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2020-12-06张文波吉林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价值观思政

□张文波 金 香 吉林艺术学院

针对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和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性,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专业实践为基础,将价值观融入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

目前,“00 后”已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的整体特征是思维开阔、独立自信、个性张扬、善于接受新鲜的事物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强、利己排他、功利性强、盲目跟风,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体现在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上,也就是价值标准的多元不定和知行不一。

艺术院校大学生能更加鲜明地体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和接受现状。艺术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更活跃、个性更鲜明、价值取向更多元、专业兴趣更浓厚、创新意识更强,同时他们的文化基础较薄弱、传统价值观念较淡薄。这些群体特性使得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认知上的模糊和认同上的障碍。

教育必须坚持价值导向。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践行,是形成一种价值自觉。大学生的行为及价值观念尚在可塑时期,需要艺术院校进行积极的教育干预。高等艺术教育阶段,学校应在大学生艺术情操逐渐养成的关键阶段不失时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当地融入艺术教育专业教学。

二、以专业实践为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

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决定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实践教育需要通过知行合一、以做促学、以知促行的方式来取得教育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应以专业实践为出发点,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学科基础和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实践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方针一贯是认同认识源于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方实践教育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近现代美育理论说明实践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在新时期,我们应从艺术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探讨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和对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并证明以此作为探索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理论是可行的。

(二)学科基础

艺术教育的专业性质决定了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必须以专业实践为基础。

一方面,艺术教育学科具有更鲜明的实践性。在教学方式上与普通的文、理、工科不同,其学科范畴更加具体。艺术生培养普遍不遵循学以致用的理论化的教学方式,长期的艺术实践与艺术培养,使他们更乐于接受以做促学、以知促行的实践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思政课程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不局限于思政课,艺术院校应合理建构艺术教育的学科教学,不断强化艺术实践育人功能。

(三)现实基础

现阶段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可在不同的实践中落实,如思政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三者相比,专业实践更占优势。思政实践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但思政课理论性较强,目前尝试有限。无论学校组织,还是学生个人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时间和精力都相对有限。且艺术教育社会实践都是以专业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实践性也使其专业实践可以从思政课堂、学校活动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实践空间。专业实践是艺术专业课堂教学的主体形式,教师注重现场教学和对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如设计的前提是开展市场调研、资料分析、确立方向、理论论证、展开设计等大量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作品,而创作本身也是实践过程。又如,音乐采风、美术写生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性。艺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能更加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以专业实践为基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出发,不失时机地导入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领,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