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融合发展:宜兴融媒体中心的融合路径
2020-12-06耿蕾
耿 蕾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通向百姓的最后一公里,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如何守正创新,加快打造县级新型主流媒体成为当前宜兴主流媒体面临的重大议题之一。自2019 年6 月,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中心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定位,坚定导向为魂、内容为王、移动为先、创新为要的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持续深化信息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共融互通,优化梳理采编播发流程,大力培养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和全媒管理人才,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得到显著增强。
一、坚持导向为魂,提升舆论引导力
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深刻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媒体融合发展内涵,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相继推出“壮丽70 年,奋斗新时代”专栏报道、“杜鹃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宜兴系列报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报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栏报道等诸多主题宣传,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一方面通过深化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全方位合作,依托省级媒体的技术实力,加快自身全媒体采编系统建设,持续优化全媒体指挥平台功能。另一方面,以增强记者“四力”为目标,持续强化全媒体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心领导亲自带队,赴基层深入开展蹲点调研采访活动;扎实开展师徒结对、新闻竞赛等形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有力增强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中心把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舆情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必争必占必守的新高地,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在2019 年的“928 宁杭高速宜兴段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10 个全媒体小组第一时间奔赴救援现场记录、采访,“宜兴发布”官方媒体第一时间发声,及时通报了伤亡及救援情况,为广大群众提供权威信息,从源头上消除谣言。在事故善后工作期间,及时配发《生命至上,大爱陶都》救援工作纪实通讯,感动读者,凝聚人心。
二、坚持内容为王,打造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时代,县级主流媒体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竞争优势。2019 年,宜兴市融媒体中心以增强新闻宣传队伍“四力”为抓手,狠抓内容生产,建设“头条工程”。期间,进一步确立产品化思维,严格遵循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指导思路,优化策、采、编、发生产流程,有力提升了报、刊、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生产端的加速融合,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突出策划引领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建设“头条工程”,前期策划很重要。宜兴市融媒体中心高度重视全媒体一体策划工作,突出策划在采编流程中的龙头引领地位,将原宜兴日报社月度策划会、宜兴市广播电视台月度策划会合二为一,围绕宜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时事热点,精心策划次月报道主题,力争月月有重点、周周有爆点、日日有亮点,确保重大主题报道平台规模大、舆论声势足、宣传效果好。
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中,做到提前一个月思考,提前十天讨论,提前一周完成策划,确保每个方案细化到点,每项任务落实到人。当年度,《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看陶都巨变》《红色引擎助力高质量发展》《红色土地,光辉变迁》《扫黑除恶进行时》《聚焦宜兴高品质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主题报道,得到群众的肯定,收获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二)优化资源整合
在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建设“头条工程”的过程中,中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每天召开融媒体编前会,将原宜兴日报社采集中心,原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节目中心、新媒体中心的一线记者、后期编辑等人力资源合零为整,成立了15 个“全媒体采访小组”,针对新闻选题实行项目化包干,让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充分流动、高效运转。此外,按照移动优先的原则,中心还进一步梳理优化全媒体策采编发生产流程,进一步明确了新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的发稿优先级,内容生产更加高效快捷,条理清晰,为下一步媒体深度融合积累了经验。
2019 年8 月,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宜兴,中心提前策划“迎战台风利奇马——宜兴在行动”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组建17 个“全媒体采访小组”,每个团队“包干”采访选题,38 名记者第一时间奔赴抗台一线。新闻行动通过“宜兴发布”移动客户端连续48 小时不间断滚动直播,采访小组内部协同分工,紧密合作,改变了以往新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等平台记者各自为战的状况,在圆满完成直播任务的同时,还第一时间连线广播直播间、推出电视新闻消息、特写和报纸影像专版,极大提升了采访效率和报道时效,生动展现了抗台一线的生动故事,稳定了民心,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
(三)创新报道形态
重大主题报道既要见高度也要接地气。在全媒体融合传播的新语境下,中心不断探索,努力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形式,坚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让受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2019 年下半年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新闻宣传形式呈现“三多一少”趋势。走基层蹲点调研采访的现场出镜多了,田头车间的深度采访多了,各类沉浸式体验式报道多了,重形式轻内容的会议报道少了,新闻宣传从“晓之以理”转向“动之以情”,从“高谈阔论”转向“家长里短”,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三、坚持移动优先,强化融合传播力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依托全新建成启用的全媒体指挥平台,积极探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工作,初步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全面共享融通,各类优质资源不断向新媒体端倾斜,打造全媒体平台融合传播合力。
(一)实施“平台+”计划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探索实施“平台+”计划,初步形成了以“宜兴发布”的“两微一端”为龙头,以广播、报纸、电视、宜兴网、陶都传媒网以及其他移动新媒体平台为矩阵的媒体融合发展总体架构。同时,坚持媒体事业和媒体产业两轮驱动,坚持内容和技术双引擎带动,致力于做精纸媒集群、做大视频集群、做强新媒体集群,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全媒体平台。
截至2019 年底,在移动新媒体端,“宜兴发布”的“两微一端”已集聚粉丝30 多万人,“宜兴日报”“宜兴网”“阳羡茶馆”“宜兴交通台”“陶都杂志”等微信新媒体平台共有粉丝40 多万人,“醉陶都”“阳羡茶馆”官方抖音平台粉丝4.5 万人,成为新闻快速传播的第一落点和信息权威发布的主阵地。在传统媒体端,广播、电视、报纸结合各自平台特色,侧重于向深度挖掘,向广度拓展,精耕细作、差别报道,兼顾不同受众群体,基本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
(二)强化“创意+”理念
融媒平台矩阵不断壮大,传播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在日常工作中,拼内容、拼创意、拼技术、拼传播、拼口碑已成为中心采编团队的主动意识和主动作为。中心大力实施“创意+”工程,通过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对象化的融媒产品,把原创内容、权威报道、深度解读、理论评论等党媒优势向新媒体延伸,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1+1>2”的融合传播效应。
“阳羡茶馆”全媒体平台、“小君访谈”全媒体工作室、全媒体视觉工作室、陶都传媒有限公司、紫砂频道全媒体平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深挖内部创新潜力,激发团队创作灵感,打造出“听得见的美好”“宜兴革命英烈谱”“假如文物会说话”“发现宜兴之美”等具有较强创新力、传播力、竞争力的融媒精品。
(三)推进“媒体+”工程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以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深入推进“媒体+”工程,重点打好“媒体+ 政务+ 服务”牌。主动对接宜兴市委市政府政策和资源,深化与各部门、板块的合作,积极探索新时代政务服务模式,以专业化的信息传播、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提供多元、立体、精准、高效、全面的政务产品和服务。
中心先后承办宜兴市纪委迎新春联欢会、第五届网络文化节、第十届陶瓷文化艺术节及金秋贸易洽谈会、宜兴市残联新时代最美人物颁奖晚会、宜兴市第三届律师辩论赛等近20 场大型活动。依托融媒体内容生产“中央厨房”,在报纸专版、电视专题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政务信息发布新媒体平台矩阵。截至目前,中心共承接运营各部门、板块政务微信公众号28 个,依靠媒体融合带来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创新,这些政务新媒体平台围绕各自中心工作,深入挖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主题,采用H5、动图、动漫等多媒体形式让原本静态的文本发布变成视觉、听觉的综合传播,打造权威、亲民、透明的政务宣传氛围,实现了传统政务宣传难以达到的效果,受到了合作单位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