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的相辅相成
2020-12-06王媛媛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王媛媛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随着教育理念与音乐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投入了更多关注,而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高职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了解与各个时代、地方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注重两者的音乐要素的练习,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来再现其中的情感与音乐特征,把握现代音乐的发展。同时,教师要结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实际,发掘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横向联系性,以理论为导向,开展由浅入深的实践教学。
从长期的视唱练耳课与基本乐理的整合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两门学科的融合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将视唱练耳与基本理论相互融合进行教学,更易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进而顺利地完成视唱与听辨任务。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从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两门学科的关系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在掌握两门课程关系的基础上,将两者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与感知能力,使他们的视觉、听觉达到统一,并要求学生在内心迅速整理与分析,进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与提高音乐境界。在和弦练习中,首先,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分析与观察学生的吸收效果,通过将三和弦结构理论知识的传授与音响教学的结合,直接让学生辨别和弦的明亮与暗淡色彩,这样带来的感官效果更加直接。其次,教师可将和弦融入学生多样化的乐曲中,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听音与辨音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乐曲的和弦以及独立的和弦交叉配合练习时将会更加顺利。基于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与和弦听辨练习,教师能够带领学生深层地理解三和弦理论及其音响,进而加深学生对音乐概念的记忆与理解。
二、融入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样化音乐视域与新媒体交会的时代下,教师要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等媒介来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审视与分析世界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在具体的视唱练耳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不要局限于应用传统的钢琴示范教学,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从音乐曲目中提炼出单个音乐要素,使他们的应试能力得到提高,但却难以很好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素养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乐理知识中。教师要注意避免以单一式的音乐播放与赏析来开展教学,应从声像、视像等多种角度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音乐鉴赏作品,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受到冲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从听和看中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在视唱练耳课与基本乐理课程的整合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音乐理论与相关的音阶符号、谱号等内容呈现在投影中,再将一些趣味性的图片穿插在其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门学科的学习趣味,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强化音乐技能实践,掌握演唱技巧
教师要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学科的乐理基础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并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融合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增加他们的审美体验,体现出声乐与器乐教学的实践性。同时,教师还要在乐理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掌握音准、旋律、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乐理理论知识,并轮流让学生指出贴合作曲家创作思想的分句形式,这能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强弱的对比、速度的快慢及各种情绪,让他们总结并从中汲取视唱的经验与技巧。最终,教师要在视唱训练中,结合不同学生选择的乐曲,悉心地指导他们感受自身呼吸的速度与力度,掌握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过程,有效将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方法应用到视唱练耳中,并引导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融入视唱中,展现出这两门学科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关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基于以上阐述,教师要注重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优化与整合,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将知识内化。具体而言,教师要充分认识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间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并通过融入多媒体素材来展现音乐曲目,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聆听与鉴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补充教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不但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想象空间,还能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