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禅室随笔》中浅析“南北宗论”的基本精神
2020-12-07张晓莹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张晓莹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画禅室随笔》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著名画论著作。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的绘画成就集中体现在水墨写意山水画方面,其画风清润秀灵,讲求笔墨韵味,追求笔墨写意效果。《画禅室随笔》分为画旨、画眼等几个部分,记录了董其昌的绘画美学思想,以及其对文人画、南北宗论的阐述。
一、心禅之学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时代的产物,究其精神内涵,追本溯源,还要挖掘其背后的时代精神。而我们只有了解心禅之学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了解南北宗论的基本精神,了解董其昌的美学思想。
元末,朱元璋起兵攻打元,他自身文化底蕴较差,没有什么学识,但其重用饱学之士。众多文人志士为其出谋划策,最终建立明朝。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开始大面积地打压、侮辱、杀戮文人士大夫。其中很大一部分文人士大夫曾陪他一起征战沙场,在战场上立下过汗马功劳,甚至是开国元勋,然而这些人无一例外皆被杀戮。明初,很多文人画家也未能逃掉厄运,不是被追杀,就是死于牢狱之灾,如王蒙、倪云林皆死于牢狱之中。朱元璋疯狂杀戮文人士大夫的原因,皆是源于他的自卑,他疑心文人士大夫鄙夷他学识较低。于是,才有了这样一桩桩一件件痛心疾首的历史事件,朝堂之上甚至有“批颊”之刑,有人甚至被活活打死。这样侮辱文人、杀戮文人的事件和酷刑,让文人士大夫在明朝已无尊严,没有立足之地,他们逐渐对朝政失去信心,甚至已经死心。当一个人连尊严都没有了,又何提治国理政、平天下?人们也逐渐发现,无论是儒家的“修身”还是道家的“逍遥游”,都无法帮他们逃离现实的冷酷、严峻,以及内心的焦灼、不安。
在这样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王阳明的心学应运而生。心学主张一切反求于自己的内心,认为心外的一切都不存在。人不必要无所适从,人的一生就是要“修治心术”“发明本心”“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反复强调“求理于吾心”,内心安宁了,一切就安宁了。心学无疑给予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带来很多安慰和慰藉。心学和禅学很多思想理论都是相通的,“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真心,何处求真佛?”心学种种求于心,禅学种种出于心,二者是一致的。中国禅宗自五代北宋逐渐衰落,但是在文人之间却越发普遍流行,如著名的文人苏轼、黄公望等,私下都有“口头禅”,成为见面交流的问候语、甚至交流话题。
到了明代,禅宗继续衰落,但在文人士大夫当中则较为盛行。不问世事的文人士大夫由心学转向禅学,终日“游戏禅悦”之后,便把禅学引向了文学和艺术。明代中后期,柔弱细小的画风为世人所崇尚,正是心禅之学的盛行,使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如此盛行,被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所认可、接受、传播,甚至影响后世的中国画美学思想。
二、南北宗论的基本精神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始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赵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澡、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壁画,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这是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对南北宗论的评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董其昌对于南北宗论的划分借助于禅宗南北宗论,将唐以来的绘画分为南北宗两派。
北宗则以李思训为宗,绘画风格多以刚硬、劲健的线条勾勒表现,画面苍劲有力,但缺乏柔性,对物象表现较为实在,让人缺少平远之感。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禅宗,都不接受“硬”,都以柔作为文化表现的方式,倡导绵里藏针,在含蓄中蕴含表现的力量。
当然,董其昌的划分,只是他内心理想化的想法,甚至带有个人强烈感情色彩和偏见。例如,在董其昌之前,赵孟頫在元四家之首,元四家之列并无倪云林,由于他个人对赵孟頫的偏见,强硬地把赵移出元四家之列。并且在南宗之列也无赵孟頫,这皆是由于赵孟頫是宋代宗室转元,一直忠于元朝,终生无隐逸之志。此外,范宽虽是文人高逸之士,但画面多表现雄伟刚硬的山势,缺少平远之意,因此未列入南宗。李成虽是大文人,也以平远著称,但是属于先唐宗室,画院画家皆是出于其下,也未列入南宗。
从总体上看,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及其基本精神对中国绘画审美、思想、精神产生了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