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差生学习兴趣
2020-12-07杨华
杨华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东关小学,山东 菏泽 274700)
在开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时,为了真正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投其所好,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差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不断的学习与鼓励中,逐渐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为了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落实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一、加强与差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差生参与力度的提升
由于差生自身的基础较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没什么兴趣,成绩很容易便会一落千丈。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需要注重差生参与力度的提升,加强与差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每位差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达到提高互动效果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需要加强对于背景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觉效果。
例如,当在教学有关圆锥体积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首先与学生们一起制作一个透明的圆锥与一个透明的圆柱,接着再使用这个制作的教具来进行学习。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进行比较,在圆锥中盛满水之后注入到圆柱内,可以看到刚好是圆柱的三分之一,这就代表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差生自己多制作几个圆锥与圆柱,反复试验,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定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去剪如何去拼,真正学会这些数学知识与数学定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效率。
二、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对于空间形式以及数量关系的概括,特别是在开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生活,将生活作为教学源泉,通过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使得数学教学的资源能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多的数学资源,包括画画解题、销售物品、时间计算、加工零件等,无论在哪样事物中,都能够找到数学教学资源。特别是对于差生而言,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本身就没什么兴趣,这时候则更加需要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在教学“元角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将日常生活中购物的事情作为教学的素材。在上课之前,教师首先可以问问学生们:大家都在日常生活中购物过吧?购物是一种什么感觉,想不想学会怎样可以更加实惠地购物?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便会被教师吸引,并且回答教师“想学会”,这个时候,教师则可以更好地引入购物这件事情。教师可以扮演一个销售货物的售货员,而学生们则可以扮演购买东西的人,教师可以写出销售的东西,让学生通过计算来买到更加实惠的东西。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篮球25 元,精品篮球35 元,自动铅笔10 元,普通铅笔1 元,接着让学生们计算一下50 块钱要怎样买才能更加划算?通过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可以真正活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身的研究欲望,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教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大部分学生依旧喜欢游戏教学这种方式,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迎合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游戏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不仅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例如:当在教学《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与学生玩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将基本的位置方向知识传授给学生,接着再设计一个游戏。教师可以首先站在教师的后面,问问学生自己现在位于讲台的哪个方向、哪个位置,又分别在同学们的哪个方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移动位置,并且将教师或者讲台作为参照点,说说自己移动到了哪个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真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直观更加清晰,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最终落实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差生的兴趣培养,大部分差生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教师则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的教学多一点乐趣,多一点活力,便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学生会更加充满挑战心与好奇心,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得到提升,采用更加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真正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将无趣变为有趣,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效率,使教学的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