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对学校的益处
2020-12-06王雅文
王雅文
摘 要:学校运行管理和发展需要做好各方面工作,才能面面俱到地提供可靠保障,生涯教育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涯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并解决就业相关问题等方面对学校的益处,并重点从生涯教育原则、教师队伍、阶段化方案、模块化内容、全程实施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做好生涯教育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涯教育;教师队伍;生涯教育工作策略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都是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对生涯教育重视不够、有所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培养学生职业观念、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等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生涯教育水平。
一、生涯教育对学校的益处分析
所谓生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接受的与职业紧密联系,以规划未来生涯为主要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而对学校而言,开展生涯教育十分有必要,有利于学生就业发展,进而提高就业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直观的基础支持。就业率是当下学校教育实施情况的重要考核因素,更高的就业率往往意味着学校在教育资源、社会地位等方面占据优势,能够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因此,生涯教育对学校的益处主要体现在学生成长方面。首先,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思想观念的基础。不少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与长远眼光,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下,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往往习惯于依赖父母,自身缺乏长远规划的意识,这对他们进入职场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根据目前的职业学校提供的学生毕业年就业信息相关变动数据就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可以说是一片混乱,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成果以及学生成长发展。因此,学校一定要做好生涯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促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做好职业规划。其次,生涯教育是学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基础手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困难,改善学生毕业即失业窘境的重要政策,同时也是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应当积极响应号召,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而生涯教育正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精神,构建创业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解决毕业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与社会创新型人才缺乏问题的有效方式。最后,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生涯教育和学校课程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并做好生涯发展规划,设置明确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促进社会职业实践与学校教育的深度结合。
二、优化学校生涯教育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生涯教育原则
要想做好生涯教育工作,首先,应当对相应的原则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进而科学指导教育工作合理、高效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和规避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生涯教育必须遵循以生为本原则。教师始终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生涯教育工作也是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而展开,只有将学生放在首位,确保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和配合,才能保障实际教育效果。学校必须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培养,让学生对生涯教育有正确认知,让他们理解生涯教育对他们步入社会、进入职场的重要意义。同时学校还应当高度尊重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地针对所有学生开展完全一致的教育工作,而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开展个性化的生涯教育工作。生涯教育必须遵循关注社会需要原则。生涯教育和课程教育不同,其与社会紧密联系。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生涯教育明确职业规划,提高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需要从生活角度出发,对生涯教育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将职业生涯发展与生活目标相结合。只有坚持关注社会需要,从社会职场环境变化、生活变迁等因素出发,才能为生涯教育的质量提供支持。生涯教育需要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生涯教育和社会需要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学生步入社会与职场后,也必须掌握基本的实践能力。而理论则是指导生涯教育的基础,缺乏理论支撑很容易导致教育管理陷入混乱无序状态,严重影响实际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应当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生涯教育模式,以理论为基础,构建具有高度实践性的教育路径,保障实际教育效果。
(二)打造专业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生涯教育对教师要求较高,学校应当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学校应当对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综合素养提出明确要求,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经验等方面设置具化目标,基于这些目标开展教师招聘、培养与管理工作。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师应当具有高水平的就业与创业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专业技能,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学校基本的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否则生涯教育很容易成为“纸上谈兵”,难以落实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不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和就业。同时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应当积极了解就业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优化就业指导工作,提高生涯教育水平。
(三)构建并落实阶段化的生涯教育方案
职业生涯教育应当具有阶段性,这样既能细化生涯目标和规划,也能根据前阶段实际教育情况对后阶段方案加以优化。一般可以将生涯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专业课程教学和生涯规划相结合,第二阶段着重于明确就业指导要求,第三阶段则进一步强调实践性,深化生涯教育中的实践性。学校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生涯教育方案,突出专业特点,科学设置广泛覆盖三大阶段的方案。在第一阶段,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专业和职业间的关系,鼓励学生规划学业,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职业生涯设想。在第二阶段,应当重点针对学生展开心理测试与调适,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兴趣爱好等进一步对职业方向、目标等加以确定,制定素质培养、技能训练、职业发展计划。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展开择业、就业实践,将学生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和职业市场变化等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实践训练,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在校实践机会,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就业现场招聘会乃至实习活动,促使学生积累就业应聘经验、工作实践经验等,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1]。
(四)探索模块化的生涯教育内容
职业生涯教育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内容,广泛涉及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分析、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内容较杂,使得生涯教育难度较大。为了保障教育实效性,学校有必要探索并构建模块化的生涯教育内容,将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这样既可以更为系统化、科学化地指导教育工作开展,也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围绕部分模块展開教育。当前常见的方式是四模块模式,第一模块为就业基本素质,包含了学生就业应当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尤其要凸显专业特性以及对口职业岗位需求;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分别为学业和职业生涯设计规划模块,是针对特定专业和职业进行生涯设计而形成的相关内容;第四模块为就业实践规划模块,是衔接生涯教育和就业实践的基础内容,是切实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关键。
(五)形成全程实施生涯教育机制
学校生涯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所有阶段,因此必须形成全程实施机制,才能保障实际教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全程实施不仅仅代表着对学生在校全过程进行教育和引导,更代表着多方主体的全过程介入。教师必须全过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指导、帮助,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发现就业相关问题并加以解决。企业也需要全过程参与,以职业岗位为实践前提,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2]。另外,还需要提供全过程服务,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信息获取、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往往难以完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工作,需要学校全过程提供优质服务,如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就业服务网络、实践训练等。
三、结束语
生涯教育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做好的教育工作,事关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等。学校需要基于生涯教育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坚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职业市场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率提升。
参考文献
[1] 邢秀芳,蒋德明,张翠翠,等.生涯适应力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生涯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9(4):79-84.
[2] 江雅莹.浅析生涯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发展的作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2):76-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