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

2020-12-06凌世寿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现状,提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对策:准确定位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職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应人工智能发展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搭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教学改革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064-04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第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被提上日程。在“云物大智”背景下,用友财务云、金蝶财务云等财务机器人应运而生,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预见,财务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将会很快到来,大量的基础会计人才将被智能化软件替代,会计工作将从以核算为主转向以决策和管理为主,会计的功能也将从价值反映转向价值创造,这将倒逼会计人才的转型升级。面对当前会计行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这是摆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面前的紧迫课题。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人工智能与财务机器人的概念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财务机器人,又称智能化会计,是指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它主要通过语音录入、自动扫描和智能化的财务软件,自动完成证账表的全套会计核算工作,显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工作效率。

2017年9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推出“德勤财务机器人”,随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引入财务机器人。我国国内最大的两家财务软件供应商用友公司、金蝶公司也相继推出用友财务云、金蝶财务云的财务机器人。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财务服务水平,财务机器人一经推出,已有相当多的企业相继使用,它的应用促进了传统会计行业的快速变革,会计行业将走向颠覆式的发展趋势。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对全国463名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初级会计人员占90.28%,中级会计人员占9.29%,高级会计人员占0.43%;中专以下学历占8.42%,大专学历占58.32%,本科学历占32.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0.86%。

对于人工智能给会计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78.4%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减少了烦琐的凭证录入、填写、运算工作,会计处理更加电子化、智能化;53.35%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增加了预测、判断、决策的信息来源,提升了决策准确度;46%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使会计工作变事后监控为实时监控,从核算转向管理;17.28%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威胁到财务信息的安全,容易造成商业机密泄露。

对于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员具备怎样的能力或品质才不会被淘汰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3.15%的受访者认为应具备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80.78%的受访者认为应具备跨领域融合管理能力,79.7%的受访者认为应具备持续学习能力,70.41%的受访者认为应具备沟通协调能力,70.41%的受访者认为应具备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61.77%的受访者认为应具备会计技能。

从以上调查数据并结合有关专家预测可以看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一是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的会计工作将被智能化替代。人工智能可以在高强度工作下高效运行,解决大量日常发生的标准化工作,比人完成的工作更加出色、效率更高,财务核算扩展到为财务决策提供信息等领域。二是复合型会计人才受到企业欢迎。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指精通与财务会计相关的税收风险控制与纳税筹划、内部控制、预测与决策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能从大局上把握整个企业的资金链及其运营情况,具备财务大数据分析能力并能通过分析对企业的战略部署提出前瞻性意见的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三是会计工作尤其应注重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例如,利用人工智能使财务处理流程自动化、财务决策分析智能化;从烦琐的会计核算工作转向更具有大局观的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工作;正确使用软件,掌握更多软件信息化内容,确保数据的安全;在繁杂的数据中提高风险识别和决策能力,为企业提供战略性的未来规划。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现状

(一)调研对象概述

为了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现状,课题组向广西区内外38所高职院校及1所会计培训机构的85名会计专业院系领导、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及专任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并抽取了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发放及回收问卷85份,回收率100%。参与调研人员构成如下:

1.职称结构:初级15人,占比17.65%;中级40人,占比47.06%;副高27人,占比31.76%;正高3人,占比3.53%。

2.岗位结构:专任教师51人,占比60%;专业负责人12人,占比14.12%;专业带头人10人,占比11.77%;行政管理人员5人,占比5.88%;院(系)领导5人,占比5.88%;其他2人,占比2.35%。

3.教龄结构:5年以下22人,占比25.88%;6~10年23人,占比27.06%;11~20年22人,占比25.88%;20年以上18人,占比21.18%。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对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紧迫性的认识。调研数据显示,对于造成会计工作从核算向管理转型的因素,98.82%的受访者认为是人工智能会计(财务机器人)的应用,56.47%的受访者认为是集成系统的应用,42.35%的受访者认为是无纸化报销技术的出现。即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是大智移云新技术的发展促使会计工作的转型,由此倒逼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面对人工智能新形势,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在闻风而动,调研显示,有62.35%的受访者所在学校对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小范围调整,有16.47%的受访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大范围调整,说明由于智能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及对会计职业的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广大专业教师的共识。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将导致大量的基础性会计人才被淘汰,而作为主要培养基础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哪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47.06%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不清晰,究其原因,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虽然都比较清楚,但当前会计行业仍处在传统会计与智能化会计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如何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能适应这一特殊时期的需要,避免因过于传统难以适应时代变化的弊端,又避免过于超前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性差的问题,成为困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主要难题。

