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教学审美为先
2020-12-07
总有一句诗,让你如沐春风,总有一句诗,让你觉得岁月静好。“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一句诗,一幅画,意境妙不可言。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形式。但现在我们的一些诗歌教学却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高考的功利化越来越让诗歌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引人反思。
尽管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各样的答题技巧,能够从标准化的角度来回答问题,可是诗歌却未必能看得懂。久而久之,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知识虽然越来越丰富,分数可能高了,但美感神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反而呈现退化的趋势。那么,诗歌教学,如何能够摒弃功利化,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呢?
一、反复诵读,提高语感能力,体会情感之美
我国古典诗歌美学具有鲜明的感性特点,许多美学范畴和审美标准都与人的五官感觉直接相关,是从感知到感受的心理过程。古诗词中体现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黄昏日落、长江大河、碧野田畴等都诉诸视听等感官,从而上升至心理的愉悦。而这些对于阅读者来说,是作用于人的直接感知。加上古典诗歌节奏铿锵,韵律优美,要体会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则应首先体现在诵读或吟咏上。
那么怎样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诗中的情感美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能在上课伊始,适当地导入,设置情境,引发联想,拉近读者与文本及作者之间的距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在眼前有了画面感,有了代入感,自然而然地就会读出情感来。
反思当前的诗歌诵读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很多教师都能体会到加强诵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遗余力地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但是,却忽视了兴趣、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审美心理的探究,只要学生发自内心地爱读、乐读、自愿去读,自然就能更深切地把握言语的意味,增强了语感的敏锐性,从而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美。
二、启发读者与作者情感的交融,引导学生想象,感受意境美
意境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意境是诗歌创作的灵魂,是诗人人生境界和审美理想的物化,也是诗人与读者在心理体验上相沟通的中介。意味隽永的作品总是以其特有的情感力量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使其释放出所有的生命力量与读者拥抱,古典诗歌就具有这种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学生刚刚萌芽的思维新苗,加以培养引导,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与灵性;还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进入作品情感的世界,得到审美的愉悦。如教李煜的诗歌时,我们只是理性地介绍李煜的生平、词风格,那我们与诗人其实还处在隔膜的状态,只有我们以审美体验的方式,去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李煜的遭遇与情感,学生的悲悯、同情、仰慕等情感才会被激活,他们才能走进诗词中,走进李煜的情感世界,才能感受到他国破家亡的悲痛。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要教给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凭借熟悉的情境,根据事物的发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延伸审美韵味,在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鉴赏这种以审美为主要活动的内容,其影响人的方式不仅仅是使人得到美的熏陶,更多的是潜移默化,渗透灌溉,看似春风拂面,细雨润物,但却对人们美好思想情操的塑造,高尚品格气节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许在一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本身的领悟未必很深,也许还达不到教师所要求的高度。可以用写作的形式进行表达,对画面、情感进行再创作,再交流,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也许又有新的体悟。写作中哪些学生的作品能和作者契合的,能使人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让学生联系诗歌咀嚼回味,肯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诗歌的审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诗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学诗歌,切不可过于古板、公式化、功利化。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学会自我感知诗歌之美,在学习过程中,反复诵读,大胆想象,写作比对,让学生懂得欣赏美、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逐步树立崇高的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