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审美高度的策略探究

2020-12-06黄玉梅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群众

黄玉梅

群众文化舞蹈与专业舞蹈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备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其在创作过程中所需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比如,专业舞蹈编导对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经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专业舞蹈演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训练且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素质与表演能力,才能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而群众文化舞蹈则源自于人民群众对舞蹈的热爱,由于群众是群众文化舞蹈开展的前提,所以,创作者必须将创作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牢牢地把握人民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不但要深入了解群众文化舞蹈的独特性,而且还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基础创编群众文化舞蹈的内容。

一、提高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审美高度的重要意义

创作者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群众文化舞蹈创新的审美高度。首先,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应该将提高作品文化内涵作为首要目标。随着作品文化内涵的提高,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的文学高度也随之进一步提高。所以,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应该充分重视群众的体验和感受,合理运用群众文化舞蹈的内容触动人民群众的内心,才能在陶冶人民群众审美情操的基础上,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提高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的艺术高度,是精神文明建设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础。创作者在优秀的群众文化舞蹈作品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且促进了作品观赏效果的有效提升,为人民群众带来最佳体感和视感。

二、提高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审美高度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理念

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排,大多都是围绕人民群众开展的,所以舞蹈在编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假如直接照搬专业舞蹈院团的舞蹈作品,也就违背了群众舞蹈创作的初衷。为了帮助人民群众加深对群众文化舞蹈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者应该充分重视专业舞蹈与群众文化舞蹈两者存在共同特点,合理利用优美肢体动作将群众文化舞蹈的艺术之美呈现出来,才能体现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美好愿望。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应该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中,才能达到丰富人民群众内心世界的目的。此外,群众文化舞蹈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表演形式,而是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的基础上,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文化,从而达到推动群众文化舞蹈不断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应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提出的要求和看法,转变传统的舞蹈创作思维,创新和完善舞蹈创作的理念,才能将群众文化舞蹈的艺术魅力完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二)创新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形式和内容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者往往会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过程中选择简单易懂的内容。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追求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舞蹈形式,而是希望追求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新元素。所以,为了满足群众的喜好,创作者必须将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等融入到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中。人民群众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其已经深刻意识到群众文化舞蹈已经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娱乐形式,而且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必须同时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着手,同时将全新的元素融入到舞蹈创作过程中,才能达到丰富群众舞蹈内容的目的。由于群众文化舞蹈面对的是来自于不同阶层的人员,所以,创作者必须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体现出舞蹈的多样化特点,满足不同阶层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舞蹈提出的要求。另外,为了增加人们对群众文化舞蹈的黏度,创作者必须积极地创新和完善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知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式,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学习群众文化舞蹈,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积极吸收群众意见,结合群众审美观念

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作品时,必须合理运用新颖的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形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由于群众文化舞蹈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因此创作者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时,应该将满足不同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作为首要目标,严格地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将人民群众的精神活动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帮助人民群众加深对群众意识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推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关注度也随之越来越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舞蹈提出的审美要求,创作者应该严格地按照以群众审美价值取向和群众思想为主体的原则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才能在保证群众文化舞蹈情感与内容始终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反映出我国群众文化舞蹈具有的社会价值。此外,为了迎合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舞蹈的需求,体现出群众文化舞蹈的价值取向,创作者应该通过在群众文化舞蹈中刻画情感的方式,将群众文化舞蹈具有的深刻性与准确性特点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时刻站在群众需求的角度上,以群众审美观念为基础,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思路,才能帮助群众感受到群众文化舞蹈的独特魅力。

(四)选择贴近群众的文化舞蹈题材

题材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决定群众文化舞蹈作品创作质量的关键。群众文化舞蹈与专业舞蹈相比,其不仅有着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更加贴近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说,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者应该走入到人民群众中,深度地挖掘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才能在获得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灵感的基础上,提炼出满足现实生活中审美需求的群众文化舞蹈创作题材。首先,深入了解不同环境下的群众生活,严格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和要求,探索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策略。其次,调查和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不同地域人文环境的区别,创作出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群众文化舞蹈作品。

三、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舞蹈是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利用自己业余时间,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自愿参与表演方式打造出的一种社会活动。虽然群众文化舞蹈具有的艺术内涵与专业舞蹈相比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其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文化部门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合理运用群众舞蹈思维创新和优化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才能在丰富群众文化舞蹈艺术内涵的基础上,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审美高度,推动群众文化舞蹈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墙之隔》创作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