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财政税收制度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

2020-12-06王相力

财会学习 2020年32期
关键词:财政税收中小企业制度

王相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严峻,中小企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融资难的困境进一步加剧,前进步伐也因此严重受阻。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加快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创新,确保新举措扎实落地,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良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重要助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政税收;制度;创新

引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其中离不开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的强大力量,在解决就业、创造税收、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等方面,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管理水平有限,工艺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导致它们市场竞争力不足,这需要从国家層面建立起支持其发展的财政税收制度体系,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发挥导向作用,以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中小企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由当时的家庭作坊等形式的个体组织逐渐成长,形成数目庞大、行业细分、基本规范的企业群体。很多中小企业经历了市场竞争的洗礼,成长为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担当支柱作用。但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寿命短、新旧企业更替频繁,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及融资策略研究报告(2018)》的调研数据,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远低于美国中小企业8年的生命周期和欧洲中小企业12年的生命周期。

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农牧渔等传统产业和技术含量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内部来看,资本规模和产出规模较小,内部组织结构松散、管理水平欠缺、高素质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产品市场竞争缺乏优势、企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欠缺。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在2017年开始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此之前,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并不友好,管理体系不健全,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较多,扶持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门槛高,对中小企业资金投入、人才与技术创新,政策服务的建设相对滞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新《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是对中小企业权益保护的重要措施。旨在通过陆续出台改革和创新政策,简政放权,创新财政税收制度,深化增值税改革方案,从而促进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地改善了中小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对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扶持作用

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给国家带来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现代技术研发的优惠和补贴,财政税收政策的筹划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政策依赖性。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对抗和冲击,有来自体制的影响因素,也有来自自身的影响因素。因自身实力所限,在很多方面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新技术来弥补自身的短处,因此更需要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大力扶持。财政税收制度创新,促使中小企业利用政策中的优惠,保护,减免等策略,快速提升企业自身抵御风险打击的能力,增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加快向成熟期迈进,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为国家整体经济的不断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对中小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推动作用

资源是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包括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等,优化资源配置才能获得最大效益。中小企业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催化剂,大型企业实力雄厚,对市场形成较广泛的覆盖甚至垄断,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为大型企业产能实现,做好后勤保障。作为大型企业的有力补充,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中小企业的显著功能。但是,财政资金大多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倾斜,忽视中小型企业发展。作为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有效调节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主体,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财政税收制度的创新,发挥自身体量小,资源配置灵活,对市场脉搏跳动敏感的绝对优势,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调配资源,实现更具效率的发展。

(三)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支持作用

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条件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涵盖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资源、生产力水平等多个方面。要达到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财政税收制度创新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保障之一。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立足于地方,服务于本土,扎根于市场,实现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发展,激活生产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和谐与劳动就业率有密切关系,中小企业的数量增多和规模增大,注重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高素质和技术人才的就业率,提升收入水平,促进市场消费和社会稳定。

三、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

(一)财政扶持制度覆盖面小且方法单一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促进就业、技术创新和推动出口等方面,这部分制度主要是对于成熟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对于新创的小微企业和高新企业,并没有具体的财政扶持制度,这导致制度落地有声的覆盖不尽如人意。同时,税收扶持制度包括税收减免、税收扣除、盈亏相抵、延后缴税和退税申报等等方式。税种缺乏合理设计和统筹应用,不能从整体上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在迫切需要投入的资金方面,政府的财政扶持制度覆盖面不够广,优惠制度执行力度低,各种检查名目众多,很多金融机构雷声大雨点小,扶持效果不明显。

(二)欠缺引导中小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制度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资本、技术、质量、创新、效率、组织文化、人才等方面,是企业面对竞争环境,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特有且不易被复制的核心能力。内部技能和知识的互补,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克服人力资源、生产资源、实力规模等多个方面的弱势。这离不开政府对其的扶持以及扶持制度下的运营环境。政府不仅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在中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但在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方面,财税引导制度的建设滞后,导致中小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与大型企业的差距不断增大。

猜你喜欢

财政税收中小企业制度
某些单位的制度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