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2020-12-07董启蒙
董启蒙
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联合校,山东聊城252122
1 推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优化路径
1.1 交互式白板融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电子白板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板书、多媒体演示以及屏幕录制等功能,进而使得电子白板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凸显及小学数学知识呈现的生动性,就需要将电子白板融入到情境创设中,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制作间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处理教学内容与课件之间的关系,基于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做好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尤其对于内容容量较大的数学事件,需要适时导入图像以及音频影像等,促使小学数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更加具有生动形象性。同时在课件设计中还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交流互动空间,使得数学内容的主旨得以凸显。
如在四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形成对地理位置以及方向的感知,进而更好地提升数学知识呈现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为学生展现不同的物体,而后让小学生进行分辨,由此更好地将以往的知识点与新知识点实现有效串联,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而更好地强化知识点之间的深度联系。
1.2 画图策略融入,促进高阶思维形成
教学目标是推动小学数学课堂内容开展的核心导向,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就需要积极将画图策略融入到教学目标设计中,进而使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将画图策略融入到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能够呈现直观简单化的特征。
例如,在一个数学练习中,“一辆车从甲地开到乙地,先上再下,再下到平地,车速是20 km/h,用时6 小时,在平地上车速是30 km/h,用时2 h,下坡速度是40 km/h,用时4 h,问车从乙地返回甲地要花多长时间?”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甲乙两地行进的过程中,由于坡度的变动而导致车速发生了变化,同时期间还经过了一定距离的平地,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内容呈现的直观性,教师就需要通过画图解说的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强化对习题的解答。
图解:通过观察图解结合习题思路,甲地到乙地学生分别列出了上坡和下坡路段所需的时间,上坡路段的时间(40×4)=20=8 h,下坡路段的时间(20×6)=3 h,已知在平地上行驶的速度和时间不变,因此可以计算出车辆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是8+3+2=13 h。教师以图表的形式,通过对这道数学题的分析,给学生一种分析的思路,缩短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时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利用绘图法帮助学生表达数学思想,便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开拓新思路。
由此可见,在小学生立体空间思维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将画图策略融入到问题解决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而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1.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深度理解数学概念
实践操作环节能够带给学生不同于理论学习的深刻体验学生亲身经历操作过程更利于了解知识构成的内在规律,也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平移》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了“金鱼吃小虫”的情境,引导就学生通过平移的方式精准判断不同金鱼在格子中的移动距离,而后使得学生能够在趣味性的数学游戏中增强深度学习以及探索知识规律的意识。通过数学习题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深化课堂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三年级路程问题时,老师们可以直接以对话的形式进入主题:你是否注意过当你在等火车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里程表?再拿出行车路线图及里程表,让同学们自行观察,并引导同学们从路线图及里程表中获得相关资讯,最后鼓励同学们在路线中中标。它将理解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信息所表达的意义,为下一步正确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提供了保证。
2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形成思维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深入思考、深入探究的意识,从而为构建良好的思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