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集市》节选语篇解读*
2020-12-07么畅
么 畅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关于“中东的市场”
在中东,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市集,这些市集多为中东地区传统手工艺市场,那份热闹颇像上海城隍庙,也是了解阿拉伯风俗文化的橱窗。这里有几十条狭窄的小街小巷,路面铺着石板,保留着中世纪的风情。成百上千家小店,一家家店铺紧挨着,出售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工艺品。涌动的人群、浓郁的香料混合的气味以及遍布各个角落的惊喜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漫步于极具历史感的塔楼、挂着灯笼的走廊和狭窄的水道之间,切身感受时光倒流的感觉。穿梭在色泽鲜艳的纺织品、五颜六色的香料和精美的手工纪念品中,你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宝贝。市集中的珠宝、古董和艺术品也颇具特色,与典雅的阿拉伯风格建筑背景相互辉映。身着白色长袍的男人悠闲地围坐于店前,他们一边抽烟一边打量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阳光明媚的午后,他们半眯着眼,享受人生的惬意。更让人迷恋的还有市集里古香古色的建筑。漫步在古老的塔楼、挂着灯笼的走廊和狭窄的水道之间,切身感受到时光倒流。熙熙攘攘的热闹氛围里有着完全不同于商业购物中心的人情味,这是一个能够充分调动游客听觉、视觉、味觉感官的地方。
二、文本赏析
文章第一句“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 takes you back hundreds even thousands of years”运用拟人的手法拉开时间距离,为后面的描写作好了铺垫。作者从进入集市写起,先是描写哥特式的拱,阴凉狭长的市场,熙攘的人群,嘈杂的声音,纪实感极强。在第一段中“Little donkeys with harmoniously tinkling bells thread their way among the throngs of people……”,作者很巧妙的用到了“thread”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moving through”。虽然仅是简单的动词,但是却将小驴在人群中来回穿梭的场景描写的形象逼真,悦耳和谐的铃声则能充分调动读者的听觉记忆。
的确,在笔者查阅的一些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出,中东市集的街道一般比较狭窄,又加上人口众多并深受游客欢迎,因此显得比较拥挤。回到文中,在其他词组的搭配方面,作者也体现出了别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名词运用恰到好处,如文章开头,the heat and glare 与句子后面a cool dark cavern,冷热明暗,对仗工整,而最后的几个象声词,creaking,squeaking and rumbling,还有骆驼不时的grnuts and sighs,各种声音交织混杂,掩卷之后,仍然余音在耳,绵延不绝。纵观全文,作者以生花妙笔,调动了读者的全方感受,再加上生动的修辞,如暗喻明喻象声词辅音韵等,构筑了一篇视觉佳作。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在“The one I am thinking of particularly is entered by a Gothic……”这一句中本应该使用过去时态,但在描写中却使用了一般现在时。作者想要描述的是过去参观的市场,但随着时态的转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便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感染力。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The din of the stall holders crying their wares……and makes you dizzy.”
句子使用了平行结构,将din 之后的几个of,短语整齐的并列起来,都采用of 加宾语加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的结构,这样一来,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也更能加深阅读时营造的画面感。
除了描写建筑物和市集,作者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用词也十分值得借鉴。“Bargaining is the order of the day,and veiled women move at a leisurely pace from shop to shop…… begin the really serious business of beating the price down.” 在 此处,将bargaining 说成是order,有点暗喻的味道,讨价还价绝非生活秩序,可是确实是集市上最常见的现象不可或缺。这也便于使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三、总结
本篇文章读下来逻辑清晰流畅,语言考究,可欣赏性极高。另外,文章在用词、写作手法等多方面也都别具风格,体现了作者不凡的文字功底。本文收录于《高级英语》第一课,作为读者,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同学,更应该努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