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7丘招娣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作课外阅读教材

◎丘招娣

一、结合教材编排,创建重点

以现行的小学语文人教版统编新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都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设计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如关于成长、秋天或者爱国等。并且,有些单元会在文章体裁方面进行区分,如散文、诗歌或者童话。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以及教学结构,逐一地将写作要点传递给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与写作意识。比如在统编新教材课后习题都有些“照样子写一写”的思考题或者专门的小练笔。学习完三年级上册统编教材第三单元的童话后,单元习作设计进行童话的创编。充分抓住教材特点,进行读写练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完成一个单元活动后,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单元总结,促使学生回顾在本单元中所掌握的写作要点与写作信息,构建完整的思维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认识奠定基础。

二、通过课文教学,仿写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著名并且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建树的作家,如安徒生,张秋生,郭风等。每一位作家都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所以在习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并了解这些作家的写作方式,尝试利用他们的手法展开写作训练,以此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作家之间的区别,切实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以陶金鸿先生的《秋天的雨》为例。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散文。陶金鸿先生以真实的写作风格,描写了秋天的雨。文章中应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以及拟人句,让整篇文章所营造的风景栩栩如生。在讲解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可鼓励学生仿照这种方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对其加以描述。如夏天的风、春天的雨等。在学生完成习作训练后,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之间彼此交换展示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察觉自身的不足,自我丰富,自我优化,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三、巧设阅读问题,引导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小学生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思维不成熟,在阅读文章时经常会出现囫囵吞枣的情况,无法找到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也无法体会文章的价值。并且,学生会由于自己的这些问题,而导致在写作时所写出的文章毫无质量,甚至不存在完整的逻辑思维。对此,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借由阅读教学,合理地设计问题,以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思想,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以《搭船的鸟》这篇文章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翠鸟的外貌和捕鱼的动作?文章的主体是鸟,为什么在文章开头描写了景色?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及逻辑。如此一来,当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也会下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文章顺序,促使自己所写出的文章更加富有逻辑,提升写作质量。

四、引导课外阅读,丰富内容

综合来说,当前我国小学生在写作方面所形成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平铺直叙,千篇一律,没有情感。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大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时,都会让学生背诵一些范文,或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模板。学生没有切实的体验,所写出的文章自然只是词句的堆砌,比较空洞。

在现代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亲身体验中,丰富自身的情感,提升写作质量。例如在引导学生学写日记的过程中,以阅读绘本《蚯蚓的日记》为切入点,进行读写训练。在读了有意思的书后,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比如写好书推荐、读后感等。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拓展阅读素材,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人文地理类的文章,丰富学生的体验以及感悟,如此一来,其所写出的文章更加富有情感内容也更加充实,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读写结合策略,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与学习压力,同时也可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和经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通过有效的课文教学以及问题设计,加深学生对于文本信息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中丰富习作内容,逐步打造完整的写作思维体系,增强学生习作综合水准。

猜你喜欢

习作课外阅读教材
教材精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探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