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久唱不衰的民族民间曲艺秦安小曲(老调)

2020-12-07蔡爱琴甘肃省秦安县文化馆

艺术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秦安小曲曲艺

□蔡爱琴 甘肃省秦安县文化馆

一、秦安小曲(老调)的形成历史

秦安小曲(老调)的形成历史,史料记载可查度有限。相传形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至今流传的“四六越调”《玉腕托帕》的唱词是明代翰林、诗人胡缵宗(秦安人)所作;《大登科》与《小登科》的唱词是清朝翰林张思成(秦安人)于清道光十八年回乡后与其妾红姑娘所作。薛文彦在《典雅细腻悠扬委婉的秦安小曲》一文中记载:“一九八七年,刘绳祖(当时已八十高龄)老先生谈:‘文革’前他曾在已故老人某某(古玩收藏家)家中看见过他收藏的张思成所作的《昭君和番》和《三请茅庵》的手抄本。同年,又据秦安安伏乡小曲艺人伏佑玺(当时六十八岁)讲:他家唱小曲的历史至他这一代已传四代人了。他自己唱小曲最早是他的太祖父伏钱二(清咸丰年间出生)教,在清光绪年间又从附近的蔡四老爷(清朝拔贡)处学艺;秦安西川李堡农民周玩月说:李堡的小曲是二少爷程远成在清光绪年间传的;秦安县吊湾人、原文化馆馆长孙志杰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唱小曲的,他的祖父是清同治年间人。又据民间老艺人回忆,在清朝末年,陕西的‘眉户调’从陕西先传至甘肃兰州,后由兰州再传至秦安,并在这里‘落户’。艺人把这种外来的‘眉户调’叫‘花调’。他们把原有的‘秦安小曲’叫‘老调’。从花调的词曲格式、曲体形式、调式、音调特点等方面来看,它还清楚地保留着陕西‘眉户调’的基本面貌。不过,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方言和地方民歌的影响,在音调上略有变化,有人称它是‘土眉户’。秦安周边各县乃至甘肃很多县区,都有这种外来的‘眉户调’,当地一般都称之为‘小曲’。”

综上所述,秦安小曲(老调)至少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发展成熟,到清朝已进入兴盛时期。明清是我国民间说唱音乐发扬光大的时期,民间词话很流行,文人拟作的风气都很盛行,秦安小曲(老调)的发展与流行正与当时全国的文化历史环境相吻合。现存传唱的秦安小曲(老调)传统曲目有:《皇姑出家》《重台赠钗》《秋莲捡柴》《亚仙刺目》《芦花记》《戏牡丹》《过江》《闺怨》《昭君怨》《玉腕托帕》《伯牙抚琴》《王祥卧冰》《赏月光》《满江红》《赶船》《辞曹》等160 余个。

秦安小曲(老调)主要流传于秦安县城所在的兴国镇以及县城西边的西川、王窑,北边的叶堡、安伏、郭嘉等乡镇。

二、秦安小曲(老调)的曲种、曲牌概况与演出形式

秦安小曲(老调)是典型的曲艺音乐“曲牌连缀体”形式。曲牌有:《越调》《越尾》《穿字越调》《四六越调》《悲宫》《悲尾》《单悲宫》《三道蔓》《大五更(雁落沙滩)》《小五更》《降夜香》《软环儿(跌落)》《三字头》《上属乐》《下属乐》《诗篇》《荡调》《岔儿》《混江龙》《莲花》《双莲花》《道音》《禅音》《勾牌子》《哭调勾牌子》《乐一乐》《男寡夫》《琼竹调》《赶船调》《马头调》《进兰房》《一串铃》《岗调》《太平年》《割韭菜》《十里亭》《赏月光》《满江红》等40 多个。其中,有几首曲牌是吸收进来的、流传较广的秦安民歌,如《割韭菜》《太平年》《十里亭》等。不过,这些民歌已从音乐风格和音乐的语汇特点上都“老调化”了。

秦安小曲(老调)属于牌子曲类的一种弹唱曲种。无论是无戏剧情节的抒情小段,还是情节比较复杂、人物众多的戏剧性较强的大段,都是由一人演唱。演唱者手持“摔子”(铜制,撞击发声的小乐器)敲击节奏,只有唱,没有白,用秦安方言演唱。唱词内容中有对人物登场前的交代,对场景、人物外貌或其情绪的描述,有人物内心的独白,有对某一故事的叙述或对事件的评述,等等。除敲击“摔子”的演唱者外,另有一人弹三弦随腔伴奏。随着演唱实践的发展,伴奏乐器除三弦外,还增加了板胡、二胡、扬琴、琵琶、笛子、笙、箫、四片瓦等。

