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一览(国内部分)
2020-12-06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优化专项债的五点建议
10月20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0)》。报告客观分析了当前专项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优化建议:继续发挥专项债对稳增长的激励作用;探索专项债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搭配使用方式;优化专项债分配机构;建立专项债的全面风险报告制度;完善专项债的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专项债不能作为PPP项目资本金
近日,财政部公开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295号建议的回复。在回复中,财政部预算司表示,将专项债券作为PPP项目资本金的模式虽有利于带动大规模投资,但容易产生财政兜底预期,层层放大杠杆,风险相对较大,且操作层面存在较多挑战。专家认为财政部这一回复明确了专项债不能作为PPP项目资本金。此外,按照《财政部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PPP项目不得出现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的行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允许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通知包括四部分,共15条,对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适用范围和支持重点、发行条件、支持政策等予以明确。
60亿美元主权债券引入美国境内合格投资者
10月14日,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60亿美元主权债券。本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财政部近年来首次采用Reg S和144A双规则发行,美国在岸合格投资者也能参与其中。财政部指出,本次发行进一步为中资发行主体建立并完善了更具市场意义的收益率基准,体现了中国更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顺应了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促进“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前十个月境外机构净增持超8000亿元中国债券
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央结算公司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超过2.68亿元,同比增长48.53%,此前境外机构已连续三个月增持超千亿元。前十个月,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面额累计净增约8765亿元。
标普获准进入交易所债券信评市场
近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布了《完成首次备案的证券评级机构名录》,共有9家评级公司在列,包括外资机构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这9家机构可对经证监会依法注册发行,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上市交易或挂牌转让的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国债除外),以及相关证券的发行人、发起机构和其他规定的对象开展评级。2019年1月,标普信用评级已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
中央结算公司进一步降费
10月30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决定自2020年11月1日起,在年初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发行人发行登记服务费的费率降低20%。据此,年内预计为地方政府、政府支持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等各类发行人累计降费5亿元,明年预计降费6.6亿元。
中央结算公司与期货市场全面合作落地
近日,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已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各家期货交易所陆续落地,标志着该项业务在境内期货市场的全面实施。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中央結算公司携手各方积极推动债券市场与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持续打造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核心枢纽,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更深层次联动发展。
责任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