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钢琴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0-12-07

黄河之声 2020年23期
关键词:联觉五线谱学琴

程 晓

一、学前儿童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背景下,学琴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但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首先对自己培养的四位学前儿童钢琴学习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尝试归纳出当前幼儿在练琴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伊伊(化名)是一位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孩,爸爸妈妈平时上班很忙,都是奶奶带他来上课,再加上去年家里有了“二胎”,家长精力实在有限,就让伊伊在奶奶家住。她每周最多只弹三次琴,奶奶不懂,伊伊自己练琴也坐不住,经常弹几分钟就喝点水、上厕所,练琴效率很低,布置的作业每周大概只能完成一半,学琴进度很慢。

案例二:小玲(化名)上幼儿园大班,她的理解能力强,手指机能好,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钢琴的学习,课堂上妈妈认真做笔记,把自己没理解的难点反复向老师求证。回家后,妈妈给小玲制定的练琴计划是:每天练习80 分钟,妈妈常说:“学琴要靠自己多练习才能进步,不想练就不要学琴”,小玲害怕妈妈,每天都严格执行妈妈制定的练琴计划,少一分钟都不敢。但课上却偷偷告诉老师,在家练琴一点也不好玩,妈妈太严厉了,不过自己还是很喜欢上钢琴课的,如果可以只上课,不练琴就好了。

案例三:豆豆(化名)是一个上幼儿园大班的男孩,他不喜欢钢琴,可家长看到身边的同事都给孩子报了钢琴班,便执意让他也学。“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促使家长给豆豆报了七个辅导班,有时课外班放学已经到晚上九点了,豆豆又困又累,留给钢琴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豆豆的学琴进度非常慢,两三行的小曲子都要弹一个月左右。老师在课上与家长交谈过多次,可他们认为对孩子的培养还是要以“语数外”这些重点课程为主,至于钢琴课,学着玩玩就好,能来上钢琴课就可以,平时不用花时间练那么久。

案例四:露露(化名)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小女孩,学琴起步比较早,家长希望老师直接从考级教材入手,只教露露考纲的内容,不在其他教材上“耽误”时间,争取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就把十级考完。可是,露露作为一个零基础的中班小朋友,直接学习考级书上的内容很困难,尤其像音阶、琶音等知识点都使她望而却步。满是音符的考级书让她提不起精神,而且曲目一点也不好听,回家磨洋工,哭鼻子也是常有的事。不过家长认为,这只是“瓶颈期”,学琴就像背古诗一样,小朋友虽然不理解,但背下来并不是问题。只要努力,学钢琴也是一样的。久而久之,露露对钢琴的排斥和爸爸的坚持,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家庭矛盾的爆发点。

从上述四个案例不难看出,学前儿童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通常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琴童独自练琴过程中坚持不下来、磨洋工、甚至是抵抗学琴;第二,家长对孩子学习钢琴重视过度或不足;第三,学前儿童课业负担过重,参加课外班数量多,导致分配给钢琴的时间不足。

二、原因分析

针对钢琴学习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不够、缺乏耐性这一普遍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前儿童的专注力本身就非常短,一般情况下仅有5-10 分钟,而一节钢琴课往往在45 分钟左右,老师每天要求的练习时间也有一小时上下,这样的时长远远超出了学前儿童可专注与高效率学习的时间范围。二是音乐中的大部分乐理知识与手型要点对于学前儿童掌握起来确实存在难度,例如:五线谱中的音高位置、音乐术语的识记等等。这一时期的儿童对精细化程度要求高的事物敏感性普遍较差,但在钢琴学习中,又有大量细节需要注意,这无疑是对学前儿童的考验。

针对家长对钢琴学习重视过度或不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部分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用下,不遵循学前儿童学习发展规律,一味按照成年人的标尺来衡量孩子的学习进度,反而造成了孩子内心的逆反和兴趣点的减少。案例二中小玲(化名)的家长对女儿的要求过于严苛,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每天要求80 分钟的练习时间,远远超出了学前儿童的可承受范围。家长对孩子“拔苗助长”式的培养也体现在案例四中露露(化名)的家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要求老师直接从考级教材展开教学,这也是忽视学前儿童学习特点,过度培养的错误理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孩子的钢琴学习持“放任自流”的态度,认为在孩子的钢琴教育方面,课堂上的时间只要把握住,课下是否练习并不重要。殊不知,就钢琴的学习规律而言,课堂学习效率固然重要,但若要对知识完全掌握,还要靠课下大量且反复的练习、理解与磨合。由于学前儿童自制力较差,独立完成课下的练习难度很大,而家长往往又忙于工作,加上二胎政策,很多家庭甚至不能把精力投入在一个孩子身上,忽视和放任导致了练习效果的不理想,又反过来影响课堂进度,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

第三个原因是学龄前儿童普遍参加了过多的课外兴趣班所导致的练琴时间减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用铺天盖地的课外兴趣班来弥补育儿上的焦虑。这些课程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和学习精力,导致他们在练琴的时候早已是身心俱疲,根本没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虽然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了音乐类的兴趣班,但仍有部分家长认为音乐与“语数外”这些学科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即使选择音乐,也常常要让位于其他“重点学科”,更何况音乐学科在时间、精力、金钱上的投资回报往往不成正比,是一个投资收益率较低的学科,就更加无法得到家长的“赏识”。

