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法国理论在中国的回顾与前探
——“法国理论在中国”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2020-12-07杨紫琳桂思琪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德里达福柯教授

杨紫琳 桂思琪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上海大学法国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次题为“法国理论在中国”的高端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首日,参会的各学者对法国理论的概貌做了一次回顾性定义和评估。来自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历史系副教授Julian Bourg从语言的不透明性、歧义性和自反性,主体的解散和对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质疑,由欲望所掀起的性别革命,对历史进步论的怀疑,以及在政治上“去中心化”以建立“非国家”政治这5个维度对法国理论进行了考察。此外,他还以毛泽东思想在法国的传播为例分析了法国理论与中国思想的关联。他指出,法国理论在西方的影响力已经被逐渐削弱,或许法国理论的未来就在中国。来自清华大学的汪民安教授从法国理论对萨特的主动性与理性的批判和对尼采思想中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继承这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了法国理论的介入性与实践性、它的跨学科性,以及其写作的实验色彩等多个特点。他认为法国理论经常对越轨者进行推崇和辩护,是一种充满了激情的创造性生命哲学。法国理论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它是最好的艺术品,所以它在中国能否被使用其实也并不重要。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的Evelyne Grossman教授的发言也同样提到了法国理论的跨学科性和非等级化,并指出女性在其中由于没有发出自己别样的声音而未能持久出现。她认为由不对等的现象引出的赋权(empowerment)概念不是对法国理论中女性缺场的最好回应,因为它仍然无法摆脱权力斗争。法国理论的真正原创性在于它提出了另一种自尼采发展而来的模式:思想不再是思想的权力和赋权,而是它的丧权;它渴望否定与缺乏,居于不稳定的平衡中,从而拒绝了教条与信仰。Patrick French是伦敦国王学院的法国文学教授,在这次会议中对法国理论话语中“游戏”概念做了一个详细的谱系学式的追溯。在他看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巴塔耶和本雅明就已构建了一个游戏的空间。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地平线,人类在那里从对权威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在他们之后,德里达和阿甘本又分别用此意象颠覆了在场的形而上学和社会的“至尊性”,把“游戏”概念提升到政治、历史和伦理的层面。

回顾性定义和评估之后,中国学者总结了法国理论在中国的整体面貌。复旦大学的陆扬教授将80年代的存在主义定为被引进中国的第一个法国“理论”。他认为从结构主义开始,中国对“法国理论”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着美国走的。陆扬教授重点介绍了拉康、福柯、德里达、德勒兹等(后)结构主义者在中国的被翻译和接受,同时也谈到了几位目前在中国备受关注的思想家,如巴迪欧、鲍德里亚、列斐弗尔等。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旭教授强调了接受史的复杂语境在于法国理论是随英、美、德思想一起涌入中国的,缺乏学术的代际传统。他区分了4个10年:1979年至1989年是康德及海德格尔的热潮;1993年至2001年,韦伯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及福柯的权力分析成为主流;2001年至2008年以施特劳斯为中心,保守主义兴起;2008年至今,福柯的“生命政治”激励着现代性话语的探究。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系教授Anne Sauvagnargues则做了题为《形而上学的生态转向》的演讲。她一开始便反驳了地缘政治,认为欧洲至上主义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哲学方法,法国理论的精髓就是改变哲学与白人至上之间的关联,从而将中心移至边缘。这种转移的关键是形而上的生态转向。该转向源自柏格森,一直延续到德勒兹、瓜塔里,强调的是主题对意象的身体上的直接感受而不是对它的表现(representation)。她以移动影像为例,介绍了柏格森、鲁耶及西蒙顿对德勒兹电影理论的影响,以及个体化(individuation)和技术的关系。

整体回顾后,会议第二天上午回到了法国理论发展的初期,即语言学和现象学问题,并对具体理论家进行重新阅读和阐释。

长江学者金惠敏从雷蒙·威廉斯、德国概念史学派以及阿尔都塞等思想家谈起,探讨了“关键词”在哲学及政治上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关键词是打开哲学堂奥的钥匙,同时也是文本的关键;在更广泛的文本意义上,关键词又是一种文化性存在,人类的生活和历史实际就是由关键词建构而成。中山大学的屠友祥教授则对索绪尔语言学中的“居间介质”做出了介绍。屠友祥教授提出,居间介质实际上是形式和意义互相蕴含,互相实现的结果,这打破了学界对索绪尔语言系统中“能指-所指”二元论的传统看法。他认为索绪尔理论的立足点实际上在言说主体的语言意识,所以结构并非“无主体”。屠友祥教授首次把能指和所指的关系确定为“以有限的符号表达近乎无限的意义”,反驳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两者关系“任意性”的普遍理解。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Laurent Milesi教授反驳了中国学者对德里达关于汉字的非语音处理的误读。Laurent Milesi教授提出,尽管德里达有力地驳斥了这种误解,但对德里达幻想的“民族中心主义认为自己是反民族中心主义”的指责却一直存在。通过探讨“他者的德里达幻觉”作为“他人自己的幻觉”这一指控,Laurent Milesi教授分析出了某些中国学者对德里达关于汉语表意文字的论述的持续误读。

