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意境美探究

2020-12-07颜璐瑶北京城市学院

艺术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王希孟欣赏者江山

□颜璐瑶 北京城市学院

一、意境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意境概念的提出是较晚的,萌芽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于唐朝。“境”由唐人发现,唐代的艺术批评从佛学术语中引进了“境”和“境界”的概念,当时的诗人和画家用“境”来表现艺术形象的内在魅力。刘禹锡提到的“境生于象外”可以作为意境最简明的解释。“境”是对描写对象时间与空间的突破,使之在时间与空间中趋于无限的“象”,也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以山川、江河、自然景观作为主要描摹对象的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常作为背景,隋唐时期开始单独成科,北宋时期山水画逐渐成熟。

二、在中国山水画中窥见“意境美”

自唐朝以后,人物画中便少有背景,花鸟画中只画花鸟虫鱼而没有天空和流水,山水画中的云雾和江河也经常用空白来表现,画面中的空白为观赏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营造了画面的意境美。山水画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简单说明和图解,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感悟,所追求的“高远”“深远”“平远”概念,是指从有限的空间进入无限的空间。不同的风景给予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创作者更需要“苦心经营匠意”才能更好地把感受传达给欣赏者。山水画既有直通宇宙、自然的无限空间感,又被赋予了慰藉心灵的现实价值,寄托向往逍遥、平和、自由的人生态度。

山水画的描摹不应只停留在事物本身,而是要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南朝谢赫《古品画录》写道:“若拘以物外,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抓住一个对象刻画得十分逼真、精细,那画面便缺少了灵妙,更要取物象的神意。《千里江山图》是为锦绣山河诵唱的名作,创作者是北宋徽宗年间的一位十八岁天才画家——王希孟。该作品山水气象雄浑壮阔,其间缀以飞瀑鸣泉、长松修竹、亭台楼阁、行旅渔夫,构图虚实相生,疏落有致。在长达近十二米的画卷中,层峦叠嶂的山谷、起伏的丘陵以及无数江河,形态各异,竟没有一丝重复感,画中的细节也让人叹为观止,米粒大的人物形态却栩栩如生,飞鸟虽轻轻一点,却具翱翔之势……《千里江山图》里既有来自画家王希孟的主观情感,也就是内心的“意”,又有来自客观事物升华的“境”,画家纯真的心灵和自然可爱的“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景中有情,情中有境。

(一)《千里江山图》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画作构图虚实相生,意境深远,作为观赏者,我们不仅在山峰的连绵起伏中感受荡气回肠,更是在画面的虚实相生中品味其中的意境美。

(二)《千里江山图》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从刹那见永恒、以咫尺见千里来形容《千里江山图》意境表达最为贴切;用“咫尺有千里,细看有生趣”形容《千里江山图》再恰当不过了。画面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暗藏玄机,船上的渔夫虽如米粒般大小,但撒网的形态表现得细腻生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更是画出了宋徽宗梦寐以求的千里江山,极好地映射了宋徽宗心里的美好愿景。

(三)《千里江山图》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以蓝铜矿等天然矿物质颜料着色山川,纯净的植物颜料着色碧水,在单纯、统一的蓝绿色调中又有微妙的变化,正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之美、朴素之美,辅之画家的巧思成就这一震撼的画面。

三、在意境美中欣赏中国画

中国画旨在“立意”上下功夫,而且以传神为要领,其中蕴含的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南宋画家马远,喜爱作边角小景,被世人尊称为“马一角”,其作品《雪滩双鹭》,浓淡墨色描绘出的枯枝、树石和芦草,与留白的积雪处、墨色极淡的白鹭形成对比,黑白浓淡之间充分表现出清冷的意境,达到了画雪得其清、得其静的美感,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齐白石的绘画除在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以外,耐人寻味的意境美更是其传世不朽的关键所在。齐白石老人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进行创作,画面上并没有青蛙,而欣赏者驻足于画面之前,仿佛可以听到蛙声,以虚写实,表现出深邃的意境。人物、花鸟画中的背景常常全部省略,这样一些留下的空白不是无画,而是有画,是更主要的画。脱离了对“意境美”的探索与追求,中国画只是对自然的简单描摹,一幅画假设缺乏意境,就不能够引人入胜、发人深思,难以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想要充分表达意境,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认识描写对象,做到身临其境,细微观察,在理论上要站得高于现实,来观察现实,强调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其意境则会更加鲜明。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中国的传统绘画不是简单的自然再现,是自然与心灵结合的升华,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从而映射出人生追求的高尚格调。

猜你喜欢

王希孟欣赏者江山
留出想象的空白
分析王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成功因素
如诗如画的江山
醉了江山醉了我
高考状元vs高分低能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千里江山图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千里江山图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