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高校优势 助力美丽乡村
——西航职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探析

2020-12-07解仲秋

山西青年 2020年10期
关键词:仲秋三下乡我院

解仲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2005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自此,“美丽乡村”这一词汇频繁出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此时美丽乡村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照会议精神及要求,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为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积极开拓实践。

从2016 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 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 个左右美丽乡村。由此可见,美丽乡村是未来国家建设重点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除了国家积极推进,给予政策支持,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积极探索建设美丽乡村的方法路径,使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战略落地生花。本文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光要发挥政府、乡村建设主体的力量,也要注重协调发挥各方面利益和优势力量、资源,将社会力量、市场作用吸纳进来,形成多主体参与与合力效果,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比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合作社、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加入基层建设的整体目标中来。

高校作为社会组织之一,云集知识财富和知识分子。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离不开科技引领和支撑、供给。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始终坚持开展暑期“三下乡”,为农业农村发展带去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和技术。以科技兴农、成果惠农、技术支农、人才强农、产业富农为抓手,不断强化科技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所以本文认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高校应以暑期“三下乡”为重要契机和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每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组织高校师生学生去基层、山区、农村暑期社会实践,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和青年的热情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给他们带去新鲜的文化知识,并点燃他们对生活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高校师生的知识力量施展到更需要的地方,帮助更多农村老百姓,让大家都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服务社会的愿景。

本文将以西航职院计算机工程学院2018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例,生动展示利用暑期“三下乡”实现高校师生服务农村振兴战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深刻剖析该途径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计算机工程学院团总支2018 年暑期组织教师代表解仲秋、张江波、庞雪茹三名老师带队,带领15 名学生组成“汇聚师生力量、建设美丽乡村”实践团队。带队老师来自不同岗位,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15 名学生成员,4 名女生,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动漫绘画、系统维护专业学生均有参加。团队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入农村基层,结合计算机专业优势、学生特长,充分发挥我院师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扎实开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我院师生的一份力量。我院“美丽·青春”实践团来到了美丽的凤翔县糜杆桥镇太相寺村,受到了凤翔县文明办、凤翔县团委青春驿站、太相寺村党支部的热烈欢迎。当地领导希望我院师生可以利用好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努力。

本次暑期“三下乡”以教育支援助推为主,同时开展敬老助残、政策宣讲、社会调研、交流学习、红色教育、科技助农活动,尽团队所能去为太相寺甚至凤翔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开展特色教育支援。发挥学生及教师专业特长,开展计算机知识以及其他文化知识、素养支教生涯,为太相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我们的知识和力量。利用村党支部会议室、村里休闲广场带领孩子们、以及村民学习航模、计算机、书法、美术、音乐、阅读、主持朗诵、舞蹈、军体拳等课程。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让乡村的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更加自信的精神风貌,更加强大的内心。

——精准扶贫走访慰问。计算机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解仲秋老师带领“三下乡”成员与太相寺村党支部杨帆书记就太相寺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座谈,真实了解农村精准扶贫开展情况。为了更真切地感受太相寺村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太相寺村妇女主任的带领下,解老师又带领成员对本村六户建档立卡户进行了调研慰问。这些建档立卡户家中居住条件良好,老人和孩子居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我们和建档立卡户成员交流精准扶贫政策、生活状况、子女受教育等情况,并送去了我们的慰问品,切实参与到脱贫攻坚及美丽乡村建设中。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宣传。为了更加切实地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小分队在解仲秋老师的带领下在糜杆桥镇所属村庄太相寺村及周边北水沟村进行了调研,经过前期细致的研讨、部署,成员们用双脚实地体验乡村发展,用双眼亲眼目睹绿色乡村。首先,解仲秋老师与太相寺村党支部杨帆书记进行交流,了解本村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情况。太相寺村在村庄建设上对宅基地统一规划,经济上以苹果产业为主,兼有药材等,成立了专门的红白理事会,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建设了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对美丽乡村的建设还在继续努力之中。经批准,队员们对附近村落的环境展开了观察并对当地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年龄的广泛性,为团队总结美丽乡村建设问题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材料。队员们为村民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政策,详细讲解问卷设计问题,认真做好村民反馈问题记录。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利用支教课间活动等时间,志愿者们在解仲秋老师的指导下,为太相寺村及北水沟村的孩子们开展了题为“用心点燃希望、用爱呵护明天”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通过“破冰活动”、“爱的抱抱”、“心有千千结”、“情绪垃圾桶”等游戏,以轻松、愉悦的游戏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敞开心扉、表达自我,相信未来的美好,学会坚强努力。

——科技助农。发挥我院师生的专业优势,在太相寺村通过课程讲授及实际操作给小朋友们普及电脑知识,在调研以及闲暇与村民的聊天中,宣传电脑知识,宣传进行义务维修活动。为居民解答电脑方面的疑惑,为村委会义务维修电脑,讲解常用办公软件使用技巧,在太相寺幸福院设立义务维修及讲解服务点,并提供上门服务。

短短11 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此次我院暑期“三下乡”得到了当地领导的一致好评,希望以后可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加强长期合作,继续为本村的美丽建设贡献力量。这说明“三下乡”深受基层欢迎,可以切实给基层建设带来效益。农村基层对于科技、文化、卫生有强烈需求,这些需求又无法充分得到实现,而高校在这些方面具有充分的优势和资源,正好可以以每年寒暑假的“三下乡”为契机,满足农村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用知识和智慧回报社会和人民,培育了志愿服务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身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由此可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高校和农村基层的良性互动,能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推手,也是高校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仲秋三下乡我院
上海仲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冀军校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仲秋日之绿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