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务协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2020-12-06张德杨
张德杨
摘 要:科研项目经费是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经济保障,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有效性直接决定科研项目经费的安全顺畅使用。本文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要求,从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和功能设计等方面探讨构建基于业务协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系统,将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嵌入系统之中,规范科研项目经费收支行为,保障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业务协同;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8-0028-03
Building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Based on Business Collaboration
ZHANG Deyang
(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are the economic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directly determine the safe and smooth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based on business collab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overall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function design. It embedded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 into the system, standardized 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behavi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ensu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eywords: business collabor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funds;internal control
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1],财政部于2012年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2015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为行政事业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已超过2万亿元。随着科研项目经费额度不断增加,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数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了建章立制,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工具和手段作为支撑,内控机制和制度无法得到全面贯彻和严格执行。
构建基于业务协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系统,将科研活动和经费内部控制嵌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以信息化技术实现内部控制智能化、程序化和常态化,将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因素,推动内控制度有效实施,全面防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安全风险。
1 总体要求
构建基于业务协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系统,并在全单位范围内应用,实现科研项目经费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全面防控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各项风险,为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1 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科研项目经费内控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和应用机制两方面推动制度落实,实现全员控制。在系统建设中,领导重视和带头示范作用尤为重要。领导需要大力支持系统建设工作,以身作则,带头坚持系统化办公无例外原则,以上率下,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有效形成上下联动、业务协同的良好局面。同时,单位可将系统建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根据要求设定绩效目标,完善系统功能,推动系统应用,提高全体人员支持系统建设的积极性。
1.2 整体谋划,协同配合
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其所有涉及科研活动和经济业务的部门都要在内控中发挥作用,因此系统建设应将单位所有部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谋划,各部门之间、管理层之间需要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全员参与,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建设需要与科研业务管理融为一体,将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嵌入各个业务流程始终,通过系统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建立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协调机制、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的内控目标。
1.3 风险评估,优化设计
系统建设时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机制。通过梳理业务流程,识别各种风险隐患,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方案[2]。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等,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个环节入手,完善内控制度,设计控制措施,优化系统设计,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以最充分的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1.4 监督检查,持续改进
系统建设需要建立内控监督检查机制,并与内控建设和实施保持相对独立,保证监督检查客观公正。通过对科研项目经费内控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控的有效性,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的缺陷和风险,进一步研究整改措施并探究原因,持续完善系统功能。另外,系统需要根据内控要求和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优化内控制度,调整内控流程,升级内控系统,确保内控有效性,提高内控执行力,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2 建设内容
建设基于业务协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系统,实现预算管控一体化、业务财务一体化、内控管理全程化、财务监督全面化、决策分析智能化的管理目标[3],在确保資金使用安全的同时,畅通合理使用资金的渠道,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科研活动正常进行和科研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2.1 制度管人
在内控制度建设时,根据单位现状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实际需要,全面梳理各项岗位职责,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各个业务事项审核审批的分级授权机制,通过系统将权力分解到部门,细化到岗位,建立集体决策与三权制衡机制,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和制衡,形成领导权力合理化、部门职责明晰化、岗位责任明确化、内部工作协同化的组织体系[2],为内控建设奠定基础,为内控落地提供保障。
根据单位内控制度设计,系统通过岗位职责将用户的对象权限与功能权限进行匹配,从而赋予单位每个人员系统权限,实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设定用户岗位时间,实施定期轮岗制度。所有人员通过系统按规章制度办理所有业务,从计算机技术上对每个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制约和控制,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办事流程的每个环节。
2.2 流程管事
内控系统建设是内控制度系统梳理和流程再造的过程,通过整合业务流程、信息流程、控制流程,明确每个流程的表单、步骤、工作内容和方法等,将内控业务、制度要求、控制方法设置在流程中,实现内控管理程序化和常态化,使内部控制在单位得到全面的贯彻和严格的执行。
系统通过管控流程将科研业务涉及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协同联动,对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实现内部控制,扫除相关领域的盲区、死角、空白点;对科研业务和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动态、全过程监控,实现信息互联与共享,使决策与审核审批过程公开透明,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潜在风险。
2.3 标准做事
系统建设将科研业务经济活动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实现这些事项的执行标准,各个部门和人员按照标准去操作执行,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等风险。系统内置大量标准信息,减少重复性工作和信息传递误差;各类业务标准表单信息根据规定的标准流程自动流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系统将业务标准、业务流程、业务表单、人岗责及流程控制要素按标准进行固化,“把权力关进笼子”,在“统一管控、流程落地、兼顾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从“人控”向“机控”、从“立规矩”向“见实效”的转变,让权力在流程和标准的“轨道”上运行,确保内控管理依法合规,业务经费使用安全。
3 功能设计
根据建设要求和内容,构建基于业务协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系统,实现制度标准、预算编报、经费支出、结题验收、统计分析等功能。
3.1 制度标准
搜集整理科研业务涉及的制度标准,在系统中建立并管理政策法规库、规则条例库、基础信息库、流程库、指标库、知识库、报告库、资源库等。这些制度标准库的运用有利于降低管理的人工成本,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修改、删除有关内容,并更改相应系统设置。单位人员可以根据权限随时查阅相关制度标准,了解业务执行要求,落实各项制度标准,在确保各项业务运行合法合规的同时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3.2 预算编报
预算编报包括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批,是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的主线和开端。预算编报的内容包括项目信息、预算信息、预算明细等,其中预算明细按照规定的经费科目标准编制,形成预算明细子表。系统预设有预算编制规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内容,系统将自动提示不能提交,以保证预算编报符合内控要求。
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预算的初步编制,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科研人员修改和完善项目预算,确保所编制的预算符合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等原则[4]。项目负责人填报完成后逐级提交至部门负责人、部门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审批。单位收到科研项目经费时,财务部门将科研项目经费正式入库管理,单列课题,单独核算,确保科研项目经费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可以根据权限查看所属项目申报的预算和财务部门最终批复的预算。
3.3 预算执行
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最终批复的预算书为蓝本,通过系统科学合理地支出科研项目经费。每笔支出需要明确经办人、项目、支出金额和支出明细等,其中支出明细中支出科目与预算科目对应,并进行计算比对,最终每个项目形成支出信息表和支出明细表。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经费支出申请,但需要确保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剂符合规定的范围、流程、审批等要求,杜绝结题前大量不合理的调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