三、解决的对策

学习钢琴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精神,从小树立勤奋品质,锻炼坚韧意志。音乐是美妙动人的,但想要做到娴熟驾驭并非易事。钢琴的学习需要配合大量的训练,这种训练是以恒心、毅力、专注力为基石,用手指带动全身主要肌肉群为弹奏媒介,辅以眼、耳、脑、足等多感官的高度配合,并通过类似专业运动员般的大量训练才能实现钢琴表演的水平,单凭孩子的一时兴趣或者父母的威逼利诱是不可能达到一定高度的。因此,为了提升学前儿童的钢琴学习效果,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引导儿童发挥想象力和音乐联觉能力

积极引导学前儿童发挥特有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制力。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属于通灵的阶段,世间万物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接受具象的物体,并富有同情心和通感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亦是音乐联觉的前提,是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发生对应关系的中介。引导学前儿童将“听-视”联觉,可以听出远近、明暗;“听-触”联觉,即产生了软硬、深浅;“听-动”联觉,便可旋转,流动,跳跃;音乐与人内心的情感联觉,就有了欣喜,激动,兴奋,伤感和忧愁。其中,由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曲家若斯坎发明的“绘词法”是一种直观描绘音乐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创作的作品往往对学前阶段喜好图形和具象表达的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全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二级曲目河北民歌《小白菜》中就大量使用了“绘词法”的创作理念,塑造了一个幼年丧母,孤苦无依的农村小女孩形象。在主题旋律中,“sol-mimi-re”、“sol-mi-mi-re-do”的音符走向每句都是向下的,音画式的创作手法将“听-视”联觉,仿佛看到了小女孩愁苦的叹息。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绘词法在对歌词以及音乐形象进行描绘的同时,也赋予了抽象的音乐一定的象征意义。

(二)树立孩子正确的学琴观念

家长在学前儿童的钢琴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做到及时督导,又要注意锻炼孩子独立练习的能力,找到“适度培养”的平衡点。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可见,对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其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家长应正确看待钢琴学习所带来的教育价值,破除“唯考级论”、“唯比赛论”,避免过多的理论灌输。

(三)结合学前儿童学习特点进行教学

学前儿童在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对精细化程度高的事物(如:五线谱中各音高位置、不同音符休止符之间的细微差别)理解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若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用概念性的“五线四间”讲解五线谱知识,往往会造成幼儿学习中枯燥感的生成和兴趣点的减少。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时,要结合学前儿童对大面积、粗线条以及颜色鲜艳的图案感知力高的特点。通过教具制作,加强幼儿对音乐知识“形象化”的感知,例如:用白板和彩色圆形吸铁石讲解五线谱中音符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吸铁石,由此加深对音符音高关系的理解。而对“五线四间”的介绍则可使用实物的空间感来进行建立,例如:让学生将五线谱当作四层住宅楼,每层楼里(每个间中)分别住着自己的一位好朋友,楼梯间上(五线谱的五根线上)住着好朋友们的宠物。这种方法不仅调动了孩子的想象力,也使陌生的五线谱变得生动形象。与此同时,及时收获教学反馈是检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重要手段,让学生课下自行绘制五线谱,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并对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学习质量进行监测。

(四)选择可调动“多感官”的钢琴教材

随着适龄琴童的增加,钢琴教材和学习资料也日益丰富。由于儿童对画面的感知力要早于对语言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倾向于选择彩色印刷,绘制图画的教材,这将在构建音乐画面感、方向感、节奏感等音乐联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上海音乐出版社与日本雅马哈音乐娱乐股份公司授权联合出版的《看漫画 学钢琴》系列教材将漫画与短小的音乐片段结合,原本枯燥的手指练习辅以漫画的描绘,使得音乐拥有可视性,再加上儿童特有的想象力,音符就和孩子们互动起来。例如:在训练“落滚”、“落提”的时候,搭配了一个小朋友刚睡醒“打哈欠”的画面,手指的运动伴随着“哈-欠”的律动,让原本机械的动作真实可感,简单易学。对学龄前琴童而言,半连音与半保持音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但在这套教材中,作曲家和绘画家巧妙的表现出了小朋友挑战平衡木时,畏首畏尾的心理斗争,以及颤颤巍巍的步伐,并以此调动琴童的想象力及多感官联觉,更好的理解半连音的弹奏方法。在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引进发行的钢琴教材《钢琴手指操》中,记录了30 余种钢琴演奏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手指运动,如:拇指训练、手腕练习、手臂运动以及双手配合等等。这套教材的独特之处在于,每首曲目都会搭配一个简单的图案来表明手指、手腕、手肘及手臂的运动轨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琴童先在空中熟悉图案描绘的运动方向,然后再将动作融入到弹琴的过程中,在练习中多次磨合,使演奏过程中运用到的所有关节和各个动作顺畅协调。通过这套教材对图形的勾勒和漫画的展示,使儿童意识到音乐的起伏与身体的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谱面上印刷的音符,不只是琴键上的音或是手指的机械运动,而更多的是肢体多关节自然运动作用下的产物。

结 语

钢琴的学习有利于学前儿童智力、情感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与琴童人数也与日俱增。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普遍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家长对孩子学琴的重视过度或不足;琴童参加课外班过多,与练琴时间冲突,是当今学前儿童钢琴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应通过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培养音乐联觉能力调动学琴积极性;转变过去以应试主导的传统学琴观念,以培养其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将音乐理论与儿童自身发展特点相结合,辅以教具教学,加强幼儿对音乐知识“形象化”的感知;倾向于选择彩色印刷,绘制图画的教材。

猜你喜欢

联觉五线谱学琴
孔子学琴
天然的五线谱
你是联觉人吗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孩子们的五线谱
秋的五线谱
音乐迪斯尼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