秦安小曲(老调)原来的演出形式一般都是“小曲”爱好者临时搭凑的“自乐班”,在农闲时节,常以自唱自娱的“家庭坐唱”形式活跃于街区、农家院舍。听众除爱好者专门去学唱、听唱交流以外,很多过路者也常常止步伫立,凝神品味。

三、秦安小曲(老调)的曲体组合特点

秦安小曲(老调)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比较规范的“套路”,也就是说,它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艺术形式。这些“套路”主要表现在大中型曲牌(目)中“连缀”形式演唱,小型曲牌(目)中只有《四六越调》 《穿字越调》《单悲宫》《十里亭》《赏月光》《满江红》是独立演唱的。大中型曲牌(目)在套曲中的组合模式,如用曲牌《越调》开头,在套用许多曲牌后,则必以《越尾》收尾,中间的曲牌无次序与数量的限制。例如,戏文《皇姑出家》是以《越调》开头,以《越尾》收尾:(前奏过门:随手)《越调》—(随手)—《下属乐》—(随手)—《三字头》—(随手)—《混江龙》—(随手)—《诗篇》—(随手)—《小五更》—(随手)—《大五更》—(随手)—《越尾》结束。再如,整个套曲用曲牌《悲宫》开头,在套用许多曲牌后,则必以《悲尾》收尾,如戏文《伯牙抚琴》就是以《悲宫》开头,以《悲尾》收尾的:(前奏过门:随手)—《悲宫》—(随手)—《三道蔓》—(随手)—《跌落》—(随手)—《悲尾》结束。

通过多年的传承、研究、实践与创新,秦安小曲(老调)在曲体组合上也有突破,“套路”通过发展变化,根据演唱曲目的情节,有些曲目打破了原来的演唱“套路”,也能适应和满足新创作词的演出及演唱要求,效果良好。

四、出版发行专著,录制经典曲目,创新曲目喜人

20 世纪80 年代,在作曲家薛文彦先生的倡导下,秦安县文化馆对秦安小曲(老调)进行了挖掘整理,刻印了《秦安小曲集成》一书,2003 年由曹锐、马振寰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秦安小曲集成》[1]。2005 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房惠晴女士的著作《秦安小曲研究》[2]。2008 年中国1SBN中心出版了徐枫先生主编的《中国曲艺志·甘肃卷》以“秦安老调”为开条名,从曲种、曲目、音乐、表演、人物的角度系统地记述了秦安小曲(老调)的演变过程,这些著作已成为宣传推介秦安小曲(老调)的重要资料[3]。改革开放初期由安仰东、王瑞麟二人弹唱的秦安小曲(老调)《秋莲捡柴》《刺目劝学》《重台赠钗》《皇姑出家》《吕洞宾戏牡丹》《芦花记》《龙凤呈祥》《昭君怨》《闺怨》等曲目录制了磁带,这些经典录音磁带至今在全县城乡广为流传,已成为学习秦安小曲(老调)的不二样板,为秦安小曲(老调)的定腔定调和规范曲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耀清主编、李成顺整理编写的《秦安小曲集》于2013 年出版,书内收集了300 余部(节)传统曲目。

改革开放以来,新创曲目有:王尚义创作的《农家乐》《春》《夏》《秋》《冬》《渔》《樵》《耕》《读》;王廷常创作的《成纪赋》《铁面御史安维峻》《娲皇补天》《飞将军李广》《诗仙李白》;胡喜成创作的《人在何处》《胡可泉苏州诗文会》《痛失知音》《誓墓》《杜子美流寓秦州情》《游春》《闹元宵》《李太白月夜醉还乡》;姚常德创作的《家园好》《诚实做人代代传》《惠风劲吹夏家湾》《梦圆中华》《改革开放再扬帆》《军民一家亲》《太平盛世》《美丽校园育英才》《高歌凯旋》;程广平创作的《绿野回春》《报春晖》《母仪常昭》《剑阁闻铃》《春风化雨》;胡小龙创作的《果缘》《彭总过河》等30 余节部。其中,《绿野回春》《报春晖》《惠风劲吹夏家湾》《梦圆中华》《改革开放再扬帆》等曲目分别获国家、省、市大奖10 多次。