3.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人工智能,会计工作应从“核算”向“管理”转型,从“传统”向“智能化”转型,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课程在转型改革中面临哪些问题?调研结果显示,58.82%的受访者认为专业课程体系不能与时俱进,56.47%的受访者认为专业课程改革滞后。进一步调研发现,课程体系方面,58.82%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核算类课程为主、管理类课程为辅,尚未考虑人工智能类课程;10.59%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以管理类课程为主、核算类课程为辅,尚未考虑人工智能类课程;而只有1.1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以管理类课程为主、核算类课程为辅,兼顾人工智能类课程。专业课程改革方面,伴随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有相当数量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并未设置适应人工智能变化的专业课程,如表示所在学校未设置大数据财务分析、企业业务与财务共享中心、云会计、云代账、自助报税业务与汇算清缴数据分析、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的受访者高达48.24%。

4.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培养学生适应人工智能变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应相应改革。调研发现,32.94%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仍比较单一,仍未能改变“满堂灌”的方式。究其原因,85.88%的受访者认为由于缺乏人工智能会计类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导致无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78.82%的受访者认为,师资队伍仍未能适应人工智能的变化,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5.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财务机器人的到来,意味着原来以核算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需升级重构。调研数据显示,有54.1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适应不了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实践教学方面,72.94%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的实训条件建设滞后,未能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57.65%的受访者认为本校会计专业目前依然是手工与会计电算化实训,仍未实施人工智能会计实训;56.47%的受访者认为本校会计专业仍然是重会计核算实训,轻业财融合、管理方面的综合实训;34.12%的受访者认为本校实践教学体系层次不清,未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创新能力构建。

在实训课程开设方面,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能的重心朝着为企业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转变,而管理会计在帮助企业进行预测、评价、决策、控制和咨询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在会计工作由“核算”向“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管理会计课程实训显得尤为重要。但调研显示,只有47.06%的受访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设了管理会计实训课程,说明仍有半数以上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对管理会计实训重视程度不够。

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实训条件建设未能适应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无管理会计实训室,68%的受访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无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室(或财会商圈),86%的受访者所在学校无财务云生产性实训中心(或财务共享中心)(见图1)。

图1  所在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情况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一)准确定位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对会计人员影响最大的职业能力是哪些?通过对463名企业会计人员调研发现,在通用能力方面,81.86%的受访者认为是信息系统分析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77.1%的受访者认为是财务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最应设置的会计岗位是什么?83.8%的受访者认为是税务会计岗位(税务风险管控与纳税筹划),78.83%的受访者认为是管理会计岗位。这说明,原来以核算为主的会计工作更多地转向财务数据分析与信息系统分析,税务风险控制与纳税筹划,預测与决策、控制与评价等管理工作上。此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80%以上都在中小微企业工作,这与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时,当前会计行业虽然仍处在传统会计向智能化会计转型的新旧交替时期,但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给会计教育带来的新挑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以及会计行业发展态势,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主动适应,充分做好大智移云等新技术、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会计岗位与工作内容的变化等方面的调研与分析,动态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过去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面向中小微企业,具备数据分析与风险控制核心能力,胜任人工智能应用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二)构建适应人工智能发展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否符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需求,决定其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密切关注“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与行业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一是增加新技术与会计融合课程,如大数据财务预测、大数据财务分析、云代账、财务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会计等。调研显示,这在调研对象中,得到79.48%的企业会计人员认同,以及80%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认同,说明在培养学生人工智能会计应用能力方面,无论是实务界还是教育界都有高度的共识。二是增加管理类课程,如企业管理、管理会计、中小企业战略财务管理、财务案例分析、税务风险控制与纳税筹划、业财一体化等。调研显示,这在调研对象中,得到79.7%的企业会计人员认同,以及77.65%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认同,说明实务界和教育界对会计工作由“核算”向“管理”转型有着普遍的共识。三是增加大数据技术课,如数据挖掘、数据建模、数据分析等。调研显示,这在调研对象中,有72.14%的企业会计人员认同,有48.24%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认同。理论界与教育界尽管在这方面有差异,但经过对实务界的进一步抽样访谈发现,企业会计人员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会计工作需要大数据技术职业能力支持。四是增加拓展类课程,如行业会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调研结果显示,这得到66.74%的受访企业会计人员认同、55.29%的受访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认同,说明在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方面,实务界与教育界认识基本一致。

