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助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0-12-06吴来凤
吴来凤
摘 要:校本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对校本教研关注度不够,导致很多活动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从转变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态度、制定教研活动制度、有针对性开展公开课及评课的有效性等方面,阐述其具体的实施策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 农村 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10(a)-0164-03
Abstract: School-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However, due to the weak teachers in rural schools an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school-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many activities become formalistic and lose their original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through his ow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summary, from the change of teachers' attitude to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system, targeted to carry out open class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achie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hool-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Rural area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村学校教师外出学习机会较少,教研评价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教师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致使教研工作出现“蜻蜓点水”走过场,失去了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笔者根据宁波市特级(名)教师带徒活动的实践感悟,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几点看法。
1 转变教师态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在许多农村教师的眼中,体育教研活动就是听听课、聊聊天。还有的老师觉得教研活动浪费时间,每次活动要么姗姗来迟,要么“煲电话粥”。教研活动懒散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家把自己作为活动的旁观者,没有人人参与的主人翁精神。要想转变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态度,改变教师“破罐子破摔”的思维模式,就要让教师知道自己在业务方面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只有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找到努力的方向,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还要“把把脉”,“我能不能成功?”内心的目标要切合实际,“跳一跳”可以达到,而不能过于理想化,以免在实施的过程中打击自信心。
例如邀请同是农村学校出身的知名教师来做“专业成长”的励志讲座,大家对名师曾经在教学中没有领路人,在科研上找不到方向的困扰产生共鸣,对一位由麻将高手到写作高手,从“放羊式”上课到规范化教学的农村教师产生敬佩之情,同是也会让自己陷入自我反思。讲座结束,组织个人发展的論坛比赛,要求每位教师在脱稿的前提下配合演示文稿进行演讲,以反思“前我”,认清“现我”并憧憬“未我”的方式来规划自己新学年的发展目标。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比赛能激励老师认真去思考,斟酌规划的可行性,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二是教师当着大家的面讲出来的计划,在今后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会受大家的监督,有一种无形督促的压力和动力。
2 重视校本教研,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平台。可见,规范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离不开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2.1 教研活动时间的安排
教研活动安排在下午居多,但是体育老师下午至少有2~3节课,其他副科老师下午的课都比较多,主课老师一般不愿意与下午的课对换,体育老师每次活动都得搭着面子去换课,内心无奈的同时对教研活动也逐渐产生了反感与不满的情绪。有些实在是换不出课的老师只能一会儿在操场的东边管理班级,一会儿跑到操场西边听课,看似一举两得,实则心不在焉,顾此失彼。
学校既然开展教研活动,就要让教师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么,在学期初教导处可以根据总课程表综合考量,安排教研活动的时间。比如每周三下午为体育教研活动的固定时间,安排全校无体育课,实在做不到的学校,统一把需要上体育课的班级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剩下的时间组织教研活动。这对于很多没有室内馆,需要在操场进行教研活动的学校来说还可以避免其他班级上课而影响教研活动的效果,确保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2.2 教研活动制度的落实
教研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仅仅依靠教师的自觉性是不够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惰性,时间久了会将论坛演讲时信誓旦旦的承诺都流于形式。
无规则不成方圆,活动的开展需要制度保障,奖罚分明,以此对教师起着约束和激励作用。如教研活动迟到一次扣1分,抽到评课的教师需讲足10min,少1min扣0.5分,延迟交作业一次扣1分,学期初的目标未达成的一项扣1分,一项荣誉加2分等,期末时作为学科考核的依据。
当然完全以制度来约束大家参与教研活动还是不够的。教研组可以偶尔邀请学校中德高望重的领导参与教研活动,让老师在活动的不经意间发现领导也在某一角落认真听课,这不仅能督促教师严以律己的同时,还可以给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出诸多宝贵的建议,促使活动扎实有效进行。
3 打造精彩课堂,提高教学能力
公开课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应该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但由于农村离市区较远,教研员很少来调研,大家没有自我成长的意识,往往都是以应付的心态来完成任务。教师在接到公开课的任务后,会上网找几篇教案,凑成一份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完全依据教案进行教学,以不拖堂为目标,课后随便搜索一篇反思,改成自己的名字后打印上交,这样的教研形式已成为常态。要想让教师把教研课作为自我提升的台阶,教研组就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师安排不同的上课形式,让教师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例如,45周岁以上的教师可以不上公开课,但他要指导年轻的徒弟上公开课,徒弟的各项表现与师父挂钩。新教师可以自选上课内容和班级,在师父的指导下反复磨课,展示一堂准备充分的体育课,主要是提高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教学的组织能力。又如,符合教坛新秀,优质课等各项比赛报名资格的老师,参照比赛的要求来组织上课的形式,像上课前1周提供上课主题,上课班级提前1h抽签决定等,以此历练教师的课堂组织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为教学比赛做准备。再如,对于准备评高级职称的教师,学校邀请校外骨干或名教师与这些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帮助教师找到自身的不足,解决困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4 改進评课方式,提升教学理念
听课时发发呆,玩玩手机,评课时说几条模棱两可的建议,活动后大脑一片空白,一无所获。长此以往,大家自然会觉得教研活动浪费时间,没有意义。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压一压,才知道你的潜力有多大。”如果让大家带着任务来参加教研活动,施加评课的压力,就会有超乎意外的效果。
首先,抽签评课,组织者在评课前5min随机抽签。抽到的老师必须评足10min,讲3min优点,7min缺点,不能完成要求的评课老师会根据活动制度扣相应的分数。为了能完成硬性规定,知识储备不足的老师会在活动前深入研读上课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了解上课流程。听课时,少了同伴间的闲聊更多的是探讨上课教师某一环节组织的可行性或更好的教学手段。
其次,评课时不能仅局限于理论层次,要根据原因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本堂课老师在讲解示范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评课老师要说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在讲解前没让学生安静下来,也可能是教师的讲解过于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课前约定,改变教学语言等。
最后,教师评课要有主线,可以根据《浙江省课程与教学指导纲要》中的教材“七个一”评课。也可以从课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3个环节进行评课,或者从课堂常规、组织形式、教师语言、教师站位、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评价。严谨的评课模式不仅能帮助上课教师自我反思,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促进了评课教师语言的提炼、总结及对课程理念和教材理解能力的提升。
5 结语
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它需要活动成员一起商议,统筹部署,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计划,才能激发参与者持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体育组需要营造融洽的体育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提升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基.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14):144-145.
[2] 王燕媚.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7):158,160.
[3] 许宇飞,周海玲,田单单.跨文化背景下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9(12):118-122.
[4] 杨华法.关于农村学校体育校本研训开展的另类尝试[J].青少年体育,2018(4):71,72.
[5] 刘岩,于玉翔.“互联网+”背景下辽宁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9):64,76.
[6]王建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一致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7] 黄昕.浅谈跨区域体育教研的缺失和改进策略[J].体育教学,2017,37(9):47-48.
[8] 刘希晨.STEM理念催生“大校本教研”[J].教育家,2017(48):89.
[9] 徐立俊.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1-12.
[10]罗怡珑,张继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综述——基于2008—2017年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6):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