五、参加国家省市展示展演(大赛)异彩纷呈

1979 年,王鹏举先生移植的大型秦安小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由秦安县剧团搬上舞台,使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小调首次以大戏的面目登上了大舞台,参加了天水地区的调演并获奖,打破了秦安小曲有史以来的坐唱形式;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将该剧录音后向全国及海外播放,由此吸引了众多音乐专家和文艺工作者对秦安小曲的关注与研究;1989 年,彭永生以秦安小曲(老调)移植的大型传统剧《双镯记》参加全市新剧目调演,受到同行和专家的好评;1990年,新编秦安小曲剧《货郎情》先后荣获天水市调演一等奖,全省创新剧目调演二等奖;2002 年,甘肃电视台“丝绸之路”栏目对秦安小曲节目进行录制并播放;2003 年,曹锐创编的秦安小曲剧《莺莺拷红》《村官浪漫曲》《生日》,姚常德创编的秦安小曲剧《情系学子》等四个现代小戏参加了甘肃省首届文化大省宣传周暨全省小戏、小品调演,荣获编剧、作曲、导演、表演等一、二、三等奖十七项;2003 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栏目”《农民科技员张旦娃进城》的老调背景音乐录制,并在中央十套电视台节目中播出;2005年,文化馆秦安小曲辅导老师辅导的县老年大学学员参加了天水市节目调演,演出的秦安小曲(老调)《羲里娲乡情》荣获二等奖;2006 年9 月组团赴兰州参加了“亚太民族音乐会第十一次国际会议”,并弹唱了秦安小曲(老调),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与高度重视;2006 年11 月在甘肃省首届农民文艺会演中王廷常创作的秦安小曲(老调)《铁面御史安维峻》获三等奖;2007 年1 月参加了甘肃省群星艺术节的演出;2007 年5 月甘肃电视台少儿部录制了秦安小曲(老调);2007 年5 月甘肃省百通影视公司出版发行了秦安小曲(老调)《大捡柴》《重台离别》《亚仙刺目》《皇姑出家》《芦花记》《过江》《戏牡丹》《满江红》《闺怨》《农家乐》等三集六碟光盘;2008 年7 月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录制了姚常德创作的秦安小曲(老调)《和谐秦安新家园》并播出;2008 年10 月中央电视台录制了秦安小曲(老调)《伯牙抚琴》《秋莲捡柴》《三请茅庵》,并在10 月15 日央视十一台播出;姚常德创编的秦安小曲剧《杀鸡宰鹅》先后荣获2006 年第二届甘肃省红梅优秀剧目奖金奖、2007 年中国戏剧文学奖·小型剧本二等奖、2009 年甘肃省第六届敦煌文艺三等奖。2009 年周琪、姚常德创编的小曲剧《草根》参加了全省建国六十周年文艺演出,并获编剧、作曲、导演、表演等一、二、三等奖二十多项;2010 年5 月组团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弹唱,使秦安小曲大放光彩,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2010 年7 月组团赴兰州参加了甘肃电视台大戏台栏目,弹唱秦安小曲(老调)《秋莲捡柴》《闺怨》,并于当月在甘肃电视台播出;2011 年,姚常德创编的秦安小曲剧《情系学子》《三月春风》分别获“中华颂”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二、三等奖;2012 年,姚常德创作的秦安小曲(老调)《家园好》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入围奖;2013 年,程广平创作的秦安小曲(老调)《绿野回春》在宝丰马街书会曲艺全国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2013 年9 月,在首届甘肃省“女娲杯”秦安小曲(老调)大赛中,有300 余人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演唱者前10 名,弹奏者前10 名,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14 年10 月,程广平创作的秦安小曲(老调)《报春晖》荣获第八届中国曲艺节“江北和声”北方优秀曲艺节目奖;2015 年6 月4 日至9 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文化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举办的“2015 年根与魂——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秦安小曲(老调)传统曲目《闺怨》《赏月光》《满江红》《过江》《昭君怨》等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演10 余场;2015 年11 月,秦安小曲(老调)《昭君怨》参加了天津市第二届“和平杯”全国曲艺票友邀请赛获优秀表演奖;2016 年10 月,姚常德编导的秦安小曲(老调)《惠风劲吹夏家湾》在甘肃省第三届“飞天杯”百姓小品艺术节上获一等奖,蔡爱琴获曲艺之王称号;2016 年11 月,秦安小曲(老调)《惠风劲吹夏家湾》在“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获优秀剧目金奖、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艺术指导、优秀演员、优秀演奏奖,秦安县文联获优秀组织奖;2017 年11 月,程广平创作的秦安小曲(老调)《报春晖》获甘肃省第八届敦煌文艺三等奖;2018 年3 月姚常德编导的秦安小曲(老调)《梦圆中华》作为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参加了“第九届中国曲艺节”;2018 年6 月,秦安小曲(老调)《昭君怨》参加了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2018 年8 月,秦安小曲(老调)《梦圆中华》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节目入围奖;2018 年10 月,秦安小曲(老调)《好书房》赴台湾参加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8 年12 月,姚常德编导的秦安小曲(老调)《梦圆中华》获第三届“甘肃曲艺牡丹奖”节目奖;2019 年1 月,姚常德编导的秦安小曲(老调)《惠风劲吹夏家湾》获第九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2019年5 月,秦安小曲(老调)《惠风劲吹夏家湾》参加了甘肃卫视“扶贫第一线”精准扶贫节目展演;2019 年6 月,秦安小曲《梦圆中华》《惠风劲吹夏家湾》参加了“秦安非遗文化走进北京科技大学展演”活动,同月,这两个曲目又赴敦煌参加了“2019 丝路记忆·西北五省非遗展演”;2019 年7 月,中央电视台录制了秦安小曲(老调)《改革开放再扬帆》等综合节目,11 月在央视10 套科技栏目《中国影像方志》(甘肃秦安卷)中播放;2019 年9 月,姚常德编导的秦安小曲(老调)《改革开放再扬帆》获甘肃省第五届“群星艺术节”曲艺类一等奖,同月,秦安小曲(老调)《梦圆中华》获全市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文艺会演二等奖。

