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红楼梦》当代价值思考及传播策略

2020-12-06宋东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文化自信红楼梦

宋东

摘 要:《红楼梦》作为古典名著,其中蕴含着深刻意蕴,涉及众多诗词歌赋、园林建筑等知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则应当发挥《红楼梦》价值,为文化自信提供底气与精神资源。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红楼梦》当代价值切入,分析新时期下《红楼梦》传播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红楼梦》;价值;传播策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灵魂,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兴盛,如若缺少高度文化自信,则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文明传承基础上,文化经典则是传承文化的核心与源头,毋庸置疑,《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其中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对我国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应当深入思考《红楼梦》当代价值,通过针对性引导加强名著传播,以扩大古典名著影响力。

一、《红楼梦》的当代价值

近代以来,学术界三大显学分别是敦煌学、甲骨学及红学,但前两门仅有少数专家研究,“红学”则不仅有毛泽东这样的革命领袖参与,还有蔡元培、王國维、胡适等学界泰斗加入,还有众多民众对此十分关注。《红楼梦》思想意蕴之深邃,远超其他文学经典,成为世界性学问。

谈及《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毛泽东曾说:读三遍不够,需要至少读五遍。反复品读《红楼梦》主要在于其是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作品包罗万象,如同艺术宝库,其中酒令灯谜、诗词歌赋、栽种花果、建筑园林、诗词歌赋、医卜星象、琴棋书画等内容随处可见,涉及了众多传统文化,是广大民众认识传统的最佳途径。作者曹雪芹以深沉精细的笔力剖析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教育及道德法律等,将时代风貌展现在书中,其中所描写的爱情悲剧与家族兴衰双重变奏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如张爱玲、巴金等著名作家均为此种书写模式[1]。在《红楼梦语》中刘再复对《红楼梦》具有极高评价,认为其是中国近代文艺复兴的伟大旗帜与开端。在曹雪芹的作品中,深刻反思了人类共同生存困境,其中所提出的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成为了人们的探讨重点。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下,人们受到欲望驱使,经常忘记追问生命的意义与本源,沉浸在物欲之中,而理想人格构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在构建人格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克服人们过度物欲化所造成的人生价值观偏离,而《红楼梦》能够提醒人们成为精神守望者,其精神价值能够推动人类生成自身价值,以回答生命存在与超越这一问题。

二、《红楼梦》的传播策略

(一)开设教育课程

大部分人在接触《红楼梦》中仅以娱乐为主,未能将其看作学习工具,缺少媒介习得能力和对媒介的正确认识,导致在理解和接受信息中存在偏差,对于《红楼梦》出现误解,难以识别传播信息中的错误信息,也无法正确判断红学研究成果。如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中揭秘《红楼梦》系列讲座,部分观点具有争议性,而人们对此盲目相信,应当加强其批判质疑精神,保证人们在面对《红楼梦》的各项信息时作出独立判断[2]。在近几年高考中已经加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加强对《红楼梦》的重视,选入教材之中,让更多学生熟悉它、朗读它、理解它,在科研中强化《红楼梦》学术研究,教学中开展教学比赛,发挥古代文学的文化载体功能。并且,在学校中展开多样化文化竞赛活动,以竞赛形式提高学生对《红楼梦》阅读的兴趣。

(二)多元媒介传播

人们在了解《红楼梦》时主要是源于影视节目,是因为人们正处于消费视觉文化中心。在《图像转向》中,米歇尔界定了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变成以形象为主,尤其是以影像为主的感性主义形态。可见,人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影像,借助影像传达信息、表达感情及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单纯纸质传播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因此,可通过视听影像方式将《红楼梦》文化魅力诠释出来,让受众能够在娱乐状态下得到视觉快感。在校园中可通过影像放映活动,分批放映《红楼梦》影视作品,制作《红楼梦》电子书籍,让习惯于电脑、手机的受众实现便捷阅读,利用数码相机进行电子图像拍摄,以展现手抄本原貌,或是利用电台广播,以有声小说、评书或广播剧形式普及《红楼梦》[3];而在校园之外,则可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方式,根据不同个体文化层次、身份职业、兴趣爱好等,加强《红楼梦》与人们之间的互动,让人们关注《红楼梦学刊》公众号后,即可掌握红学研究现状,获得书讯信息,向学刊投稿,转变以往单线传播形式,实现多元媒介传播。

