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合作意识 提高课堂效率

2020-12-07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同学课堂教师

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一)自主合作学习,教会学生学习

课堂重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地理课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自学能力为突破口,教师要善于适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最能吸引学生的东西,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去思考、去讨论、去寻找答案。如讲青藏高原时,我就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强,为什么气候却是天寒地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又如中国气候特征一山有四季的垂直变化。山南山西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学生好奇,什么原因使一山有四季变化呢?从而主动寻找答案。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鼓励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让学生制作教具或乒乓球做地球仪,用橡皮泥制作地势模型,在模型上洒水,观察水流现象,用屉状木板装50 厘米黄土,黄土上面间隔放草皮,用水杯均匀洒水(杯口有粗网),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其实就是不要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活动讨论,使学生养成寻找问题答案的好习惯,尽量创设情境通过“小品表演”“角色对话”“问题演讲”等参与方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以往地理教学枯燥、单调的状况,让学生在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气氛中,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讨论需要营造一种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思想开放、认知合作、容忍歧义的氛围,讨论会使学生渐渐地养成民主参与,协商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如: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听取中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学会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明确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建立学习小组,在组内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明确分工,共同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老师可先将要探究合作学习的内容分成几项,而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根据探究结果达成共识。最后派一名代表对本组承担的课题作充分的阐述,其他学生在倾听中提出质疑或否定,并要求给予解答。例如,初中地理第三册《中国自然资源》一章的最后要求是根据自己家乡或附近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合理杆塔项目或现象,如水资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调查其原因,想出一些治理措施,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等。分派给不同的小组,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木兰达河”考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境遭破坏所带来的严重问题,通过学生合作,最后结果多样。有的根据特长画漫画,有的演小品,有的写成宣传稿,有的演讲。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表现方式各有千秋,这是集体的智慧,是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的体现。

三、自由辩论,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教师是教学中的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展开自由辩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目前西部大开发是全国都在关心的热点话题,西部的环境与发展,两者关系如何权衡?是继续以牺牲环境作为快速发展为代价,还是实现生态环境再谈发展?类似这样的问题,极易引起认知上的分歧和激烈争论。在争论中,坚持“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这一观点的同学,在西北大开发的蓝图中进行畅想,提出了一系列改变经济文化现状的理由。

四、发展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相互帮助

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是相同和相近的,又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个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此造成知识基础的不同,学习能力的不同和学习知识快慢的不同。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个体的差异,以真正实现学生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发展团队精神,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在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鼓励有质疑的学生向同学求教,向教师求教。当一个问题即将结束时,教师应亲切询问一下:“还有哪些同学没有弄懂这些问题?”或“我们可以开始下一个问题吗?”当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时,教师应立即请已弄懂的同学进行解答,互帮互助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地理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认知去参与,促进其最有效的学习与密切的交流,将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创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同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大山里的教师
嘻游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圆我教师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