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电视的碾压,最可怕的是内容的碾压
2020-12-07时统宇
时统宇
时统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新闻事业研究室主任。
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活动是2019年度网络视听“新力量”榜单推优,让我有机会恶补了一批优秀的网剧和网综。主办方安排我在论坛环节作一个简短发言,题目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小正大”作品如何吸引年轻观众。
实际上,这里的“如何吸引”真不是“先知先觉”的专家“指明了方向”,而是网络的传播实践走在前面,让人心服口服的案例不是个案。
比如被称之为“碾压了各大卫视跨年晚会”的B站跨年晚会。坦率地说,刚开始看到这里的“碾压”(同义词还有“吊打”“横扫”等)一词时一半是扎眼一半是半信半疑,且多少还带有对电视的不忍心。而当我看过这台网络制作的晚会后,我更不忍心地要问问电视——咱们的电视是不是真的老了?!因为,在电视看来入不了法眼的“老”节目,恰恰成为B 站的收视法宝和传播利器。试举两例:
一是老年合唱团的电视剧《亮剑》片头曲《中国军魂》。正像这场晚会的总导演事前担心的那样——一帮老头老太太唱红歌,年轻人爱看吗?弹幕和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告诉大家,爱看,年轻人爱看,不要低估更不要错怪了我们的年轻人。我还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中国军魂》一遍合唱还不过瘾,让“云飞兄”又来了一遍(当然如果让李云龙出场就更好了)。看似与年轻人距离甚远的老演员张光北,在亮相时却迎来了用户狂热的弹幕。什么叫“小正大”,这就是!
更重要的是,吸引年轻观众的前提是读懂年轻观众。正像有关的评论所言:我们这代人终于有了场属于自己的跨年晚会。就连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都把“最懂年轻人的跨年晚会”“这场跨年晚会很懂年轻人”作为评论的标题。当一些影视人一味把仙侠狐怪、早恋堕胎、吃喝玩乐塞给观众的时候,当“得大妈者得天下”还被当作收视秘籍的时候,网络文艺工作者却把主旋律,把传统、把经典演绎得出神入化。
二是国乐大师跟百人交响乐团的斗乐,把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方乐器结合在一起。第一篇章完全用中国乐器琵琶呈现,第二篇章加入了斗乐的环节,国乐大师用嘴巴、尺八、三弦、二胡甚至印度的乐器跟交响乐团PK,第三篇章的跨界合作是两方共同完成一个作品,最终打点打在了《教父》的片段上。
如此混搭真的把我看傻了。被各种晚会边缘化的民族乐器在这里大放光彩,以致让高大上的交响乐当了配角。还是那个问题:年轻人爱看吗?爱看!因为内容为王。这一节目播出时,弹幕几乎填满屏幕,人们写下“神仙打架”“请收下我的膝盖”“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视频”。我相信这些弹幕的创作者一定是年轻人。当你惊艳于古老的民族乐器也可以如此演奏时,你会明白什么叫千万不要低估了年轻人的审美欣赏力。
我在发言中还特别提到了网综的另一个代表性节目《一本好书》。我们知道,读书节目的前世今生可以说是电视界的一桩公案,著名的《读书时间》最终变成读书没有时间,这是“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典型例证。问题的关键在于,读书节目还有救吗?怎么救?于是,这些年来出现的《朗读者》、《见字如面》、各种“大会”等,都做出了积极且富有成果的探索。而《一本好书》则将《简·爱》《悲惨世界》等世界名著的舞台剧、情景剧呈现方式放在网络和电视上同步播出,这让网综的“尺度大”的明升暗降式的评价,立刻获得了“小正大”式的真正提升。
这些年,不断有人用“平台为王”“渠道为王”“资本为王”等奇谈怪论来颠覆“内容为王”的行业铁律。就在我们五迷三道的时候,网络却把“内容为王”奉为圭臬,花大气力在内容上狠下功夫。我们已经没有篇幅去细说网剧,提请大家只要看看《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优秀网剧,再看看那些抗战神剧类的粗制滥造,我们还能看得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