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进步 进步中成长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2020-12-07夏黎竹
◎夏黎竹
高中阶段的学习逐渐需要理解更多知识,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能因为学生不感兴趣或有畏难情绪而回避一些有深度或较难理解的文章。相反,应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重点教授此类文章,因为这些文章更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成长。《拿来主义》就是这样一篇值得深入教学,引发反思的经典课文。
一、明确目标,找准定位,提高学生能力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一篇著名的驳论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教学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提高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情,文章的特点,笔者明确了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实际问题。2.阅读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写作风格。《拿来主义》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今天面对开展文明对话,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消弭文明冲突的现实情境,我们还是可以从这篇杂文中吸收到不少思想营养的。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感悟文本,从而得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二、生本课堂,激活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一)相信学生潜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处在发展之中,表明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如果用恰当的方法,合理地引导学生,可以把学生身上潜在的多种能力激发出来,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进步、成长。
因为鲁迅杂文内容较深,语言极具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利用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写“送去主义”的?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作者区别“抛来”“抛给”两个词,为何这样区别?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在问题情境的推动下,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语言,对课文足够熟悉之后才能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同时用朗读加上细读帮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在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潜力,应坚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样的观点。
(二)激发学生思维,让课堂充满活力
学生处于发展之中,还表明学生有追求进步的可能和需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陶行知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针对处于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人们对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错误态度,指出对待异质文化,要以“我”为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并提出了拿来以后,处置的原则和方式。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既深刻又犀利。课文是论述文化交流与继承的经典文本。教学课文时,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在教学方法上以传统的问答法以外,还应结合“学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教师需要做到的是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启发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包办代替,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做主,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提供更多地参与机会,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动者,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课堂教学不能离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但在强调“合作、自主、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时,我们往往能在思想上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训练过程,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让教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关注学生能否掌握零星的知识,获得某项技能,培养某种能力以应对高考。事实上,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因此尚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常常会犯一些在教师看来不可理解的错误。教师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证明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求全责备,应当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走向不断地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