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的音乐学分析

2020-12-07

黄河之声 2020年23期
关键词:仲夏夜门德尔松序曲

郭 轩

一、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音乐背景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他四岁开始接受钢琴教育,九岁就以钢琴家的身份公开演奏,到十一岁时就他已有50 多首作品,被称为“音乐神童”。他在十七岁的时候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仲夏夜之梦》写的配乐《仲夏夜之梦》序曲。

这部作品充满浓郁的神话情调,神秘的色彩和梦幻般的仙境,以及从大自然中散发出的诱人气息,被门德尔松用音乐艺术表现了出来。这部作品不仅是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音乐翻译,更是门德尔松用活泼生动的音乐语言对莎士比亚这部经典戏剧的深刻解读。

二、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音乐分析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为奏鸣曲式结构,作品调式为E 大调,是一首四四拍的快板作品。

作品的呈示部一共250 小节,包含引子、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结束部五个部分。乐曲的引子:共7 小节(1—7),音乐从四个平静的和声进行开始,由木管乐器组合奏。作曲开门见山交代了戏剧发生的场景为幽静梦幻的森林。引子从第6 小节开始完成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结束在在e 小调mi sol xi 这个主和弦上。

主部主题:共54 小节(8—61),该主题在配器上使用的主奏乐器的是小提琴,采用断奏和拨弦的弦乐演奏技法,音乐极具动感,多声部中偶尔伴随木管的和弦长音,好似森林中的精灵时而飞舞时而驻足嬉戏打闹。主部主题也被称为“精灵主题”,贯穿作品始终。从e小调开始,经过了多次的离调和转调,最后在第61 小节以结束在xi re #fa 这个e 小调的属和弦上。

之后为连接部:共77 小节(62—138),与主部主题写成鲜明对比,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力度上做到了突强,从音乐作品录音分析,多位指挥家在处理连接部时候,都加大了力度的处理,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并且完成了多次转调离调,最后回到了E 大调。连接部是一个描写森林中国王和王后的主题,也将音乐带入了第一次的高潮,这个连接部的音乐与引子和主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整首作品突然豁然开朗。从120 小节开始由长笛担任独奏,音乐突然安静下来,接下来出现了单簧管与小提琴的演奏,音乐很自然的进入到副部主题。

副部共56 小节(139—194),是描写主人公的爱情主题,由小提琴奏出悠扬的舒缓的旋律线,音乐下行音阶排列。作曲家巧妙的运用木管、铜管穿插在多声部配器中,诙谐幽默打破了悠长旋律线,作曲家用类似美术画笔式的手法,用音符描绘了戏剧的幽默感。副部主题依然为B 大调,接着进入结束部。

结束部共56 小节(195-250),伴随着几组和声连接后面出现了新主题:乐队启奏的方式演奏舞蹈性主题,结束部有多次离调,最后以B 大调主和弦结束。

展开部:共144 小节(250—393),音乐素材以主部主题为基础,作曲家在弦乐配器上采用高、低音区连续转换,其中加入管乐合奏的和声连接,增添魔幻色彩,精灵的主题经过多次转调发展。到第360 小节,爱情主题片段又再一次出现,情绪哀伤好似再现主人公的感情此起彼伏,波澜不断。

《仲夏夜之梦》的再现部与呈示部有密切联系,从394 小节至686 小节,与呈示部一样有4 个部分。主部相对于呈示部主部略有缩减,而连接部被直接省略,从主部直接进入副部爱情主题,爱情主题出现在主调E 大调上,给人美满和谐之感,用以描述戏剧中幸福美满的爱情结局,音乐与戏剧结尾交相辉映,用甜美的乐句替代了之前忧伤的爱情主题,预示着戏剧美好的结局。

音乐最后的67 小节的尾声部分:爱情主题得到进一步发展到达了戏剧般的高潮,作为戏剧中最重要的爱情主题,也是莎士比亚戏剧爱情观的重要体现。在音乐的最后,门德尔松为追求音乐的完整性、统一性。木管乐器合奏的和声连接再次出现,小提琴模拟精灵嬉戏打闹的,又将音乐重新带回了神秘莫测的幽静森林,作品首位呼应,音乐作品给听众一种戏剧般的完结感,

三、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的联系

从意大利歌剧的空前繁荣,再到希腊悲喜剧的萌芽阶段,戏剧和音乐就密不可分。缺乏语意表达的明确性,使音乐并不适合呈现事实,更适合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感受。但音乐具有的感性、多层次、抽象的特点与戏剧本身融合,有助于欣赏者感受戏剧精髓、重塑角色,更深层的走进戏剧本身。

