹈表现能力,不仅如此,学生也能够真正掌握舞蹈创编的有效方式,自身的专业素养会有很好的提升与构建。

结 语

在基于舞蹈编创培养学生音乐基础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音乐艺术风格作为一种形象,是从音乐作品的整体上所展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学生在进行舞蹈创编时应当牢牢把握音乐的风格,使之和舞蹈形象相吻合,创造出一个与音乐风格相近的舞蹈风格,使音乐和舞蹈得到完美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各种尝试空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创编与表达;随后,可以结合学生编排的舞蹈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将音乐和舞蹈进行深入融合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强化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而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旋律舞蹈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学舞蹈的男孩子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舞蹈课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