(三)创新文化品牌

以往传播中,经典名著仅是单一文化产品出版,但在消费时代下,传播语境转变导致传播重点已经从接受者和传播者层面转变成消费者与生产者,从“意义传播”变成“形象传播”,尤其是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下,塑造了新的文化形态。为坚持文化自信,也应当结合新时代情况,创新文化品牌。

《红楼梦》自从以手抄本模式在民间传播后,就成为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以往传播中,受到媒介技术与传播理念的限制,有关《红楼梦》系列品牌开发集中于酒业开发和旅游产业开发中,传播效果与影响范围有限。旅游产业中以1987年版《红楼梦》剧组于北京建设“大观园”,河北修剪“荣国府”,在完成拍摄后,此两处地方作为文化景区开放,通过导游讲解、宣传片播放、销售纪念品的方式,加强游客对《红楼梦》的认知,有效扩大了《红楼梦》的影响力[4]。而酒业开发则是以四川《红楼梦》酒业集团为主,其生产“红楼梦金钗酒”等,经历辉煌后濒临破产,于2010年借助《红楼梦》电视剧酒业广告焕发新生机。

在红学研究中,无论是版本学、曹学还是脂学,都获得丰富学术成果,但民众对于《红楼梦》认知仍然片面,对专论等红学研究了解不多。可利用媒介技术与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影视节目等相结合,开创《红楼梦》文创品牌,以增强其影响力,吸引受众。如曹学作为红学研究的分支,主要是通过研究曹雪芹家史进行《红楼梦》解读,可在传播中打造曹学品牌,在报纸、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开设曹学专栏,借此推送相应图片、文字、视频等,并通过红楼梦书画展、邀请学者访谈、知识竞答、播放影视作品等方式传播《红楼梦》。

(四)活化《红楼梦》

活化《红楼梦》主要是拾起红学经典,挖掘其中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对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梳理,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收藏在禁宫中的文物,书写在古籍内的文字都活起来。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一是做好《红楼梦》挖掘整理工作,其作为一座艺术宝库,其中所涉及的园林建筑、诗词文化、伦理道德、处事原则、茶文化等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红楼梦》是在发扬与继承基础上创新的,人们应当对此珍视并加以挖掘。《红楼梦》崇尚尊重女性、个性自由的观念,应当加以宣扬,其艺术技巧与故事设计,也应当加以总结并应用到艺术创新实践之中;二是寻找新载体,避免好高骛远对《红楼梦》空谈,三是需要对其传统文化与现实意义进行针对性研究,让其能够真正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如家规家训和礼仪文化所倡导的理念可服务于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则挖掘绘画、服饰、饮食、书法等文化底蕴,融入到生活中,形成拥有现代气息与传统底蕴的新生活方式。还有贾探春、王熙凤治家理财的法家文化,针对宁国府弊病实现对症下药,治家有方等,通过此种文化传播,加强文化自信,构建适应新时代的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厚植了沃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而《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是传统文化代表,在文化自信中价值重大。因此,应当通过开设课程教育、多元媒介传播、创新文化品牌、活化《红楼梦》的方式,为文化自信增加底气。

参考文献

[1] 李响.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红楼梦》当代价值思考及传播策略[J].明清小说研究,2020(2):4-12.

[2] 张庆善.文化自信与《红楼梦》的当代传播:谈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2018(4):1-14.

[3] 齐欣.视觉文化中心时代小说名著“读不下去”之困境及生存策略:以《红楼梦》为个案分析[J].明清小说研究,2018(1):19-31.

[4] 林华.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看《红楼梦》在高校的传播策略:以贵州高校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6,8(5):39-42.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文化自信红楼梦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