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乳围刺法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2020-12-06杜晓娜王成喜黄绪尧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体征

杜晓娜 王成喜 孟 欣 黄绪尧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研究显示,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妇女中的发病率高达33%[1]。其临床表现以乳房局部肿块,红、肿、热、痛为特征,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乳房脓肿、甚至败血症,因此,早期的治疗尤为重要。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是抗生素治疗,但存在影响乳汁、耐药现象较为常见等弊端。多项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急性乳腺炎方面具有优势[2-4],针灸、推拿治疗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5-9]。笔者采用通乳围刺法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10]中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中“初期乳痈(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哺乳期女性;年龄20~40岁;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排除标准:乳腺炎已化脓者;对金属针具过敏或头孢过敏者,过敏体质患者;病程大于7 d者;自本次发病后接受过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疗效评价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或精神病患者。4)剔除标准:治疗期间未完成数据采集的脱失病例;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停止治疗者。

1.2 病例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本院国医馆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针灸组各28例。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7.52±5.46)岁;病程1~4.5 d,平均(2.65±1.22)d;初产妇21例,经产妇7例;以单侧乳房发病者22例,双侧乳房发病者6例。针刺组年龄24~37岁,平均(28.45±4.27)岁;病程0.5~6 d,平均(2.24±1.68)d;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9例;以单侧乳房发病者24例,双侧乳房发病者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无符合剔除标准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知识宣教,嘱患者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调畅情绪,定时排空乳汁,保持乳头卫生。1)针刺组给予通乳围刺法。(1)取穴:膻中、乳根(患侧)、肩井(患侧)、少泽(患侧)、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乳房肿块周围按照1、3、5、7、9、11点钟方向呈放射状围刺6针。(2)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东邦牌一次性毫针(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5 mm×25 mm,0.25 mm×40 mm。膻中穴采用提捏进针法,用1寸毫针向肚脐方向平刺0.3~0.5寸;肩井穴直刺0.3~0.5寸;乳根穴向腋前线方向平刺0.3~0.5寸;少泽穴浅刺0.1寸;足三里直刺1~1.5寸;太冲穴直刺0.5~1寸;乳房包块周围按照1、3、5、7、9、11点钟方向呈放射状围刺6针,针身与皮肤呈25°角向中央斜刺,针尖刺向肿块,进针1.0~1.2寸。进针后,膻中、肩井、乳根穴、少泽穴行捻转泻法;足三里、太冲用平补平泻法;包块局部围刺要求针尖刺入包块,施提插捻转泻法;以上穴位均要求得气。得气后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针1次,行针手法同前。针灸结束后,膻中、肩井、乳根穴、足三里、太冲穴常规起针,少泽穴、围刺六穴出针时摇大针孔,无须按压,可使之少量出血。每日1次,连续治疗3 d。3)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酯片口服(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生产,注册证号H20181025,规格:每片250mg),每次0.25 g,每日2次,连续治疗3 d。

1.4 观察方法 1)症状体征积分:症状体征积分评分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的有关内容制定:观察患者的乳房胀痛、肿块大小、红肿范围、泌乳不畅、恶寒发热情况,按其程度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总症状体征积分。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2)血清学指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占比(NEUT%)、C反应蛋白(CRP)。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相关标准拟定。治愈:症状消失,肿块消散,排乳正常。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60%,<90%,肿块消散≥60%,排乳基本通畅。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60%,肿块消散≥30%,排乳部分通畅。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或症状加重、已化脓者。计算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公式为:积分减少=(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或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针灸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针灸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治疗后2.63±1.78*△5.47±3.04*组别针刺组对照组n 28 28治疗前11.25±2.42 10.96±2.74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WBC、NEUT%、CRP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血清WBC、NEU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WBC、NEUT%、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WBC、NEUT%、CRP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WBC、NEUT%、CRP比较(±s)

组别针刺组(n=28)对照组(n=28)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WBC(×109/L)13.89±3.26 7.26±2.05*13.74±3.30 7.08±2.42*NEUT(%)84.35±7.12 60.42±3.58*87.18±6.54 63.91±5.06*CRP(mg/L)28.34±18.15 8.67±2.80*27.86±16.27 9.02±3.44*

2.4 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有1例恶心,1例头痛,停用药物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7.14%。针刺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多因哺乳方法不当或受外力挤压乳房,导致乳腺导管堵塞、乳汁淤积而诱发炎症反应;也可因乳头皲裂、或乳头畸形,细菌由此沿淋巴管或乳管上行而引起乳腺炎症。多项研究证实,该病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16]。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方案为应用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但无论口服或者静脉用药,药物都可透过血乳屏障进入乳汁中,为避免影响婴儿,不得不停止哺乳,这让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并且,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中尚存在耐药现象及药物过敏问题,治疗效果也欠理想。

在中医学上,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归属于“乳痈”“妒乳”范畴。《千金要方》云“产后宜勤挤乳,不宜令汁蓄积,蓄积不去,便结不复出,恶汁于内,引热温壮结牵坚掣痛,大渴饮,引乳急痛,手不得近,成妒乳”。《外科启玄》云“乳肿最大者曰乳发,次曰乳痈……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乳头属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有孕为内吹,有儿为外吹。宜急散之”。该病常因喂乳不当或乳房受到外力碰触、挤压,导致局部乳络不通,乳汁瘀积,蕴结成块,不通则痛;或患者产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而肝经循行乳头,肝失疏泄,致乳汁不能正常排泄;或饮食肥甘厚味过多,致胃经积热,胃经循乳房,胃热则经气不利,邪热蕴积,而生疮痈。如不及时治疗,乳汁蓄积,郁久化热,热盛则肉腐,病情进展可出现化脓。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演变规律,乳痈病分为郁滞期(早期)、成脓期(中期)、溃后期(后期)3个阶段。中医学注重“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是疾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乳痈治疗中,以郁滞期的治疗尤为关键,此时疾病初起,以“郁塞不通”为本,治疗上急需通之、散之。

通乳围刺法选穴在局部选穴的基础上,兼顾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乳痈初起,乳汁郁积,肿块疼痛,尚未结实,运用肿块周围围刺法,并用泻法行针,可宣散气血,加速乳络疏通,促进乳汁排泄,达到通乳消肿止痛之效。《针灸大成》云“乳头生疮名曰妒乳,乳根少泽肩井膻中”。肩井,为足少阳胆经之穴,足少阳之筋“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肩井穴有通乳之效,为治疗乳痈之要穴;膻中,为气会穴,宗气所聚之处,又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功可宽胸理气,调节全身气机。少泽,手太阳小肠经之井穴,通乳之要穴,相关研究表明,针灸少泽穴能促使催乳素(PRL)、催产素(OT)分泌增多,进而促进乳汁的生成和排出[17-19],并能明显增加产后缺乳者泌乳量[20]。在经络循行上,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故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乳根穴,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普济方·针灸》中记载“穴乳根治乳痈有热肿痛。诸药不能止痛者,穴三里(针五分,其痛立止)”。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乳根穴亦足阳明胃经之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刺之可疏通阳明郁结之气,具有理气通乳之效。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具有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之效。

本文对通乳围刺法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针灸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NEU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针灸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综上所述,通乳围刺法可显著改善哺乳期早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降低患者血清WBC、NEUT%、CRP水平,具有通乳、止痛、抗炎之效,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抗生素治疗,为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提供了一种“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乳腺炎哺乳期体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