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汉代错银铜牛灯镶嵌工艺的实证考察

2020-12-06刘治国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铜壶银线延展性

□刘治国 江苏理工学院

一、银线镶嵌

(一)画线开槽

中空状载体,如铜牛灯牛体内部,镶嵌过程中为了避免反复敲击引起的器身变形,利用填充物进行内部填充是必要的工序之一。填充物一般以松香为主,但松香凝固后会变硬、变脆,錾刻过程中受到震荡和冲击容易开裂、粉化,所以根据不同地域或不同的工艺需求,工匠们会加入不同比例的其他物质来调整填充物的软硬程度。本文中,笔者所用成分为松香500g、硅藻土粉末500g、食用油30g,加热搅拌均匀后倒入铜壶内降温至凝固。在铜壶表面确定好纹样位置,使用不易脱落的笔迹绘出纹样,固定好铜壶准备开槽。左手由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四指持錾,右手掌心持锤柄顶端。錾刻时锤头由自己身体方向施力敲打錾尾,倒退式开槽。

(二)镶嵌银线

金属开槽后受延展性影响,槽的两侧顶端呈凸起状,此凸状结构对线镶嵌的牢固程度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不能用锉刀锉平。首先,要用平錾在凸起处轻轻敲打,使凸起结构向内弯曲,呈现出槽口小而槽心宽的燕尾结构。其次,银线在镶嵌前要进行回火工序,以释放应力获得良好的延展性为目的。再次,回火后的银线用平錾挤入槽内,并反复挤压槽的两侧边缘使镶嵌效果更加理想。最后,所有银线镶嵌结束后进行整体打磨、抛光镶嵌后结束。

二、硬合金载体面镶嵌

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只对银线镶嵌进行了考证,虽然镶嵌效果比较理想,但还存在几个疑点。第一,铜壶与错银铜牛灯的材质不同,铜壶材质接近于100%,纯铜硬度大约是3.5,如果载体为青铜材质,硬度增强、延展性降低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获得和银线一样的镶嵌效果?第二,铜牛灯纹饰中有较大面积的镶嵌结构,如果在青铜材质上进行大面积镶嵌会是怎样的结果?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

(一)高硬度载体材料

目前,关于汉代错银铜牛灯金属成分分析的研究还比较稀缺,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测汉代错银铜牛灯的含锡量大约在5%~7%,其硬度约为5~6,这个数值与铜壶相比,硬度差是显而易见的。参考这个数值,为了获得更加可信的实验结果,笔者将锡的配比量提升至12%,硬度接近9,利用这样的材质铸造了球面结构的花瓶作为本次实验的载体。

(二)大面积开槽

为了迎合错银铜牛灯的纹饰需要,第二次实验选择的纹饰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构成。开槽的过程中剑头錾与平切錾并用,纹饰中曲线较多,为了提高制作效率,笔者制作出多枚不同开角的剑头錾待用。由于开槽面积大、金属硬度高,使得平切錾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打磨开刃才能满足切削条件。球面开槽的深度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反复确认并调整,肉眼很难判断出精确的同一深度,开槽需要秉着“多次少切”的原则反复进行调整,入刀太深会导致錾的崩裂。开槽结束后,为了使金属更牢靠地嵌入槽内,还需要对槽的边缘进行调整,利用平切錾在槽内侧边缘由内向外开出燕尾结构。

(三)嵌入合金

与第一次实验相比,在嵌入金属的种类上笔者也增加了丰富性与难度。在保留银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金、铜及金(5%)铜(95%)合金。金和银的延展性较强且质地软,在第一次实验的指导下很容易就完成了镶嵌工作。但金铜合金硬度接近于6,延展性与银相比有很大差异,镶嵌过程中局部受力过大会使另一侧翘出槽外,因此平錾的錾头不宜过小。翘出槽外的嵌入金属需回火后再次镶嵌。镶嵌结束后与第一次实验相同,对瓶身整体进行打磨抛光处理,通过特殊的化学表面处理后,金铜合金的部分呈现出蓝黑色。

三、总结

(1)两次实验从结果上来看都非常成功,首先,嵌入金属与载体之间没有出现任何缝隙,从肉眼判断基本为一体结构;其次,对镶嵌纹饰处进行加热、打磨、抛光、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后期处理工序时,都没有出现纹样脱落或者破损现象。由此可以证明,汉代错银铜牛灯利用本文中的制作理论是可行的。(2)开线槽时,持錾手紧握錾柄控制开槽方向和深度,左手拇指非常容易疲惫。球面开槽时很难掌握同一深度,需反复测量后多次调整。(3)银线镶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一个方向依次挤压进槽直到顶端,否则会出现隆起。(4)第二次实验中,因为镶嵌载体材质的变化,开槽时明显可以感受到极大的硬度差异,手指非常疲惫,需要更长的工作时间。(5)大面积镶嵌过程中,因为载体呈球面,因此把握嵌入金属的尺寸较难,局部曾多次返工。

猜你喜欢

铜壶银线延展性
爷爷的铜壶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中的出版偏倚、科学客观性和科学伦理——“奥司他韦事件”及其延展性思考
一刻钟为什么是15分
起风了
小蜗牛
银线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课堂有效教学之大学课堂
铜壶:千锤百炼之美
历史教学中的“三性”原则研究
竹zhú 笋s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