法国里尔大学教授,福柯研究中心主席Philippe Sabot通过回溯福柯20世纪60年代及之后对现象学的批判,指出考古学部分源自其早期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关注。他以福柯50年代关于“胡塞尔现象学中的‘世界’观念”的未出版手稿为起点,探寻了福柯如何从现象学出发,在后十几年间对知识和话语考古学的展开条件做出界定。由此,他发现了福柯思想与现象学路径(由胡塞尔、海德格尔、黑格尔三者思想交织所构成)之间的衔接,为福柯研究带来崭新的动向。

会议下午展开了法国理论所涉及的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探讨,并深入到文学语言“不可能”的维度上反思了语言的策略与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娱玉副教授通过理解福柯对文学语言和绘画艺术的分析,得出了只有主体隐退之后,语言才能重新找到言说可能的结论。她认为,语言、文学、艺术在福柯的思想中具有走向外部的先锋性和颠覆性,拥有“僭越”和生成的可能。同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嘉军副教授则梳理出了列维纳斯思想中对文学和艺术的思考,尤其是文学中带来的“形而上的焦虑”为他的伦理哲学奠定了基础,为他对本体论的超越带来了可能。王嘉军副教授还展望了一种列维纳斯式的批评观。他认为,批评必须时刻谨记其“为他者”的宗旨,从而才能构建一种新的哲学批评模式。武汉理工大学的柳文文副教授提出,布朗肖的文学创作中,其语言的否定性、物质性、中性化的叙事策略斩断了语言和现实之间的直接联系,使之成为一种只重视形式的纯语言。她认为,布朗肖的语言超越了故事逻辑本身,从而产生出了新的意义。上海交通大学的Arleen Ionescu教授在“恐惧产生于虚无”的透视法下探讨布朗肖与贝克特在《等待,遗忘》和《无尽的谈话》中进行的复调对话。Arleen Ionescu教授提到,作品中对话意义的丧失趋近虚无,而虚无沿着海德格尔的路径成为了一种可以在焦虑中暴露出来的情绪。

中山大学副研究员Maxime Philippe对最近发表的德里达1975—1976年的讲座《生与死》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在德里达那里,“死亡”,如写作一样,有抵抗知识和权力的可能性。德里达对幽灵的不断唤起瓦解了西方笛卡尔式主体和它的逻辑。Maxime Philippe还进一步讨论了德里达理论中死亡和主权的关系,并将它和福柯及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做了比较。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胡继华教授则以《不可能的诗学——德里达思想再探》为题对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独异性进行探究。他提出,德里达的“文字学”实际是对受制于在场形而上学的西方思想史进行的批判,而“文本实验”则质疑了文类的法则。不仅如此,德里达的“伦理转向”也颠覆了正在衰落的“后现代思想”及犬儒主义;他的“幽灵学”也直指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表现出的是其背后“人之为人”的绝对责任感和永恒的悲剧意识。胡继华教授认为,这些正是德里达对不可能诗学的寻求。

会议第三日先进入了主体和欲望的探讨,然后考察了理论与社会、政治和实践的关系。

中山大学副研究员卢毅探究了萨特与拉康思想中欲望主体的相似点和微妙而关键的差异,意在勾勒两种不同的主体的哲学处境。他指出,两者都确立了欲望主体及其伦理地位。此外,两者都澄清了自我是欲望主体的对象,而欲望主体的地位却唯在与他者关系中才奠定。华东师范大学的姜宇辉教授以巴塔耶的《艺术的诞生》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恢复当代艺术精神性的问题。巴塔耶的“僭越”体验超越了黑格尔的“否定”,从而导向对“精神”的重新理解。再者,作为起源的僭越运动既可由低到高导向人之间的精神交流,也可由高到低地经历非人化的变形。由此人凭借僭越重新缔造出神圣之“合体”,敞开了艺术“再魅”的可能。

孙晓忠教授讨论了阿尔都塞思想在中国接受语境下的两个要点。一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国家机器之间的法权是资产阶级产物;二是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包括下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再生产通过镇压国家机器保障、意识形态是自动运行的物质存在等。美国维拉诺瓦大学的Gabriel Rockhill教授通过考察历史揭示了法国理论的代表人物(福柯、德里达、拉康等)与“68年思潮”的实际关系:他们或未参与,或持敌对态度。但通常他们被认为与“68运动”有着密切联系;而真正的反资本主义革命者如萨特则被抛除。Gabriel Rockhill指出这就是历史上的商品拜物教:缔造“68神话”来宣扬所谓激进性。1968年后法国理论作为一种话语论述技巧被推崇为最具批判性的理论,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而实际上,它已成为一种话语权,对资本主义毫无威胁。英国利兹大学教授Andy Stafford则从非辩证法(undialectics)的角度来分析法国理论和政治的微妙关系。他认为非辩证法,即有意瓦解黑格尔螺旋形上升历史辩证法的模式是法国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以巴特1958年关于伏尔泰的一篇评论为例,指出巴特一方面否定了伏尔泰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即后者对“宽容”和反教条主义的呼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已完全显得过时;但同时,伏尔泰的“无用”又影射了20世纪大规模暴力的匿名性和集体的沉默,包括当时正在发生的阿尔及利亚战争。

此次会议历时三天,各国学者本着融会中西的原则进行了深度交流。讨论环节极为热烈,在多个学术问题上展现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交锋。

猜你喜欢

德里达福柯教授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今天我们如何谈论福柯
作为直言者的福柯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福柯美学视阈的贾樟柯电影研究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