六、成立曲艺协会,壮大小曲队伍

1991 年,由王尚义、王瑞麟、安仰东等先生发起,成立了秦安县曲艺协会,王尚义被推选为理事长。1994 年因王尚义先生患病,贠守刚同志被选为理事长,贠守刚先生任曲艺协会理事长期间,整理规范了濒临失传的老调《赏月光》《满江红》等曲目,为秦安小曲的保护、传承作了大量的工作。2003 年由于多种原因秦安县曲艺协会宣布解散。2010 年,姚常德、安致平、程广平、孙多成、蔡爱琴等筹备成立秦安小曲协会,2012 年8 月秦安小曲协会挂牌成立,姚常德被推选为协会主席,同时成立了6 乡镇14 个秦安小曲分会(兴国、西川李堡,西川雒堡,王窑、叶堡,叶堡马庙,叶堡阳兀,郭嘉、郭嘉寺咀、郭嘉邵堡、郭嘉元川、安伏、安伏麻湾、安伏朱峡)。目前,共有16 个秦安小曲传习所。

近年来,秦安小曲(老调)的创作与弹唱十分活跃,涌现出了以安致平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特别是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小曲人”如沐春风,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各种活动,县文化馆每年多次组织城乡爱好者交流培训,参加交流的人员热情高涨,认真切磋,尽情发挥,场面宏大。民间活动更为喜人,如王窑、西川、兴国、叶堡、郭嘉、安伏6 乡镇16 个秦安小曲(老调)传习所,常年开展秦安小曲弹唱活动,他们或白天,或晚上,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相约弹唱。有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演唱形式和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军营、进文化庙会、文化进万家文艺轻骑兵演出和各类节庆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展演活动。

2015 年10 月起,秦安小曲(老调)正式走进小学生课堂,秦安县兴国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西川中小少年宫设置了秦安小曲社团,由文化馆安排秦安小曲专职演唱干部为小学生义务教授秦安小曲,三所小学小曲社团180余名学生参加学唱。2016 年6 月,在天水市文明办等联合主办的“让每朵花儿都绽放”庆六一天水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汇报展演中,秦安县兴国第二小学小曲社团30 名学生和授课教师共同演唱的秦安小曲(老调)《割韭菜》获声乐类一等奖。授课老师先后获2017 年天水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天水市“一节一赛一交流”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 年“天水市第六届艺术展演活动学校艺术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

目前,秦安小曲(老调)弹唱者达3000 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有80 多岁的老人,最小的有4 岁的小孩子,女性演唱者100 多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 名,副高级老调弹唱艺术师1 名,中级老调弹唱艺术师28 名,秦安小曲协会会员516人,省曲协会员60 人,中国曲协会员18 人。秦安小曲(老调)的发展现状十分喜人,可以说是处于空前繁荣时期。

结 语

总之,秦安小曲(老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研究曲艺史不可缺少的内容。不论传统曲目还是新创曲目,内容都是推崇礼法,提倡人文,传播真善美,故在数百年的弹唱过程中,对教化民众、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故而久唱不衰、百听不厌。

猜你喜欢

秦安小曲曲艺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我和另一个我
我爱记歌词
用爱温暖那名需要陪读的孩子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如梦令·烟雨痴缠
星光落你眼底,有我沉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