(三)构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要素,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带来巨大的挑战。高职会计专业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人工智能对高职会计教育的新要求。一是创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环境下的信息化在线教学平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慕课、私播课的优势,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广泛利用移动终端,开展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转型的工作需要。二是组织力量,跨界融合开发人工智能会计类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无论是教育界还是实务界都意识到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市面上人工智能会计类的相关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非常缺乏和滞后,影响了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进,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需要在国家专业教指委的领导下,组织相关院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者、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开发者等联合开发高职人工智能会计类系列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此外,高职院校特别是综合类院校,要鼓励会计类专业与信息类专业融合,开发与人工智能新技术、新规则相融合的会计类讲义(课件)教材,重组课程资源,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共享。三是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应用相关方面培训力度,为实施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保障。根据此次调研结果,63%的受访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下,推进新教学模式变革的关键在于提升现有教师的能力。高职院校要加强会计专业教师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财务机器人维护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要定期组织会计专业任课教师参加智能软件、互联网应用技能及会计智能化教学与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人工智能运用技能及人工智能会计教学与设计能力。同时可以结合引进企业专家和精通大智移云技术的老师,还可以专兼结合、校企互通,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四)搭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造升级现有实践教学条件,加快构建由培养“核算型”向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转变,以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是以“业财融合”为中心,依托“一体化财务共享技术技能平台”,引入“学校主体、政府扶持、企业融入”的多元合作模式,贯穿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养,根据“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创新能力”的三层能力培养递进路径,构建以“开放、智能、共享”为理念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业务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具有人工智能特色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加强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方面的实训中心和平台建设,落实和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撑力。调研结果显示,为适应这一变化,有81.18%的会计专业教师受访者认为需要搭建以“业财融合”理念为中心的“业财一体化综合实训平台”,如财会商圈、VBSE;有75.29%的会计专业教师受访者认为需要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教融合的“财务云生产性实训中心”,如财务共享中心、云代账;有62.35%的会计专业教师受访者认为,为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应新建“中小微企业财税数据中心”,以适应“云物大智”环境下产业升级人才需求的变化。三是加大会计转型需要的实训课程开发力度,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人工智能会计应用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调研显示,為适应人工智能新技术及会计人员转型的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增设业财税融合综合实训、财务共享中心实训、税务风险管理与纳税筹划实训、大数据应用实训、全面预算管理实训等5门实训课程,在85名高职会计专业受访教师中,其支持度分别占到77.65%、76.47%、75.29%、64.71%、60%,说明在培养学生会计转型职业能力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

未来的会计行业将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管理会计”的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做的就是要适应变革、拥抱变革、参与变革。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转变思想,抓紧改革,告别过去“账房先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向“复合型、管理型、战略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才能在人工智能的颠覆式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顾东岳.我国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试点高职院校的调研[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4).

[2]章君.“互联网+”人工智能视域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

[3]金维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现状研究——基于江苏省5所职业院校的调研[J].大学(研究版),2019(9).

[4]张明辉.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J].职业技术,2019(12).

[5]罗付岩,班旭.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2018(7).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8A008)

【作者简介】凌世寿(1965— ),男,广西北流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税务会计研究。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