(一)叙述性

叙述是文学作品创作中最基本的手法之一,事物进行与发展、人物的交锋与经验都要靠叙述这一手法才能发挥作用。乐句虽不及文字的表达直接,但是风格各异的主题动机在作曲家的创作中,展现戏剧情节发展。在《仲夏夜之梦》序曲中,门德尔松用了一系列的动机变化与连接,将这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用旋律塑造出来了。

序曲从四组和声连接开始,在木管和圆号轻奏下展现了“仲夏夜”故事发生的场景,使乐曲一开始便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与原著的梦幻仙境交相辉映。

随即便出现了呈示部第一主题“精灵主题”。这一主题活泼轻盈,从小提琴在高音区演奏的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开始,这一主题旋律的活跃进行,好似森林中小精灵们在虚幻的仙境中自由嬉戏和相互间的追赶,“精灵主题”作为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在乐曲中多次再现,证明了小精灵这一人物在连接不同故事场景中的作用。

接下来的连接部主题“舞蹈主题”用了E 大调,E 大调在感情色彩上明亮,表现了小精灵的翩翩起舞下国王和王后的甜蜜幸福,也表现了忒修斯和希波吕忒沉浸在蜜月中的快乐。来自王宫和森林两对主人公的出现引出了甜美抒情的副部主题“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好似恋人间的窃窃私语,它由弱奏的弦乐器富有表情地奏出,旋律的进行与主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甜蜜梦幻的情侣爱恋。

除了甜美的爱情主题,与之对立的表现忧伤的爱情主题也多次出现。剧中的两位女主角海丽娜、可狄米特律斯都为爱情忧伤不已。在精灵的捉弄下,忧伤的爱情主题预示着情感路上的各种挫折,这也是门德尔松对于莎士比亚爱情观的音乐刻画。

这时“精灵主题”以短小的经过句偶尔出现,在原著中几对年轻的恋人也在经常被精灵捉弄,门德尔松对于原著细致的刻画,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呈示部中的另一个主题——“恶作剧主题”是在管乐演奏的背景下,小提琴奏出的富有活力、音程大跳的旋律进行,好似一群小丑的吵吵嚷嚷的舞蹈,这一主题的出现完美再现了剧中那段荒诞滑稽的戏中戏的场景,这些市井小人物用这奇怪的表演方式诠释着他们排演的戏剧,恶作剧主题的最后四个音是正是模仿这段戏中“喺嚯”的驴叫声。

《仲夏夜之梦》戏剧中另外一个重要场景是雅典公爵忒修斯的宫殿,作曲家创作了“宫廷号角主题”来模仿戏剧中的号角,主题出现很好了切换了戏剧场景,旋律尊严辉煌。与序曲开头的木管乐器吹奏的神秘和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处是冷峻森严的皇宫、一处是神秘幻化的森林,一虚一实,对比强烈。

(二)戏剧性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戏剧冲突在奏鸣曲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奏鸣曲式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如一部戏剧,我们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都有完整的结构,即使某些作家极力去打破这种规则,但是一部戏剧作品的四要素: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戏剧的高潮,最后的结局必不可少。门德尔松巧妙的使用了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完美的复刻了戏剧的各个部分,而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可以将不同形象,不同性格的人物准确用主题的方式描述出来,写成鲜明的对比。戏剧中最终的部分就是二元对立两个人物发生矛盾的激化,而奏鸣曲式中的展开部完美的再现了这一过程,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发展恰似戏剧发展中的激烈交锋,然后当音乐进入再现部时,戏剧也逐渐接近尾声,再现人物的变化,重新交代了主要人物的形象,也为戏剧的结局埋下铺垫。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采用结构自由的奏鸣曲式。其中的“精灵主题”、“舞蹈主题”和“爱情主题”性格各异,分别代表诙谐的精灵、欢快的庆典和柔美的爱情,这三个主题不仅形成对比,还形成了戏剧化的融合。不同主题的安排使戏剧的叙述清晰明了,而音乐中的戏剧性体现在不同主题的对比,它加深了戏剧冲突的张力。

