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策略探析

2020-12-06王彦春河州民族师范学校

艺术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表现力舞者内涵

□王彦春 河州民族师范学校

舞蹈表现力是舞者外在形体与内在情感的艺术性结合,是二者的协调统一,其作为舞蹈演绎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舞者实际演绎水平及效果[1]。要想更好地传达舞蹈作品精神内涵,提升演绎实际效果,还需从舞者舞蹈表现力培养着手。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值得教师深入探究。

一、舞蹈表现力概述

(一)基本内涵

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者基于对舞蹈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以动作、表情等艺术语言形式,来表达自身感受、传达情感内涵及艺术魅力的艺术创作过程。从艺术实质层面来分析,舞蹈表现力与舞蹈作品所呈现效果直接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众的情感变化和艺术体验。一位优秀舞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舞蹈技巧,而且需要具备优良的艺术表现力,这样观众才能通过舞者创作演绎,与舞者产生思想碰撞,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舞蹈作品,把握其实质内涵。实际上,舞蹈表现力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舞蹈技巧,是一种能够引导、感染观众的艺术表现力,可较好地展现艺术作品精髓。

(二)重要性分析

一方面,就舞蹈作品而言,舞蹈表现力有益于传达其精神内涵。舞蹈是一种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者通过肢体动作语言形式来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对同一舞蹈作品而言,由不同舞者表演,达到的表演效果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就舞者自身而言,舞蹈表现力是衡量其舞蹈演绎水平的重要标准。舞蹈主要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但舞者不能将肢体动作看成简单的舞动或摆设,须将其作为语言进行形象表达,这样舞蹈动作表现力才能得到保证。

二、舞蹈表现力形成所需素养

(一)体能素养

舞蹈对舞者的体能素养有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力量。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需要完成各类造型塑造、各种动作技巧展示,进而传达作品的精神内涵,而完成这些的前提条件是舞者需具备较好的体能。其二,柔韧度。关节活动幅度、韧带伸展力及肌肉弹性等柔韧度要素是深入进行舞蹈学习的基础。在舞蹈学习与表演过程中,要想将作品完美地展示出来,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柔韧度。其三,耐力。从内容层面来讲,舞蹈学习具有时耗久、能耗大等特点,这便要求舞者具备较强耐力,否则,难以持之以恒地进行舞蹈训练。其四,协调力。舞蹈表演需要通过一些技术动作来提升作品的表现力,这要求舞者在动作、位移、速度、反应等方面具备较强协调力。

(二)艺术素养

舞蹈艺术要求舞者具备较高艺术素养,其主要内容包括舞蹈审美力、艺术感受力、舞蹈表演力等。舞蹈表现力水平与舞者这些艺术素养有着紧密联系,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就需要对既有教学策略作出相应调整,设计适配教学方案,通过教学引导,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舞蹈审美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舞蹈表现力,能够用舞蹈技巧展现作品精神内涵。可见,良好的艺术素养是优秀舞者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并能够很好地提升舞蹈表演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舞蹈意识

意识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对外界信息进行主观性选择,并对主观认识予以表达的创造性过程。舞蹈是指舞者借助各种肢体动作语言表达方式,将其连贯形成艺术造型的过程,此过程的艺术特性明显,并且需要舞者的意识协同参与。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就需要增强学生的舞蹈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对舞蹈艺术的形成规律进行充分且详细的分析,从而深挖舞蹈作品的精神内涵,进而提升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更好地表达作品的艺术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进而促进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律感

舞蹈音乐的风格多样,且节奏鲜明。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者通过对音乐律感进行理解与把握,再借助舞蹈动作表达和抒发情感,更容易将音乐、动作、情感有效融合,从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现力。在舞蹈表演中,相较于律感偏弱学生,律感较强学生在情感、动作、表情等方面都有较好表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音乐律感的强弱与学生舞蹈表现力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两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准确把握舞蹈作品类型及风格特征。同时,要针对音乐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找到音乐律感,进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现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式教学,先对不同种类舞蹈进行设计和编排,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契合主题的音乐,以此培养学生音乐律感,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三)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既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内容,也是舞蹈表现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舞蹈动作的规范性教学。规范的舞蹈动作,是优秀舞者必备的专业技能,学生只有夯实了基本功,才能在舞蹈表演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舞蹈表现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舞蹈动作规范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有充分了解,然后再严格进行舞蹈动作规范性训练,夯实学生的舞蹈基础,并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提高他们对舞蹈动作的敏感度。

结 语

舞蹈是一项较为系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增强舞蹈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律感,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而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促使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传达舞蹈作品的细腻情感与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

表现力舞者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内涵漫画
纤变墨画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