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0-12-06封永辉辽东学院

艺术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可视化思政

□封永辉 辽东学院

将数据信息从非可视化转化为可视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设计过程,需要设计人员严格在约定的条件范围内评定均衡信息的具体效用、健全性和吸引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关于企业的经营还是课程的设计,都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教育,是确保获得教育实效的关键。本文将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的思政改革作为论点,对其具体的措施展开详尽的描述。

传统意义上,信息可视化可帮助人们对大型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更好的理解与分析。信息可视化在具体的科学推理、计算机图形学以及算法优化方面,常用于支持专家用户对复杂、有难度的数据进行探索与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体渠道,严格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工作,并在创新中不断改进,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确保高效的教学质量。因此,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相关的思政工作进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教师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教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的思政建设,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足够的育人责任心以及与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教学技巧。在日常专业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将知识的教授、技能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树立完美统一。专业课教师如果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欠缺育人意识,就会难以精准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元素,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进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的思政建设必须重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课程思政改革必须紧抓两个重点

(一)课程思政建设试点

上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试点城市,并以放射状辐射全国。但是,上海试点的相关经验大部分源于当地的普通高校,其实际案例并不全面,而且缺乏代表性。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设计课程的思政改革一定要以稳定为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追求进步,充分发挥试点的积极作用,严禁一哄而上。在课程思政试点的选择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应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不同等级学校关于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不同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

(3)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是什么?

(二)清晰划分并界定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课程思政改革中,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各自担当的角色是什么,这两者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是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结合实际经验,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是专业课教师,而思政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与推进。专业课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整体教学与实践训练的全过程中,全面、深入地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资源。要想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指导与推进作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元素应有机地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这对专业课教师极具挑战性。专业课教师尽管经历了严格的专业技能培训,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方面,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方面,还难以确保尽善尽美。这时,思政课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思政课教师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具体实施方法,确保思政课教师能够深入参与到整体的课程思政改革工作中。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文字与语言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是图像能够完美地弥补这一缺点,这充分说明形象思维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中国传统审美对形象的追求。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绘画艺术教育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为可视化的具体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思维基础。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课程思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教师必须挣脱传统理念对思政教育的束缚,稳中求进,实现有效的课程思政改革。

猜你喜欢

专业课可视化思政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