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技术 开展小学美术精准教学

2020-12-06应玲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皮影戏漆器精准

应玲

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改革趋势。对此,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师要重视教育技术的运用,依托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手段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与形式,从而为学生美术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的发展奠基。对此,美术教师有必要依据信息技术之便来革新美术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打造精准化的美术教学新常态,让素质教育能够在美术课堂中落地生根。

一、媒体手段激趣,落实学习需求的精准定位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这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只有在拥有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才会以更加专注和热情的姿态投身于学习中来,进而获得认知的深化、能力的提升以及素养的发展。这也给美术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启示,即要时刻把握趣味教育这一思路,以趣味引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而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妨将视角放在媒体手段知识,运用学生熟悉且喜爱的多媒体手段将化枯燥无趣的言语式课堂教育视听一体的媒体化课堂,让学生寓学于乐的同时,获得美术以及审美素养的有序化提升。例如,在讲授“皮影戏”时,教师可对以往的言语教学方式加以革新,依据媒体手段之便,展示一些与皮影艺术相关的图片或影像,如可展示皮影人物图片、《龟与鹤》皮影戏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问:“皮影人物有哪些特点?”“皮影戏和大家熟悉的动画片有何不同?”“皮影戏的演绎需要哪些要素?”等问题,然后指引学生进行思考探讨,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

二、微课技术运用,实现学习难点的精准突破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种代表性产物,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着突出的效能。一方面其有着直观性强、操作简单以及内容精炼等特点,将其渗入到美术教学当中,能够简化学生的认知难度以及鉴赏难度;另一方面,其能够助力教师打造一种翻转性质的美术讲堂,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有力发挥,从而实现其审美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实践等能力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精准教学目标,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将微课渗入到美术讲堂,以此来引领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获得能力与素养的发展。例如,在讲授“中国漆器”时,由于小学生接触漆器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艺术特点。对此,教师可结合网络视听资源设计章节微课。在微课中,不但可安插一些中国漆器炝金、描金等工艺品的精美图片、介绍以及制作过程视频等,也可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思考漆器用途有哪些?”“它的纹样有哪些特点?”“它的制作过程有哪些环节?”等,以此来让学生能够借助微课技术,来跨过认知鸿沟,感受其中的艺术韵味,获得审美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依据微课之便,打造翻转式的美术讲堂。首先,指引学生以组别化的方式来观摩微课,然后指引各组成员通力合作,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与合作探讨,而且教师还可设置诸如“帮助漆器师傅绘制纹样”等实践任务,从而简化学生的漆器知识点学习难度,为他们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基。

三、网络平台构建,助力学习实践的精准布局

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其不单单是让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艺术作品的鉴赏,而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鉴赏技巧,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对事物进行审美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练习来获得美术技巧以及美术素养的发展。然而,结合教学实践来看,受课时等因素影响,教师往往很难对学生的鉴赏技巧、美术技巧等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对此,教师可依据网络技术之便,搭建信息化的美术教学平台,然后一方面可定期性在平台中分享一些美术作品,在与学生一同鉴赏分析这些作品的同时,做好鉴赏技巧教学;另一方面也可在线上组织学生进行美术技能大赛等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美术技能,助力他们美术鉴赏以及实践能力的有序化发展。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围绕媒体手段、微课技术以及网络平台等方式来打造精准化的美术教学新常态,从而在提升教学实效的同时,为学生美术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猜你喜欢

皮影戏漆器精准
我们来演皮影戏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民间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研究
——以宿州市灵璧县皮影戏为例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皮影戏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漆器收藏三问
精准的打铁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