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低年级学生复述故事能力的培养

2020-12-06杜海燕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论述培养低年级学生复述故事能力的方法,提出构建支架,为复述故事铺路搭桥;诵读积累,为复述故事储备语言;多方激趣,让复述故事有吸引力等教学建议,提高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复述故事能力 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7-0113-02

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指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要求,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语文训练,复述是联结理解和表达的桥梁,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可靠抓手,也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可是在日常教学中,达成复述故事的目标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学生的复述要么啰嗦不得要领,要么结巴甚至无从说起。而教师往往没有将复述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小学语文课堂的复述教学缺乏活动设计、走流程,学生也对复述望而生畏。

部编版语文教材对“复述故事”的编排,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多、要求上更具体,而且在方法的指导上也更有可操作性。如二年级下册的教学重点是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语文要素,在第七单元中安排了复述故事的专项训练,并且在课后练习提示中有明确的方法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素材。笔者现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叙事类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一、构建支架,为复述故事铺路搭桥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讲故事时容易出现偏离主题、遗漏重要情节的现象,教师应紧扣故事线索进行点拨,引领学生借助课后练习的提示,梳理故事主要内容和发展顺序,搭建支架,把故事内容完整地讲述出来。

(一)把握关键词句,串联故事情节

低年级的叙事类文章情节大多比较生动有趣,学生在初读后会留下大致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搭建支架时,可以在支架旁边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关键句子,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语言。

例如,第七单元《小毛虫》一课,故事的要点是小毛虫成长历程中的变化,揭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道理。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借助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尽管梳理出了这样的框架,学生仍不能流畅地进行复述。于是笔者又引导学生提炼出几个关键词(可怜、笨拙、尽心竭力等)并板书在框架旁边。如此这般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多个支点,能让学生根据分支,明确详略和重点,将复述故事化难为易。

(二)画示意图,梳理故事情节

故事的发生离不开人物和事件,甚至会涉及多个角色和多个事件,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示意图理清这张网,从而让学生明晰故事中的角色关系,清晰地呈现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

例如,第七单元《蜘蛛开店》一课,蜘蛛开店卖口罩、围巾、袜子,随之而来的顾客也不尽相同,这种多角色、多事件的故事,就可以借助课后练习中的示意图进行梳理:

如此一来,学生对《蜘蛛开店》这个故事的情节线索和角色关系了然于胸,复述时便能自然而然地厘清思路,不会产生混乱。

(三)绘制表格,整理故事情节

要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故事,学生在讲述时往往缺少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主题。在讲述这类故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整理故事情节,把概括、提炼的重要信息绘制成一个表格,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可支撑的拐杖。

例如,第八单元《羿射九日》一课,教师可以借助课后练习中提供的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依托表格,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课文的脉络层次明晰了,故事的行文思路清楚了,学生才能抓住主干,在复述故事时做到提纲挈领。

另外,低年级的故事类课文生动有趣,文字间往往还配有形象直观的插图,引导学生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进行复述,是一个易操作又有效的方法。如《大象的耳朵》《开满鲜花的小路》《小马过河》等课文都适宜用这样的方法。

二、诵读积累,为复述故事储备语言

一个故事最吸引人的往往是精彩的情节,而能复述精彩情节是对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复述要求。因此,在复述故事的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厘清故事脉络之后,还应要求学生把故事内容完整具体地讲述出来,讲述时要注重细节的描述和刻画。

学生要想将故事的重要情节精彩地复述出来,必须建立在对课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理解好、朗读好,才能复述好。教材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要求“朗读课文”,复述之前,教师应引领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有感情地朗讀等方式反复诵读课文,积累语言素材。

例如,第七单元《小毛虫》一课,笔者引导学生梳理出从毛虫到蝴蝶的成长变化后,以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毛虫”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学生说“这是一只可怜的毛虫”“这是一只笨拙的毛虫”“这只毛虫很努力”,笔者将“可怜”“笨拙”“努力”等关键词板书到黑板上,接着追问:“为什么你们会这么认为?”学生带着问题继续默读课文,并画出关键句子,然后师生进行品词析句,反复诵读。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小毛虫的笨拙、乐观与努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以故事的方式讲给大家听。由于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充实了语言库存,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细节以及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学生复述时的语言变得丰富且有条理。

三、多方激趣,让复述故事有吸引力

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教师应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让复述变得有趣、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参与复述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复述表达的能力。

(一)角色表演增兴趣

故事类文章情节生动有趣,语言丰富多彩,颇受学生喜爱。低年级学生天真可爱、善于表现,让他们模仿故事角色,戴上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做动作、学语调,他们往往会乐在其中。

例如,第七单元《青蛙卖泥塘》这个童话故事,青蛙为了卖掉泥塘搬到城里去住,一次又一次地根据小动物们的建议对泥塘进行改造,后来,烂泥塘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青蛙决定留着泥塘自己居住。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之后,可以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将青蛙的吆喝、自言自语,老牛、野鸭、小鸟等动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充分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在角色扮演这种快乐的游戏形式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更加深刻地理解甚至创新了故事,在入情入境表演的同时,也内化和积累了语言,发展了思维。这是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复述训练。

(二)想象补充促延伸

故事类课文在关键之处往往设有留白,读后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对故事中的留白处进行适当挖掘,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文本语言的训练点展开想象,继续推动故事的发展。

《蜘蛛開店》这篇课文在段落结构、语言表达上有回环反复的特点,课后练习提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蜘蛛还会继续开店吗?他还会卖什么呢?帽子、手套、毛衣……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结构进行想象补白:

这种发展情节的创造性复述,实际上就是续说故事训练,这种复述以课文为依据,训练难度不大,学生会比较轻松。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当教师捕捉到学生讲述的精妙之处,一定要不吝称赞,以评价激发学生复述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技巧。如此,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言语智能的发展。

激发学生复述兴趣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小导游的介绍、小记者的采访、故事能手比赛等。复述教学,重在持之以恒,贵在落地生根。以趣为引,巧用提示,经常进行复述训练,渗透方法,能在低年级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语言表达的种子,从而为中年级、高年级简要地复述和创造性地复述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先云.统编小学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小学语文,2019(Z1)

[2]吴雪萍.浅析统编教材“复述故事”的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教师,2019(3)

作者简介:杜海燕(1980— ),女,浙江青田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