四、从序曲的看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音乐性

(一)从“精灵主题”和“恶作剧主题”对《仲夏夜之梦》中的丑角分析

“精灵主题”序曲中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反复出现,贯穿整个乐曲。在“精灵主题”四次出现中穿插了爱情主题、忧伤主题、工匠波顿以及精灵的恶作剧主题、公爵号角主题,时而优雅抒情、时而顽皮、时而庄严,旋律轻盈、灵巧、跳跃,贯穿始终奠定了全曲的基本情调,将戏剧情节一一展开。莎士比亚塑造的精灵形象,为了突出他们的魔术师功能,所以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神话传说中英雄所具有的两重性格特点,既是造物者,又是恶作剧者。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将小精灵帕克当作自己的化身,参与故事当中,将故事情节弄的复杂多变,同时又在最后将一切回归原位,修正了两对恋人的爱情秩序,成就了他们的美好姻缘,又戏弄了仙后,产生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又为解决仙王仙后的矛盾创造了条件。给读者带来一场超凡的、完整的情感盛宴;同时又希望读者可以永远沉浸在自己为读者编织的美梦中不要醒来。

“恶作剧主题”中最后四个音模仿驴叫声,用来塑造了另外一个丑角波顿,在《仲夏夜之梦》剧中波顿具有一般小丑滑稽幽默的特质却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小丑波顿的参与下,其他人的言行无一例外的丑角化。神圣的仙王仙后,温柔的情人,情同手足的朋友最后演变为仇人、情敌,各个面目可憎,言语粗鄙恶毒。门德尔松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戏剧特点,用模拟驴叫来表现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二)从序曲中主、副部主题的对比看《仲夏夜之梦》的二元对立结构

从门德尔松的序曲中,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笔下的《仲夏夜之梦》人间与仙界、庄严的宫殿与幻化的森林、美好的爱情与荒诞的闹剧在巧妙的戏剧结构形式下冲突对比,跌宕起伏,带给我们的却是和谐统一,满含深意的戏剧感受。从门德尔松序曲中主题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充斥着一种西方思想二元对立观念。从故事场景来看,魔幻幽静的森林和郊野代表着梦幻、自由、触不可及,而仙王仙后居住生活的宫廷代表着克制、伦理、秩序。

《仲夏夜之梦》正是描述了统治和权力下,相恋的人选择魔幻的森林和郊野去追求自由与爱情,逃离规则和父权的压迫,在序曲中精灵主题的贯穿全曲正是门德尔松为塑造自由与平等而创作的,也反映了门德尔松与莎士比亚相同的爱情观。

从音乐的美学角度去分析,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自律性的特点造成了音乐本身和听众的之间的关系本身也是二元对立的。戏剧演出也有同样的美学意义,创作者和舞台上的演出和观众之间,也是一种二元对立关系,艺术作品的目标和主旨何在,观众的建构与诠释很大程度上与创作者本身也是处在对立的两个方向上的。

结 语

门德尔松创作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是一部戏剧冲突强烈的浪漫主义艺术作品。通过不同音乐主题塑造了角色、不同音乐主题的连接和剧情一同发展、不同音乐主题性格迥异为戏剧的冲突添加了浪漫的色彩。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是对莎士比亚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作品风格最好的刻画,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阐释了音乐的文学性,用模仿、刻画等手段模拟人物音响,用乐句作为画笔描绘中戏剧中场景,是美术、音乐和文学多种艺术形式的碰撞,也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再次去漫游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

不同的旋律形态,描写的是戏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十六音符的上下起伏描写着精灵的轻盈活泼,下行九、十度的乐句模仿驴的叫声惟妙惟肖,滑稽幽默的丑角活灵活现。神秘幻化的和弦带给我们的音乐背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发生在神奇世界里的爱情故事,庄严的号角声又带我们来到严谨的法律和庄严的宫殿前。

音乐本身无法完全描述戏剧,但当音乐与戏剧作品相结合,音乐让戏剧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层,也扩大了戏剧的张力,具有感性的,超越语言表达的优势。从序曲中我们看到了莎士比亚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场景特点、戏剧结构。莎士比亚用轻松的喜剧氛围中探索了爱情观、权力和社会,门德尔松通过奏鸣曲式完美的再现了莎翁的《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特点,在旋律和配器上,又不失为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自律和他律两个美学维度都是一首完美的作品,是一次戏剧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碰撞。

猜你喜欢

仲夏夜门德尔松序曲
走进课本里的春天
性感序曲
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春之序曲:创新聚力谱新章
春节序曲
仲夏夜之梦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二)
门德尔松的诚实
诚实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